贾巧红,杨 智
(1.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吉强镇产业服务中心,固原 756200;2.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马铃薯产业服务中心,固原 756200)
建设西北优质芹菜基地 打造全国芹菜领军品牌
贾巧红1,杨 智2
(1.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吉强镇产业服务中心,固原 756200;2.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马铃薯产业服务中心,固原 756200)
文章详细阐述了西吉县发展芹菜产业采取的主要做法与推动芹菜产业发展的工作措施,以供参考。
建设 基地 打造 品牌
西吉县地处宁南山区、六盘山西麓,是宁夏农业人口第一大县和少数民族聚居县。县内海拔高、光照充裕、夏短温和、秋凉多雨、昼夜温差大、天然隔离条件好、病虫害轻,没有工业污染、处于清洁生产环境,土壤疏松肥沃、钾元素含量较高,气候土壤地理环境十分适宜芹菜种植,生产的芹菜皮薄、纤少、肉嫩、味鲜、营养价值高,耐运输,达到国家蔬菜生产一级标准,是西北地区优质无公害西芹最佳生产区域。西吉芹菜上市时间集中在7~9月份,正值陕西、河南、广州、福建、湖南、上海等地芹菜退市,是南方芹菜的空档期,市场优势十分明显。近年来,西吉县把大力培育发展芹菜产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力抓手,以打造西北地区最优芹菜生产基地为目标,按照“建基地、扩规模、促升级、增效益、深加工、创品牌”的发展思路,深入实施“产业兴县”战略和“科技兴农”计划,充分发挥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和市场服务功能,着力强化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农民主动合力,强力推进“百公里特色蔬菜产业引领示范工程”建设,加大政策扶持、提升技术保障、引进龙头企业、增强发展动力、扩大品牌影响、拓宽市场空间,着力提升芹菜产业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水平,坚持走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之路,使芹菜产业实现了种植规模、产量质量和效益“3个翻番”的突破性发展,使之成为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县域经济的领跑者。西吉县先后被评为“中国西芹之乡” 、“中国西芹无公害科技创新示范县”、“中国果菜标准化建设十强县”;2011年,“西吉西芹”因其优越的品质顺利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定;2012年4月,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继“西吉马铃薯”之后,固原市第2个驰名商标品牌。
1.1 强化技术支撑,提高标准化种植
为加强芹菜产业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西吉县深入实施“优势特色产业技术支撑计划”,着力加强科研服务。按照“科研院校+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宁夏农科院签订了《西芹科技合作协议》,与甘肃省农科院、青海省农科院、固原市农科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科研技术交流平台,成立了芹菜技术专家组,健全完善了县、乡、村、科技示范户4级技术推广服务网络,编制技术规程,开展巡回技术指导。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强化农民技术培训,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和科技专家“下乡入园进企”行动,鼓励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参与芹菜产业开发。创建了芹菜育苗基地和供种中心,引进推广美国加州王、 皇后、圣地等5个优良品种。完善提升技术集成,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覆膜移栽、拱棚生产、标准化种植等关键无公害生产技术,大大提高了芹菜标准化种植水平,保证了芹菜品质,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1.2 强化加工服务,提高产业化水平
为加快提升芹菜产业化发展水平,西吉县培育发展了吉农、天绿等多家蔬菜合作社和专业经纪人队伍,组建了专业营销队、运输队、装卸队,扶持发展订单生产,将各自为战的个体生产经营通过合作社组织起来,提高了菜农的组织化程度。同时,建立完善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模式,成立鑫豆、兴田等土地信用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土地信用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流转土地,由华林、佳立、吉农、天绿等龙头企业租赁经营,建立了集科技示范推广、机械化作业、标准化生产为一体的芹菜生产基地,促进了生产方式与生产力的有机结合,推进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不断加强冷链体系建设,扶持华林公司、绿源公司、吉农公司建立冷藏保鲜库和制冰车间,解决了蔬菜长途贩运保质保鲜难题,推进了芹菜外销。引进国圣食品有限公司、红太阳食品有限公司开展速冻蔬菜、鲜切蔬菜、蔬菜汁及饮料加工,积极发展芹菜深加工体系,延伸了产业链条。建立县、乡、村3级网络体系,强化信息平台建设,及时为芹菜种植大户、中介组织、经纪人、加工企业等提供产、加、销技术和信息服务,促进了生产、流通、销售互动和资源合理配置,提升了芹菜产业化发展水平。
1.3 强化产销对接,扩大外销市场
