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宏杰 徐会军(.靖远煤业集团公司,甘肃省白银市,73093;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东城区,000)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煤炭企业面临的形势和对策
高宏杰1徐会军2
(1.靖远煤业集团公司,甘肃省白银市,730931; 2.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东城区,100011)
摘 要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煤炭工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对煤炭行业和企业进行深刻的变革。通过运用战略思维方法,结合当前我国煤炭工业的具体形势开展较为全面的研究,针对目前我国煤炭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找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据此提出了一些操作性较强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煤炭企业 体制机制 任务对策
当前,全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有增无减,经济增长持续探底,全球经济增长弱于预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煤炭企业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困境难以回避,在特别艰难的日子里,煤炭企业只有主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直面艰难险阻,严格遵循市场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企业经营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1.1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新中国成立逾60年来,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从来没有被撼动过。20世纪50年代最高年消费量占比曾一度达到95%,即使是在近10年,其占比也从未低于60%。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趋恶化,各界对煤炭主体地位的质疑声此起彼伏,但对主体能源的选择需要综合评价,不可以偏概全,因噎废食,需要从能源的经济性、安全性、生态性和便捷性等诸多方面予以考量。我国化石能源结构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的资源储量占比分别为94.11%、3.07%和2.82%。可见,煤炭是我国最丰富、最可靠的能源,短期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煤炭的替代作用比较弱。根据相关机构预测和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还将保持在62%、55%和50%左右,煤炭企业仍然可以大有作为。
1.2我国煤炭资源赋存条件、生产技术及装备情况
1.2.1煤炭资源储备情况
我国的煤炭资源总量比较丰富,国土资源部于2014年通过评审的重大项目《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显示,我国煤炭资源总量达到5.9万亿t。其中,国土资源部编制发布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4)》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查明煤炭资源储量1.48万亿t。但我国的煤炭开采条件极为复杂,质量总体属于中等偏差。从地区分布看,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匀,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云南、贵州、河南和安徽7个省(区),这7个省(区)煤炭储量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81.8%,呈现出“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由于煤层赋存较深,绝大部分采用井工开采,露天矿开采比例仅为5%,而国外的采煤大国均以露天开采为主,例如美国露天矿开采的煤炭产量占该国煤炭总产量的61%,该比例在印度、澳大利亚分别为75%和74%。我国绝大部分矿井规模小,安全管理投入大,开采工艺复杂,吨煤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
1.2.2煤矿生产技术装备条件
煤炭素以“工业粮食”代称,其作用和地位可见一斑,但长期以来煤炭行业的地位却相对较低,行业管理比较混乱,煤炭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相对落后,只是经过21世纪初的超常规发展,煤炭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条件才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但发展水平极不均衡。可以说,世界上煤炭开采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最好的与最差的矿井均在我国,既有像神华集团神东矿区等技术和装备一流的煤炭企业,也有技术装备非常落后、数量众多的地方小煤矿。前者通过实施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生产提高工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品质;后者则是通过最原始的技术、最简陋的设备,以最小的投入,甚至通过违法生产降低成本,争取市场竞争空间。
1.2.3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现状
