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县域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实证分析

2016-02-06 06:39叶福军
未来传播 2016年6期
关键词:长三角县域办学

叶福军



长三角地区县域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实证分析

叶福军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增长最快、总量规模最大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达地区。长三角地区各省会城区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外迁至周边经济发达的县级城市办学,促使高等教育调整专业、学科结构,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文章通过长三角地区县域高校的实证分析,阐述县域高等教育与区域在经济、人才培养、文化等方面的良性互动关系。县域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和人才保障,高校的入驻提升了县域城市的文化品位。同时,区域经济也为县域高校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拓宽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区域文化为大学文化的繁荣提供了重要支撑。文章还指出了当前县域高校与区域在互动过程中需要思考并解决的几个现实问题。

长三角地区;县域高等教育;区域互动;毕业生就业;现实问题

2015年,长三角地区(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经济仍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区域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达16.7%,呈现出“经济中速增长、转型加快推进、质量效益提升”的特征。[1]截至2016年5月30日,教育部公布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79所,其中江苏省166所,浙江省107所、上海市64所,长三角地区高校总数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1.7%。[2]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专科及专科以上)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2015年两省一市在校大学生达357.64万人,约占全国的12.7%*数据根据《上海市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2015)整理而来。,长三角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走在了全国前列,对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引领作用。在经历了高等教育地方化办学、高教园区、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等发展模式改革后,2010年开始,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出现了向县域纵深发展的新一轮办学模式改革,这与2008年教育部出台《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有关,该办法助推了独立学院向外谋求发展,经济发达的新兴中、小城市成为独立学院外迁办学的首选之地。自2010年起,长三角地区已有近20所高校相继将分校区、独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迁入县级城市,如浙江传媒学院在桐乡市建立分校区、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落户诸暨市、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工程师学院入驻安吉县、美国杜克大学和武汉大学联合在昆山市创办世界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昆山杜克大学,掀起了一股高校到县域办学的外迁潮。

高校在县域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托区域经济文化开展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与县域地方政府开展政产学研用合作,正是我国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的有力举措。同时,发展县域高等教育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可以拓展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空间,获取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缓解高校办学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可以为社会生产的第一线“县域”培养输送人才,解决人才培养同质化、服务地方意识和能力薄弱等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发展县域高等教育更可以促进县域地方政府经济、政府、文化的发展,建立县域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基地,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与就业环境,可根本性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供给的持续性问题,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长三角县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情况

县域经济发达是长三角地区县域高等教育高度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信部对全国将近3000个县(市)(不包括市辖区)进行综合评估,发布了2016年县域经济100强。[3]百强榜单上浙江26个、江苏17个,两省上榜县市占比43%,充分体现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截至目前,浙江省共有18所高校在县(市)区域办学(见表1),由于2013年绍兴县、上虞县撤县设市,而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树人大学分别在2012年和2015年迁入绍兴市,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在2016年迁入绍兴市上虞区,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将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也统计在列。江苏省共有21所高校在县(市)区域办学(见表2)。上海市由于只有直辖区域,2000年后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等著名高校在松江大学城内设立分校区,也是高校“外迁潮”的缩影。对比县域高校与百强县市榜单,发现浙江省的18所县域办学高校所在县市有13个上榜,占比72.2%,江苏省的21所县域办学高校所在县市有19个上榜,占比90.5%,经济排名第一的昆山市拥有5所高校,排名第二、三的江阴市、张家港市分别有1所和2所高校。江苏省的句容市、吴江市、浙江省的临海市以及2013年撤县设市的绍兴市,同样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长三角地区县域高等教育的分布情况充分说明了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广泛的内在联系。

对比浙江省和江苏省的县域高等教育发展情况,两省县域高等教育在办学层次结构、发展进程上有较大区别。从办学层次上看,浙江省县域高校有5所公办本科院校或其分校、7所独立学院及民办本科院校、6所公办或民办专科院校。江苏省县域高校有4所本科院校或其分校、8所独立学院及民办本科院校、9所公办或民办专科院校。浙江省县域高校在办学层次上较为平衡,而江苏省县域高校在总量上比浙江省多,独立学院、民办学院及专科院校占比重较大,人才培养更侧重于应用型职业技术教育,因此高校与县域产业发展的结合更紧密、合作也更广泛。