为做好芹菜销售工作,促进产销对接,扩大市场份额,西吉县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农牧、工商、交通、公安、供电、水务、广电等部门参加组成的芹菜销售协调小组,高效开展芹菜供需信息、购销价格发布引导工作,让菜农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准确掌握市场信息,避免因信息失灵而导致芹菜盲目采收、无序上市,促进了市场供需平衡。健全完善芹菜销售应急机制,确保制冰厂、蔬菜市场、中介代办点、分拣场24 h供电、供水,力保制冰厂满负荷生产,畅通冷链储运环节。出台优惠政策,免受检验检疫费等手续费用,开辟绿色通道,畅通蔬菜外销环节。努力营造以诚待商、以情感商、以菜招商的环境和氛围,定期组织菜农代表、中介代表、相关执法部门及政府人员与客商进行座谈交流,积极采纳客商意见、建议,尽力解决客商提出的困难和问题,坚决打击欺商讹商现象,全力保护客商合法权益和人身财产安全,有效提高了市场运作质量,实现了农民增收、客商挣钱、中介盈利互利多赢局面。同时,在芹菜产销旺季,由主流媒体、精品网站制作发布西芹产销信息,千方百计扩大西吉芹菜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并由政府发起组成芹菜外销市场考察团,前往合肥、义乌、武汉、长沙、襄樊、重庆、西安、咸阳、汉中等大中城市蔬菜市场开展宣传推介工作,全面展示西吉芹菜优良品质,积极谋求与当地客商建立长期合作联系,培育发展销售网络和联销市场,使西吉芹菜外销环节加速打通,外销市场不断拓展,外销数量逐年猛增。
1.4 强化基础建设,缓解瓶颈制约
西吉县年降雨量不足400 mm,水资源短缺,且库井灌溉设施多建于20世纪60~70年代,老化失修,毁损严重,末级渠道多采用土渠输水,灌溉技术落后,灌溉保证率不高制约了芹菜大面积种植、大规模扩张。为扩大芹菜种植基地,推动芹菜产业规模化发展,县委、政府整合项目资金,集中财力,积极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节水改造示范项目,大力提升库、坝、堰、窖蓄水能力,加大水源开发、加快渠系配套建设,完成了吉强万崖等16个芹菜主产区农田水利项目、节水改造项目和节水补灌项目工程建设,保证了芹菜基地的水源灌溉。同时,建立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管理的体制机制,科学调度管理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生产更多更好地效益,初步夯实了芹菜产业发展的水利基础。
2.1 加大扶持推动,增强发展动力
2.1.1 加大政策扶持
紧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政策机遇,找准中央、区、市扶持发展特色产业的政策切入点,着力争取一批关系提升芹菜产业发展水平、关系特色农业深加工、关系示范园区建设和强基础、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的大项目、好项目挤进全国、全区、全市的项目盘子,形成以政策扶持为导向,以社会融资为主体的多元化产业开发投入体系,促使资本、人才、技术等更多要素投向芹菜产业开发,增强发展新动力,使西吉芹菜乘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十二五”规划的快艇,实现发展速度的大提升和发展质量的大提高。
2.1.2 实施基地建设补贴
要从农业产业化开发经费中拿出一定比例,在育苗、覆膜、种籽、灌溉费用等方面给予投资补贴,特别是对种植大户要给予土地流转、银行贷款、种苗补贴、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扶持,提高农民发展西芹产业的积极性。同时,设立“以奖代补”基金,对加工、销售龙头企业、经纪人、产销大户,以及有特殊贡献的科技人员等进行投资补贴或奖励,形成政府推动、龙头带动、科研促动、市场拉动、中介互动、农户主动的发展合力。
2.1.3 加大水利设施建设
围绕保障百公里特色蔬菜产业引领示范工程“十大园区”建设,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实施好葫芦河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和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工程,扎实做好库井灌区农田水利项目、节水改造项目、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工作,精心建设好芹菜示范园区喷灌项目,大力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小畦灌溉、喷灌、滴灌等农业节水技术,形成以葫芦河流域库井灌溉为主体、坝窖灌溉为补充的冷凉蔬菜基地,夯实芹菜基地水利保障。
2.2 加大技术支撑,提高科技含量
2.2.1 抓创新推动
积极实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完善新型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和机制,明确职责,强化服务,支持技术人员以多种形式参与芹菜产业开发和技术服务,大力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和科技专家“下乡入园进企”行动,广泛开展芹菜特色产业科研与示范活动,积极推广良种繁育、高产创建、高效节水、病害防控、配方施肥、冷链保鲜和精深加工等稳产增产增效关键技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增强芹菜产业发展动力,提高芹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2.2.2 抓技术服务
强化科技承包责任制,从相关部门抽调一批专业科技人员,专门从事芹菜技术服务,采取“一人一区”、“一人一园”的办法,相对固定蹲点抓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认真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绿色证书”工程、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农民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大力提高农民掌握、运用新技术的能力,把农民培养成“科技明白人”,让农民成为发展芹菜产业的行家里手。