随着前些年煤炭企业经营形势的好转和国家对煤矿安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类煤矿相应进行了安全技术改造,生产工艺与装备水平大幅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实现了持续好转,煤矿安全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大幅下降,百万吨死亡率由2007年的2.041迅速下降至2014年的0.293。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依然不牢固,稍有疏忽,仍有可能发生反弹。尤其在当前形势下,煤炭企业经济效益严重下滑,经营形势日趋恶化,部分煤炭企业出现资金紧张、工资严重拖欠等现象,企业已没有财力维持简单再生产,安全方面的投入更是得不到保障。如设备长期带病运转、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将面临严峻考验。此种现象若不能尽快得到改正,预计在今后数年内,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将会大幅增加。
1.3煤炭企业体制机制不完善,管理松散粗放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煤炭企业产权关系始终没能理顺,国家承担的所有者和社会管理者职能相互掣肘,影响了股东权益的行使。投资主体不明确、不到位,使国家出资人对经营者监督不力,控制力弱化,权益受损。虽然大部分企业形式上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实质上仍未建立起“合理分权、权责明确、各司其职、协调运转、科学管理”的法人治理结构。经营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企业竞争机制远未实现。大部分煤炭企业没有建立战略管理体系,不能准确把握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盲目投资现象严重。一些煤矿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下,缺乏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科技、营销、法律、管理人才和技术队伍。资产物资管理混乱,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1.4产业结构不合理,规模小,加工程度低,产品单一
煤炭工业应该是规模效益最为显著的产业,但我国一直未能按照这一经济规律构造若干个类似神华集团的产业组织。企业组织结构散乱,经营规模小,市场占有率和国际竞争力过低。煤炭企业若从事火力发电、铁路物流、港口航运等业务必定会遇到严重的行业壁垒。而全国上下各类煤矿则是遍地开花,恶性竞争。煤炭产品绝大部分以直销原煤为主,2014年入选率不足60%,导致商品煤灰分高,运输成本增加,环境污染加剧。这既不利于煤炭产品增值和资源优化配置,也不利于煤炭企业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煤炭企业缺乏应有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一旦遇到经济低谷,煤炭企业经营形势便会迅速下滑,生存难以为继,更是奢谈转型发展。
1.5 煤炭企业办社会包袱沉重,税负偏高
1.5.1煤炭企业办社会包袱沉重
煤炭企业大多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企业往往五脏俱全,自成一体。截至目前,很多国有煤炭企业仍然承担着巨大的办社会负担,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进展缓慢,严重制约了企业公开参与市场竞争。公安、学校、医院、后勤物业、工亡工残救助等一大批问题使企业不堪重负,有的企业虽然已将学校、公安移交地方,但仍然实行双重管理,公安干警的工资开支仍由企业负担。
1.5.2各种名目的税费多,负担重
煤炭企业要获取和开采煤炭资源,需要缴纳探矿权价款、采矿权价款、探矿权使用费、水土流失补偿费、矿井水资源费、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矿山环境恢复保障金、煤炭转产发展基金、地质恢复保证金等。此外,还有大量其他收费,例如塌陷补偿费、青苗补偿费等。
增值税抵扣范围不合理导致增值税负担沉重。2009年全国范围内增值税转型后,允许抵扣设备中所含的进项税,但同时将煤炭产品增值税由13%上调至17%,导致煤炭企业增值税税负不降反升,税费负担已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30%以上。
1.6煤炭产能严重过剩,供需失衡,量价齐跌
据测算,我国煤炭在产和新建产能达到57亿t/a,而需求不足40亿t/a,再加上进口煤,产能总量过剩在30%以上。目前,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已跌破370元/t,实际成交价更低。2015年入冬以来,煤炭销售理应进入旺季,但旺季不旺,商品煤价格反而存在不小的下行压力。绝大部分煤炭企业已进入实质性亏损,部分企业正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主要依靠借贷生存度日。艰难时刻,煤炭企业本应团结协作共渡难关,控制总产量以稳定煤炭价格,但大多数煤炭企业尽管库存量已经很大,却仍不减产,因为一旦减产,煤炭生产成本将会大幅攀升。大家相互观望,都在等待其他企业减产。截至2015年10月末,全社会存煤已经连续46个月超过3亿t。若这种现象继续维持下去,只会使煤炭价格不断下跌,煤炭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恶化,恶性竞争不可避免,最终导致一部分煤炭企业面临破产。这种状况将一直延续到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后才会逐渐好转。可以预见,在未来5 年,具有低成本一体化运营模式的神华集团和依靠科技创新、多元发展的伊泰集团将会率先走出寒冬,再次焕发新的生机。
2.1抢抓机遇,尽快推进煤炭企业改革进程
据财政部发布的相关信息显示,2015年以来,国有和国有控股的煤炭企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中央政府对煤炭企业攻坚克难、扭亏脱困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2015年9月,《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出台。这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和指导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指导意见》共8章30条,涵盖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各个主要方面,顺应了全国人民的关切,反映了中央改革国有企业的信心和决心。