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桂蓉
(青海民和县松树中心学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探讨
马桂蓉
(青海民和县松树中心学校)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合作学习理论的出现,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采用各种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达到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养成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使教学质量得以提升,达到共赢的目的。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合作学习能够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强烈的表现自己、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合作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活跃的课堂氛围;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合作学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当中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充分的展现自我,从而进一步促进自己自信心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的教学内容、课程安排以及素质的高低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成为引领者和启发者,学生成为主体。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的过程当中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推行障碍:由于老师对合作学习的内涵和理念了解和认识不足,致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合作学习忽略实质而过分注重形式;虽然合作学习具有很多优势,但是由于合作学习的具有一定的课堂适用性,导致一些学校在新课改的倡导下未从实际出发,在课堂上滥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性差异很大,教学需求与教育投入力度无法相互匹配,很多地区的师资力量不匹配、学校硬件设施不完善,同时,一方面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另一方面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过多班级人数大大加重了教师的负担,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阻碍了合作学习的推进,而且进一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目标之一,仅仅依靠传统教学方法并不能够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根据学生的行为、意识等方面的差异,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设计活动或者布置任务,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在合作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合作、分享的乐趣,还能够增强学生自信心,与其他同学建立友谊,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对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树立具有积极作用。
利用合作学习进行语文教学,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将其内心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并与其他同学分享,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进而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特别是对于同一问题,应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提出不同的见解。另外,教师通过学生的表述,还能够反思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调整,从而推动学生进一步发展。
语文学习是对各类词汇等基础知识长时间积累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是语文学习的必要手段之一。合作学习在深化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对学生日后构建语文知识体系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例如:重点词汇、语句的使用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巩固语文基础知识。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个性以及习惯的重要时期,由于小学生年纪偏小,且心理、身体正处于发展阶段,对教师对自身的肯定和鼓励十分在乎。通过合作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小组总成绩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奖励,兼顾所有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不仅如此,学生还能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分享,成绩优异的同学能够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这不仅能够帮助成绩好的学生巩固和强化基础知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成绩较差学生进一步发展,进而实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标。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得到有效的锻炼。与此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