从县域高校发展进程上看,江苏省比浙江省早,浙江省最早的县域高校是1958年创办在临安的浙江农林大学,江苏省最早的县域高校是1952年创办在丹阳市的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前,浙江省县域只有6所院校,这6所院校具有较强的地域及行业特色,便于广泛开展区域社会服务。2010年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从杭州市外迁至嘉兴海宁市的长安镇,随后,浙江省众多独立学院及部分公办院校考虑到自身发展,纷纷考察相关县域经济、文化综合实力,与县(市)政府洽谈、实施合作共建方案,目前已有专科、公办、民办本科、独立学院、中外合作高校等12所不同层次的高校入驻县域。江苏省在2010年前就8所高校根植县(市),其中高职或高等专科院校全都创办在经济发达的县(市),1984年创办的沙洲职业工学院是全国第一所县政府投资兴办的大学,现已成为一所植根地方、服务港城、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高职院校。2010年后,江苏省有更多的独立学院、公办高校分校、中外合作高校融入到县域办学的大潮。

表1 2016年浙江省高校县域办学情况

表2 2016年江苏省高校县域办学情况

二、长三角县域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分析

众多的县级人民政府出地、出资引入高等教育就如同筑巢引凤,将发展高等教育作为现代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推动了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高校落户县级城市,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探索创新,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桥头堡”,走出了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的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互动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互动

高等教育的规模与发展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对于县域高校而言,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更依赖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区域经济为县域高校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新一轮的县域高校办学过程中,县(市)人民政府发挥了主人翁责任,为学校无偿提供建设用地,同时投入数亿元资金用于校区校舍、实验室等基本建设,以“交钥匙工程”吸引高校入驻城市,同时提供一系列的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使得高校能免除建校过程中的资金压力,可以在教学规划、教学管理与实施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也有积极的影响,[4]县域高校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肩负着全面提升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任务。根据教育经济学的原理,高校教育是将人口负担劣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动辄数万的在校生规模,县域高等院校在办学规模上相对都不大,一所县域高等院校的在校生规模基本在5000到10000左右,每年近万师生的餐饮、交通、购物、娱乐等日常消费需求对县域经济有着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此外,高等院校激发了教育地产的发展,带动高校周边区域的房地产经济。每个县域高校的落成,都会刺激当地房地产发生一次飞跃,2010年1月浙江传媒学院与桐乡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合作创办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的协议,2011年9月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正式使用,该校周边的房地产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平均上涨3000元/平米。

高校通过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促进高校技术创新与成果转让,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技术难题,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长三角地区的县域高校充分利用学校专业、学科优势,成立科技成果孵化中心、创意产业园、校企合作研发中心、地方经济发展研究院等组织机构,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交流。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2012年江苏科技大学在张家港校区成立张家港产业技术综合研究院,研究院依托江苏科技大学现有的学科资源和优势,搭建冶金工程、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研发平台和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学习平台,为张家港市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经济及低碳型经济提供重要的支撑。[5]桐乡市濮院镇是中国羊毛衫名镇,羊毛衫产业是濮院镇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遭遇“重生产轻设计、重数量轻品质、重加工轻品牌”的发展瓶颈,浙江传媒学院在桐乡市濮院镇设立“毛衫创意设计工作站”,该校桐乡校区设计艺术学院的师生入驻工作站,参与毛衫的时尚品牌设计,提升毛衫的价值品质,助力毛衫产业从传统产业向创意时尚产业过渡。浙江农林大学发挥学校林学重点学科优势,利用竹子生物技术为临安市的毛竹产业提供竹林育种、培育、笋竹加工利用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服务,让传统的农产品融入现代技术,提升了毛竹的产量、质量和农产品的应用推广。

(二)人才培养互动

县域高校为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输送人才,反过来,地方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拓宽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长三角地区的县域高校均处于长三角经济带的核心区,这些县市经济活跃发达,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丰富,企业技术密集程度高,对技术创新性人才需求大,为县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提供了广阔市场,有利于县域高校与地方政府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和人才出口等方面形成良性互动。