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将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把改革国有企业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政府部门应尽快做好意见和建议的方案细化工作,结合煤炭企业实际,按照“清退一批、重组一批、改造一批”的精神,将非法、违法开采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坚决予以关闭;对于安全基础差且难以改造,以及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严重的小煤矿,要加强监管,加快引导其退出煤炭生产领域;对于资源条件好的矿井,鼓励煤炭企业与铁路、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进行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组建一批中型规模企业。参照神华集团公司模式,再组建3~5家特大型产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做大做强国有煤炭企业。
2.2加快税费制度改革,减轻企业负担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煤炭企业的发展一直未能受到足够重视,长期在困境中运行。煤炭企业总体税负过高,增值税税制安排不合理,资源税费并存、重复征收,额外负担所得税等现象严重。为了加强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应重新定义煤炭产品属性,将其归类为第一产业,对煤炭初级产品不征收增值税而改征产品税。完善煤炭企业全口径成本核算制度,解决煤炭成本内容缺项问题。重新设计资源税税率和征收办法,按煤炭资源品种、品质等禀赋差异进行经济评价,合理确定其价值,并实行从量计征。
基于能源战略安全考虑,国家应对核准生产的煤化工项目予以重点支持。根据其当前的经营性特点,免受市场环境冲击,保证健康发展。对于煤炭综合利用产品继续实行减免税政策,综合利用矿井瓦斯、煤矸石发电、土地复垦、植被恢复、矿井水综合利用等生态和环保工程应享受“减、免、退”等政策优惠。
2.3政府部门协调运作,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促进煤炭工业科学发展,严格资源开发管理,遏制盲目扩建和无序建设。按照“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的总体要求,依据煤炭资源赋存情况、市场区位、环境容量等因素优化煤炭开发布局,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实现优胜劣汰。
建立健全规划、规则、政策、监管“四位一体”的煤炭行业管理新机制,提高煤炭行业管理制度化、法制化、专业化水平,推进煤炭企业法制建设,完善煤炭监管规章制度,坚持政府职能转变,落实简政放权要求,积极推进阳光审批和政府信息公开。加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与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提高行业管理实效与服务水平。
3.1立足企业实际,尽早制定和落实改革方案
面临生死攸关的艰难时刻,煤炭企业要攻坚克难,实现经营形势的根本好转,依靠自身力量,下定决心改革现行的体制和机制。煤炭企业作为改革的主体力量,一定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迎难而上,顺应时代潮流,以时不我待的勇气和担当,尽快推动本企业的改革,积极营造改革环境,创造条件让改革大业在本企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才能使企业早日脱离困境。
3.2做好企业战略规划,坚持发展规划引领作用
规划的编制一定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顾全大局,广开资源。当前部分企业面临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前期企业战略的盲目性,也影响了企业的效率和效益。煤炭企业的一些成功经验表明,发展煤基多元化、调整煤炭产业结构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路径。长期以来,特大型煤炭企业神华集团按照煤炭、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化工的发展战略开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全国煤炭企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神华集团仍是一枝独秀。2015年前三季度,神华集团的盈利能力始终在112家中央企业中位列前茅。“十三五”期间,神华集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及时推出了自己的“1245”清洁能源战略。煤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规划在煤矿附近就近建设超低排放电厂,实现煤炭的就地转化,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够大幅降低物流和发电成本。
3.3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3.3.1苦练内功,降低成本
身处困境的煤炭企业更要向管理要效益,挤干水分,降低生产成本。重点抓好财务管理、薪酬管理、设备与材料管理等关键环节,推行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节能降耗,减员增效,提质增效,增强煤炭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3.2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煤炭营销新机制
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积极构建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之间不同经营流程的高度整合,推动营销、运输和服务方式的变革,增强品牌意识,扩大市场美誉度。3.3.3 积极招引人才,搞好员工培训
要吸引、用好和培养适应市场竞争的复合型人才,想方设法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尽快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的收入分配机制、市场优化配置机制和综合评价机制。煤炭企业一定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岗位培训,对不同岗位的员工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使他们达到或具备相应的任职资格。
