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胜菊
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急诊科重庆合川 重庆市合川区 401520
两种保留灌肠方法的临床观察
姜胜菊
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急诊科重庆合川 重庆市合川区 401520
目的:探讨能有效延长药物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的保留灌肠方法。方法:将100例需行保留灌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结论:通过采取维持灌肠液温度的恒定、增加肛管插入深度、减少对肠道的机械性刺激、变换灌肠后的卧床体位等措施,可有效延长药物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
改良式保留灌肠;体位;插管长度护理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9月间入院,需进行中药保留灌肠200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5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在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别,排除心脏病、高血压患者.
1.2 方法
灌肠方法:①灌肠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嘱病人排空二便并做好治疗前的一切准备。②操作中:患者取头低臀高左侧卧位,抬高臀部10cm。用一次性导尿管代替肛管,插入肛门25~35cm,将已煎好的中药用纱布去渣200ml,温度冷却38℃左右,装入已准备好的250ml无菌盐水瓶中,将输液器插入盐水瓶,排气成功,关闭调速器。将输液器过滤器连接处前段的针头取下后,将过滤器与导尿管连接,排气后经肛门将导尿管缓缓插入直肠约 25~35cm,将莫非氏滴管下端输液管用输液加热泵加热,保持药液温度39~41℃,采用点滴式滴入法, 60滴/ min左右,液面低于30cm,根据患者的反应适度调节,要经常晃动灌肠液,以防药物沉淀,插入后在球囊内注入15-20ml 生理盐水。操作者动作宜轻柔,边操作边询问患者,以分散其注意力,同时叮嘱患者腹部放松,缓慢深呼吸,减少便意,使操作顺利进行。③操作后:保持头低臀高状态,从左侧卧位→俯卧位→右侧卧位→仰卧位变换卧位,每个体位停留15min;叮嘱患者至少卧床1小时,以延长灌肠液的保留时间。对照组按教科书采取左侧卧位,肛管插入长度12-15cm,灌完后保留30min排便.所有过程,操作均由同一护士执行,以降低受主客观因素影响的误差。
两组患者灌肠后,保留时间的比较,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药物内保留时间的比较
中药保留灌肠是将药物灌入直肠或结肠内,通过粘膜的吸入和物质的交换达到治疗目的。
3.1 灌肠液保留时间的长短影响着治疗效果
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2小时才能达到治疗效果,6小时以上效果最好。存留时间愈长,疗效愈佳, 要使药物在肠道保留时间较长,关键在于护理。
3.2 变换体位
患者臀部抬高15~20cm,在保持头低臀高状态,由左侧卧位→高俯卧位→右侧卧位→仰卧位变换,每个体位停留15min,这样有利于灌肠液与结肠面粘膜的广泛接触,同时延长灌肠液在肠道内的时间,使药物的吸收与利用更有效。
3.3 改良后保留灌肠法需维持灌肠液温度的恒定
用输液加热泵加热,使药液温度维持在39~41℃,与肠腔温度接近。
3.4 增加肛管插入深度,减少刺激
临床观察发现,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法,插入深度10-15cm,肛管粗,质地硬,对肛门刺激性大;出水孔较大,流速过快,导致药液外溢及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短,减少了药物剂量。药液还未完全注入结肠内,直肠内压力已达到7.3kPa,压力使药液随同粪便一起排出体外,使疗效受到影响。而输液式中药保留灌肠法,使用有一次性导尿管相对较细、质地柔软,插入时对肛门括约肌刺激小。同时,采用点滴式滴注法滴速易于控制,减轻了对肠壁的机械性刺激,患者出现便意的情况大幅减少。插入后在球囊内注入15-20ml 生理盐水,导尿管不易滑出。当气囊充盈时,堵塞肠管,药液不易外溢,使药物剂量得到保障,同时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延长药物的灌入速度和时间,这种方法对肛门括约肌松弛的老年病人特别有效。输液式导尿管插入深度较传统方法要深,当导尿管插入25~35cm时,药液直接被灌注在直肠以上的结肠内,既避免了直接刺激直肠感受器,又利于药液与结肠黏膜充分接触,这能提高疗效[1]。另外,结肠容器大[2],有吸收水分作用,相对压力低,灌注过程中,肠内压力是缓慢升高,一般不会使直肠内压力立刻达到7.3kPa,减缓了排便时间,这使药物保留时间延长、与肠黏膜接触充分、吸收更完全,提高了药物治疗疗效。
通过比较,改良式中药灌肠法,通过输液滴注的方式延长了药物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减少了中药损耗,扩张了肠腔,使药物吸收更充分,减少了患者痛苦和不适,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舒适度及疗效,也使护理更清洁,保留了患者的尊严,值得临床推广。
[1]钱连云.对保留灌肠方法的改进[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09):46.
[2]刘芳.人体解剖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