县域高校要想获得持续、长远的发展,必须在办学层次、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产业结构水平相匹配,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结合紧密的相关专业。根据县域高校办学要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方针,县域高校必须结合学校基本情况以及所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就业基地或产学研合作基地”,走出一条产、学、研、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6]县域高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解决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的“理论能力强,实践能力弱”的瓶颈,一方面聘请地方相关企业的专家和企业家来校担任产业教授,参与人才培养的相关工作,另一方面,学校定期委派专业骨干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地处长江和沿海两大经济带交汇处的张家港是一座新兴的港口工业城市,形成了冶金、纺织、化工、机电等传统支柱产业为主导,智能装备(机器人)、电力电子、绿色能源和照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补充的产业格局,传统支柱产业智能化升级和发展高端智能装备的双轮驱动战略是张家港工业经济新的突破方向。2012年,江苏科技大学的独立学院——苏州理工学院从江苏省镇江市迁到张家港市后,学校针对地方支柱产业与新兴战略性产业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布局,形成了冶金、材料、机电、能源、软件、电子、信息、船舶、土木、物流、经济和工商管理等张家港市及周边地区急需的相关专业(群),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充分体现了地方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成为了张家港市重要的人才输送基地。2016年,苏州理工学院与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功率半导体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引进华灿光电等一批功率半导体制造和设计企业,一批国家“千人计划”、江苏省“双创”人才等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被纳入到人才培养导师阵容,构建高校与区域产业互动的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该学院2013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作为“3+1”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对象,根据“功率半导体产业”人才培养协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第四年进入半导体企业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

(三)文化互动

文化引领是现代大学除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之外的第四职能,大学引领先进文化主要体现在继承并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并传播先进的外来文化、创造并培育引领时代的新型文化。[7]现代城市把大学作为衡量一个城市文化水平高低的关键性指标,大学成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助推器。[6](10)高等院校的入驻带来了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文化思潮,大学文化融入城市文明建设,提升县域城市的文化品位。经历了百千年沉淀积累的城市文化是大学文化发展的土壤,为大学文化的繁荣提供源动力。

县域高校作为城市文化的风向标,在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融合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利于共同构筑助推城市精神文化的立体式平台。

一是文化公共设施的共享。由于县市地区文化设施资源相对薄弱,县域高校的图书馆、体育馆、美术馆等公共设施向市民开放的举措是县域高校对地方政府出资建校的一种回馈,拓展了市民的文化生活空间。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与诸暨市合作共建的图书馆,既容纳了高校教学科研所需的百万册图书资源和众多的数字资源库,又综合了诸暨市图书馆的功能需求,能满足高校师生和诸暨市市民的图书文化需求,体现县域高校与地方政府在文化硬件设施建设的合作性,[8]是高校文化与城市文化在空间上的一种融合。这种合作综合了双方力量建设文化综合体,提升了文化服务的质量。

二是文化交流与合作。县域高校除了在文化硬件资源、设施上与地方政府实现共建、共享,也在关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上开展深度交流合作。县域高校可以向市民开放各类学术讲座、名家讲坛,邀请地方文化名人在高校开设地方传统文化的选修课或专题讲座,构建文化共建、共享课程体系。例如,浙江传媒学院与桐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凤鸣大讲坛”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来校做报告,并定期通过媒体平台向市民公布讲坛信息,提升校区师生、桐乡市市民的文化素养。此外,县域高校学生通过志愿者服务、文化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参与地方城市文化的建设。又例如,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策划了大学文化进诸暨的“五个一工程”,[9]开通一辆文化直通车、开启一个暨阳红论坛、组建一支高水平篮球队、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文化精品、完善一套志愿服务体系,“五个一工程”在暨阳学院与诸暨市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

三是文化研究与合作。城市文化的提炼、提升离不开合理的统筹规划和理论科学知识的指导,县域高校的地方文化学术研究力量为塑造城市品牌注入了新动力。例如,常熟理工学院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苏南区域文化建设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对常熟市及苏南地区的地方文学、非遗文化、新型城市、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等开展专题研究,浙江农林大学参与“临安市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浙江传媒学院通过建立“茅盾文学研究中心”开展桐乡名人文化研究,各个县域高校开展的对城市社会文化、城市精神的相关研究成果凝练城市文化精髓,进一步提升了大学文化精神。