3.4积极推广煤炭生产新技术,提升矿井装备水平
高新生产技术的应用和装备水平的提升是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可极大地提高煤炭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实现高产、高效、安全、低耗和高强度开采。由中国科学院何满潮院士团队创立的无煤柱长臂开采“110工法”已在大同和神东矿区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必将会为煤炭开采技术带来一次新的革命。国家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更为煤炭企业建设数字化智能矿山加油助力。煤炭企业要利用好信息通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改造传统工艺,实现煤炭生产机械化、信息化的有效融合,打造煤炭工业升级版。
推广应用煤炭绿色开采、清洁利用新技术,利用绿色开采技术工艺创新,减少煤炭开采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从广义的视角看待矿区范围内的煤炭、煤层气、地下水、土地、煤矸石以及在煤层附近其他矿床的可用资源。在追求最佳经济效益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绿色开采要求多层面、多角度地进行技术创新,全面评价企业效益,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以煤炭高效清洁燃烧为先导、以煤炭气化为核心、以煤炭转化和污染控制为重要内容的技术体系,为发挥源头净化作用、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率和实现高碳能源低碳排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3.5确保安全投入,防止煤矿事故死灰复燃
煤炭经营形势的持续恶化,造成煤炭企业在安全投入上出现“拖、欠、省、凑”等现象。安全费用只提不用、少提不提,矿井生产设备老化和带病运转,矿井防灾、抗灾能力持续下降,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正常的生产秩序受到了极大威胁。煤炭行业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努力所达到的目前较好的安全生产形势将难以为继。因而,各类矿井必须克服困难,按月足额提取安全费用,专款专用,确保最低标准的安全投入,持续改善生产条件,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不受经营状况的拖累,保持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的局面。
经营形势愈是困难,就应该愈加坚定改革的决心。我国煤炭企业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才资源。逾600万煤炭从业者的力量一旦激发汇集起来,必将产生惊天动地的力量。面对竞争更加激烈的发展前景,只要全行业上下共同努力,就有信心、有决心瞄准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对煤炭产业和行业进行一次深刻的变革。
参考文献:
[1] 王显政.能源革命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煤炭,2015(4)
[2] 国家统计局.201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5
[3] 王显政.中国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年度报告(2012年)[R].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3
[4] 杨俊哲等.神东矿区绿色开采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3(9)
[5] 王显政.推行绿色开采建设生态矿山努力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J].中国煤炭工业,2013 (11)
[6] 韩建国等.神华集团数字矿山规划建设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2(3)
(责任编辑温子伯)
Situationsandcountermeasuresthatcoalenterprisesfacedunder newnormalofeconomicdevelopment
GaoHongjie1,XuHuijun2
(1.JingyuanCoalIndustryCo.,Ltd.,Baiyin,Gansu730931,China; 2.ShenhuaGroupCo.,Ltd.,Dongcheng,Beijing100011,China)
AbstractInordertopromotetransformationofeconomicdevelopmentmodeandaccelerate 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ofcoalindustry,miningindustryandcoalenterprisesmustreform profoundlyunderthecurrentsituationofnewnormalofeconomicdevelopment.Accordingtoutilizationofstrategicthinkingmethods,theauthorsconductedacomprehensivestudybycombiningspecificsituationofChinacoalindustrywhichsystematicin-depthanalyzedcurrentmain problemsofChinacoalindustry,foundthecausesoftheproblemsandprovidedhighoperably measuresandsuggestions.
Keywordscoalenterprises,systemandmechanism,taskand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426 F272.3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高宏杰(1967-),男,河南长葛市人,研究生学历,采矿高级工程师,现任甘肃省靖远煤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长期从事煤炭安全生产技术及经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