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麦/玉/豆”三熟综合配套技术

2016-02-06 09:04:07但旭平曹可疑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4期
关键词:荣县配套技术旱地

但旭平,曹可疑

(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站,四川自贡 643100)

旱地“麦/玉/豆”三熟综合配套技术

但旭平,曹可疑

(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站,四川自贡 643100)

文章根据荣县近年来旱地改制试验研究结果与示范应用效果,研制提出旱地“麦/玉/豆”三熟综合配套技术。该技术操作简便,节本高效,农民易学会干,适宜在荣县及相似生态条件和耕作制度区域应用,其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种植 旱地 麦/玉/豆 综合配套技术

旱地“麦/玉/豆”三熟种植模式,其核心内容是在有机集成免耕、秸秆覆盖、作物直播技术的条件下,以冬大豆代替“麦/玉/薯”模式中的甘薯,而进行的连年套种轮作多熟种植制度[1~4]。

荣县旱地“麦/玉/豆”三熟综合配套技术是根据荣县生态条件和耕作制度研制的,其技术内容主要包括旱地“麦/玉/豆”三熟种植模式的带植模式、品种选配、播前准备、播种、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和收获,其技术关键是“四改”(即:改小麦“双二五”带植为“双三0”带植;改大豆春播为夏播;改套作大豆稀植为密植;改套作大豆中期化控为播前化调)。该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明显、生态效益良好,能够大幅度提高套作大豆单产,促进小麦、玉米平衡增产,为推动全县旱地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大豆生产和豆制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1 带植模式

采用“双三0”模式,带状2 m开厢,1 m种6行小麦,1 m种2行玉米,小麦收后种2~3行大豆,第2年玉米和大豆换茬分带轮作。

2 品种选配

品种选用时,注意3季作物的时空协调搭配。小麦应选用高产优质、抗性强的中熟品种,如川麦44、川麦47;玉米宜选用优质、高产、高抗(抗病虫、抗干旱、抗倒伏)、植株较矮、株型紧凑的中迟熟品种,如川单28、渝单19;大豆宜选用主茎发达、秆强不倒、耐荫性强的品种,如贡选1号、贡秋豆2号。

3 播前准备

3.1 精选种子

剔除杂子、病斑粒、虫食粒、秕粒和破碎粒,选用粒大饱满的种子,种子发芽率95%以上。

3.2 晒种

将选好的种子在播种前,选择晴天连续晒种2~3 d,晒种3~4 h/d,防止烈日暴晒。

3.3 拌种

小麦选用立可秀或粉锈宁拌种,按每10 kg种子,用20%的立可秀10 g或20 g粉锈宁拌种;玉米选用包衣种子;大豆在播种前,采用烯效唑拌种,控旺防倒,每1 kg种子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16~20 mg,在塑料袋中,来回拉动数次即可。

3.4 整地

玉米整地时,尽量做到早、深、细,冬春前早耕“晒垡”、“炕土”,耕深25~30 cm。

4 播种

4.1 播种期

小麦播种期为11月初;玉米因地适时播种,丘陵地区3月中下旬;大豆播种期以6月上中旬为宜,并注意雨前或雨后及时抢墒播种。

4.2 播种方式

小麦采用人工撬窝点播、砍沟点播;玉米采用肥团育苗、乳苗移栽;大豆采用撬窝点播于麦秸行内。

4.3 种植密度

小麦行距0.20 m,窝距0.17 m,窝播8~9粒,每667 m2基本苗7万~8万苗;玉米移栽时,两边距麦带0.17 m,行距0.67 m,窝距0.43 m左右,窝留双株,每667 m2植2 800~3 000株;大豆适当密植,带内行距0.33 m,窝距0.33 m左右,每窝播种3~5粒,窝留苗2~3株。1台土每667 m2留6 000~7 000株,2台土每667 m2留7 000~9 000株。

4.4 秸秆覆盖

小麦收后,实行麦秆覆盖免耕直播大豆;玉米收后,直接砍到原地覆盖于空行;大豆收后,凋落的大豆叶原地覆盖和留根瘤固氮培肥地力。小麦播种时,实行免耕直播,并用玉米秆覆盖麦行。

5 田间管理

5.1 科学施肥

小麦每667 m2总施纯氮7~9 kg、过磷酸钙40~50 kg、氯化钾7~8 kg。磷钾肥作底肥1次施入。基肥中,氮肥用量占全生育期总施氮量的60%。对于中上等肥力田块,一般每667 m2施猪粪水1 200 kg,土杂肥300 kg,其余部分肥料在3叶期进行追肥。