2.2.3 抓种苗保障
对现有育苗基地和设施进行嫁接改造,全面提升育苗供种技术水平和保障能力。一方面,按照生产需求抓好订单、定向育苗,集中、统一选育适销对路优良种苗,对示范区及主要规划片区实行“定季节、定茬口、定品种”供苗,确保适时定植;另一方面,加大品种试验推广、基地研发等工作,根据生产要求和市场需求,积极引进名、优、特、新品种,进一步加大主导品种更新换代和“拳头”品种培育推广。
2.3 推进标准化生产,做靓西吉西芹品牌
2.3.1 抓好标准化体系建设
当前,针对该县农业标准化生产比较薄弱的实际,把推行标准化作为提升西芹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措施来抓,抓紧制定完善西吉西芹产地环境标准和生产、保鲜、贮藏、运输、加工、包装技术标准。
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控体系、质量认证评估体系和品牌运作体系,建设西吉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开展品种创新、品质创优、品牌创响活动,把西芹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
2.3.2 抓好标准化生产提升
围绕推进葫芦河川道区“百公里特色蔬菜产业带示范工程”建设,以新营、吉强、硝河、将台、兴隆五大西芹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大力推广机械化作业、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一防治等标准化种植技术,引导督促农民、企业、中介组织严格按照无公害产品要求和质量标准种植、采收、加工、包装、上市,全面提升西芹基地标准化建设水平,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2.3.3 抓好品牌营销
立足西吉芹菜独特的产地环境优势、营养保健功能、体形美观长相,围绕“绿色、安全、营养、保健”主题,精心开展创意设计,积极创新“西吉芹菜”品牌价值,紧盯主流媒体和精品栏目,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宣传推介工作,在更大范围、更广市场唱响“西吉芹菜”品牌,大力提升“西吉芹菜”知名度和竞争力,使“西吉芹菜”成为芹菜市场的领军品牌。
2.4 推进产业化经营,拉长西芹产业链条
2.4.1 完善芹菜产业化经营机制
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方式,扶持佳立公司、华林公司、国圣食品有限公司等“农字号”龙头企业,完善“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生产经营格局和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条,推进芹菜产业化经营。
2.4.2 加大加工转化
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效益培增计划,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支持蔬菜加工企业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提高装备水平,进一步发展芹菜冷链体系和加工体系。加大政策扶持,促进蔬菜加工企业开发新产品、培育新品牌、开拓新市场,大力发展脱水蔬菜、腌制蔬菜、速冻蔬菜、鲜切蔬菜、罐藏蔬菜、蔬菜汁及蔬菜饮料加工,拉长芹菜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
2.5 推进社会化服务,完善流通体系
2.5.1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一步完善以专业市场为骨干、集贸市场为基础、收购网点为补充的有形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以西吉芹菜协会、吉农合作社、天绿合作社等为纽带、购销贩运户为依托、购销网点为基础的蔬菜购销网络,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流通服务体系。引进知名物流企业,带动合作组织、中介组织、营运大户扩大投资、提升装备、提高运销能力、发展连锁店经营、开拓终端市场,不断完善网络布局和服务功能,畅通农产品“绿色通道”,把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活跃的特色蔬菜产品市场。
2.5.2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信息网络建设是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要加快建立西吉县特色蔬菜产业信息中心,在县内外主要蔬菜市场配备信息工作人员,做好主产地芹菜生产、市场供应、价格等信息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反馈、发布工作,及时为农户、企业、中介组织提供信息服务,推进生产、经营、加工、销售紧密对接。
2.5.3 加强对外推介
积极参加区内外大型农产品展销会并借机举办西吉特色蔬菜新闻发布会,为企业、客商搭建互动交流、开发合作平台,拓宽宣传推介渠道,提升招商吸引力。设计制作“西吉西芹”名片,标明注册商标、认证标识及产地环境、品质优势、食用方法等,作为西吉芹菜的“身份证”,让外销的芹菜一律带卡,让消费者放心,让市场放心。
2.5.4 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和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活动,建立市场卫生保洁制度,经常保持市场环境干净、整洁。进一步加强市场管理,严厉打击欺行霸市、价格欺诈、掺杂使假、欺生排外等违法行为,着力营造守法经营、文明经营的良好市场秩序,为芹菜等特色蔬菜产业大发展创新新环境、塑造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