三、存在问题与思考

总体来说,近15年来长三角地区的县域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其规模、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状况基本吻合,县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人才培养及区域文化之间已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无论对高校还是地方,都是共赢之举。但是,县域高校与区域互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适配性不够

县域高校专业设置会充分考虑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能满足区域发展对普适性专业人才的需求,但由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四年的周期性,高校新专业的设置相对于地方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来说,有一定的滞后性,其适配度与对接性有待提高,区域对新兴产业专业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针对地方区域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对人才的特殊需求,高校可以通过特色定向培养、短期培训等形式,开展产、学、研、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服务地方的能力。

(二)中小城市吸引力不强,人才引进强度不够

县域高校在人才引进方面存在地域劣势,县域新兴高校的学术氛围不够浓郁,学术研究的成长空间以及城市文化品位、交通、医疗、子女教育等相关问题,是阻碍高级人才到县级城市就业的主要因素。因此,县域高校在引进教师,特别是引进名牌大学博士、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有一定的困难。同时,一些县域高校还陷入现有师资人才流失的困境。

县域高校的毕业生不愿意留在县级城市就业。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一线、二线城市是大部分学生的理想就业城市,大城市的就业机会、个人发展前途是毕业生较关注的因素,三、四线城市因地理等因素不受毕业生的青睐,除本土生源之外的毕业生较少考虑在县级城市就业。

地方政府要积极出台人才引进、创业创新优惠政策,助力县域高校师资引进、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构建开放引才、战略育才、科学用才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吸引更多的人才在县级城市安家落户。

(三)县域高校“1+3”或“2+2”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县域高校在办学层次上,可以分为公办本科院校、公办本科院校分校、独立学院、民办学院、专科院校等,对于拥有总、分校区模式的高校,个别采用4年都在分校区培养的方式,大部分采用“2+2”或“1+3”的培养模式,即低年级学生在县域校区就读,高年级学生回到位于中心城市的主校区就读。这种方式下,留在县域高校的永远是低年级的学生,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但造成学生流动性很大,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在专业交流、学术渗透上存在障碍,且低年级学生侧重基础学科的培养,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较少,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较难满足对地方经济、文化产业的服务。从学校的角度分析,校区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承担基础课的教师是校区主要师资力量,师生对县域城市的归属感很低,参与城市社会发展建设的热忱就不高,局限了县域高校与区域发展间的长期良性互动。

不管是“1+3”、“2+2”或是4年都在县域培养的方式,每个县域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总体思路和定位,但影响高校服务地方所面临的问题值得引起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及地方政府的共同思考和研究。

[1]2015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简析[EB/OL].http://www.jiaxing.gov.cn/stjj/tjxx_6433/tjfx_6436/201604/t20160401_584644.html,2016-04-01.

[2]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634/201606/t20160603_248263.html,2016-06-03.

[3]2016最新全国百强县名单发布[EB/OL].http://csj.xinhuanet.com/2016-07/27/c_135543365.htm,2016-07-27.

[4]王黎恺.高等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中国长三角地区为例的实证分析[J].江苏高教,2014(6):58-59.

[5]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EB/OL].http://yjy.just.edu.cn/GeneralInf-ormation/ResearchInformation.aspx,2012-06-03.

[6]李灿.论现代大学的第四职能——引领文化[J].黑龙江教育,2008(4):8-10.

[7]赵红梅,帅孜文.独立学院专业设置及其区域经济对接性研究——以常州大学怀德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5(11):30-31.

[8]李华玲,李峻.论大学对城市文化的引领功能及其实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0):67-71.

[9]应莺,林爱广.独立学院与现代城市的文化互动探析——以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为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5):103-105.

[责任编辑:高辛凡]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实证研究——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16NDJC160YB)的研究成果。

叶福军,女,副教授,工学硕士。(浙江传媒学院 图书馆,浙江 杭州,310018)

G649.2

A

1008-6552(2016)06-0136-07

猜你喜欢
长三角县域办学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