玉米采用两段式施肥,足施底肥,猛攻苞肥,水肥耦合。玉米底肥每667 m2施尿素16~18 kg、过磷酸钙40~50 kg、氯化钾10 kg,大喇叭口期每667 m2追施16~18 kg尿素(或碳铵43~48 kg)。

大豆采取以磷钾为主,酌施氮肥的方法,底肥每667 m2施尿素3~4 kg、过磷酸钙30~35 kg、氯化钾4~5 kg。播种时,穴施或均匀撒于土表,避免种肥接触;追肥视田间长势,对长势较弱的田块,每667 m2雨后直接撒施4~5 kg尿素或兑清粪水施于田中。

5.2 中耕除草

每季作物播种前或共生期间,用化学除草剂或人工除去杂草。除草剂选择上,小麦、玉米每667 m2用25%“左丹”乳油80~100 ml,大豆每667 m2用50%乙草胺乳油100~150 ml,兑水30 kg在田间均匀喷雾。

5.3 控旺防倒

对旺长麦田,可于小麦分蘖盛期,每667 m2用20%壮丰安乳油25~30 ml,兑水30 kg,叶面喷雾。

玉米在10~12叶展开时,每667 m2用40%玉米健壮素水剂25~30 g,兑水15~20 kg,均匀喷施于玉米的上部叶片上。

大豆在播种前,采用烯效唑拌种,控旺防倒。当田间大豆长势过旺时,可在分枝期或初花期,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100 mg/L均匀喷施茎叶。

5.4 防治病虫

小麦拔节至抽穗阶段,每667 m2用2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2~40 g兑水50~60 kg进行叶面喷雾,防治条锈病和白粉病(病害严重时,隔7~10 d再喷1次);每667 m2用5%的井冈霉素水剂100~150 ml兑水50~60 kg喷雾,防治纹枯病。抽穗至扬花盛期,每667 m2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5~100 g兑水50~60 kg喷雾,预防赤霉病。孕穗至灌浆期,每667 m2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20 g兑水50~60 kg喷雾1~2次,防治蚜虫。

玉米苗期,用3%辛硫磷颗粒剂(绿地从清等)措施或丢窝,防治地下害虫;大喇叭口期,用辛硫磷颗粒剂或杀虫双大粒剂,在有虫株上心叶内撒入1小把,防治玉米螟,后期用井冈霉素喷秆或人工剥去病叶,防治纹枯病。

大豆全生育期,应注意对根腐病、病毒病及豆秆黑潜蝇、蚜虫进行监控和防治,一旦出现病征,及时施药防治。每667 m2选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 g兑水50 kg茎叶喷雾,防治根腐病;每667 m2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30 g或2.5%来福灵乳油15~20 ml兑水稀释喷雾,防治蚜虫;每667 m2用40%乐果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豆秆黑潜蝇。对根腐病和病毒病严重的植株,应及时拔除深埋。

6 适时收获

小麦蜡熟期后期,为收获最佳时期;玉米黄熟期,抢收果穗;大豆收获期,以黄熟到完熟期为宜,收获适期为荚皮干硬,收后晾晒干,脱粒。

[1] 童小兰,曾荣耀.旱地三熟在不同模式下产量与效益比较.四川农业与农机,2014,(5):44~45

[2] 雍太文,任万军,杜小英.旱地新3熟“麦/玉/豆”模式的内涵、特点及栽培技术.耕作与栽培,2006,(6):7~9

[3] 卢学兰,雍太文,杨文钰.旱地新三熟“麦/玉/豆”模式及栽培技术.中国农技推广,2007,23(3):28~29

[4] 李玉东,曾荣耀.玉米株型和幅宽对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南方农业,2014,(30):1~2

猜你喜欢
荣县配套技术旱地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8
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综合配套技术
河北果树(2022年1期)2022-02-16 00:41:10
荣县:严惩欠薪违法行为 欠薪企业列入“黑名单”
旱地冰球运动开展价值的研究
冰雪运动(2020年6期)2020-07-21 03:28:16
桑树穴盘育苗组合配套技术要点
四川蚕业(2020年3期)2020-07-16 08:09:42
隧道施工中的机械设备配套技术探讨
旱地冰球运动推广及发展策略
冰雪运动(2019年5期)2019-08-24 08:04:48
江城子·荣县小记
法律史评论(2015年0期)2015-07-31 18:57:05
荣县心得体会
法律史评论(2015年0期)2015-07-31 18:56:58
荣县小记
法律史评论(2015年0期)2015-07-31 18:5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