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川
(北京师范大学什邡附属外国语中学)
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郑 川
(北京师范大学什邡附属外国语中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质量。要想提高初中生英语学科的成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方法来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会遇到许多困难,而能否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能否成功地进行初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内因。 教师应当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从源头上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知。对于初中生来讲,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他们的自信心会容易受到打击。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针对不同的情况,在教学中不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课后多与他们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正确的引导他们认识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从而从内心上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很重要,首先要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然后是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方法培养这种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与生活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与传统的做法截然不同。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教学的重点要由注重传授知识向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转变。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跨文化意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里面包括这个民族的民俗风情、生活常规,有他们民族思考问题的特定思维,有他们共同认可的世界观、人生观,而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的时候不会存在太大的障碍,交流过程中能明白对方所讲的话语包含的意思。但对于我们中国的学生来说,我们不熟悉英语母语的国家的文化,自然也不能很好地了解英语单词和英语语句中背后的含义,那么也就不能很好地和外国人进行交流了。交流都是基于了解的基础上的。但是尽管差异大,很多地方也是可以触类旁通的,例如中国说姓格林的一家人,英文就是“the Greens”。
大多时候英文初学者经常会以中国人的思维去考虑问题,比如一个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提出“May I go to the toilet ?”而老师回答“Goahead”,他却坐下了,同学问他怎么了,他说没听见老师说去你的头啊!造成这种场面的原因就是每个国家对于幽默的理解不同。中国人表述语句的时候和英文中的表述顺序有很大的差别,如对我来说做家务很有趣,英文中就变成了It is interesting to me to dohousework.是将形容词放在前面,而动作放在后面的。英文中介词使用很频繁也很麻烦,对于中国的英文初学者来说可能难度大点。
就表示时间的介词来说,at 表示具体的时刻,in 表示一个时间段,on 总是和日子有关;表示地理位置的,in 是指在某个范围内,on 指与什么毗邻,to 是指在某环境之外。
学生在学习中是比较重视词汇量的积累的,但是他们只是死记硬背,能够保证自己知道它们的中文解释,没想过去了解这些个单词在英语中更多的含义。文化于语言,有很重要的影响力,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一个单词的含义早已不是当初创造时那样单一了,时代赋予了它更加饱满的意义,所以我们要弄清楚这个单词里面渗透的这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就像中国一样,最近新出了很多的名词,如“打酱油”是路过者的意思,“拍砖”是提出自己的意见,如果那些汉语学习者不去了解这些词汇背后时代赋予它的新意义,那么他也只能在正规的文章中看懂它们的意思,但是和当地人进行交流的时候就会发现有很大的障碍。On account of a payment made onaccount of the service charges on the Lessor’saccount,no further payments on this accountare necessary.这个句子里面有四个“account”,其中却包含了四个意思,第一个是和on 和of 连用表示由于,第二个 account 是有什么相关的意思,第三个account 是银行账户,第四个account 是费用的意思。中国人和西方人思维方式很不相同,比如there be 句型中,中国人会说教室里有 30 个人,将地点状语放在前面, 而英语是这样表述的:There arethirty students in our class. 地点状语放就在后面。否定句中,我们平时说书包里没有橘子,而英文表述为:There is not an orange in thebag.否定是放在前面的。要过语法关,就要掌握正确的学习语法的方法。要学好英语,语法是不能不学、不能不记的,特别是对我们缺少实际应用语言环境而又要面对考试压力的中学农村学生。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对于各种词形变化,不但要能辨认,而且要用得熟练准确。句法比词法更重要,不掌握句法就无从造句,不会造句,就不能表达思想,不能运用英语达到交际的目的。句法的重点是句子结构。对英语的常用基本句型要多练,达到不加思索,脱口而出的地步。
平时,我们可以多看看英语母语国家的作者写的名着。首先作家是在当地这种环境里成长的,他们学到的英语是最地道的,他们也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有很深的了解,那么在他们的作品中会很自然地流露出他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特点、主人公的语言、人物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思维方式都会在书中体现出来,我们在研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并且会发现这些东西和老师上课讲到的东西很不一样,甚至有些内容在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中是不符合语法的,为什么它可以存在,因为名着中引起人们共鸣的部分就会固定下来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搭配。例如《Robinson Crusoe》中有提到“ManFriday”,后来就变成奴仆的代表。还有雪莱的《Ode to the West Wind》中讴歌春天时说:“O,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behind.”这里说的是大西洋来的西风,与我们的东风不一样。我们还可以将名着的原本与汉译本进行对比,那么更加可以看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对接是怎么样的。所以,多读国外名着,就可以多了解一些国外的文化习俗,对我们学习地道的英语会有很大的帮助。学习外语如同学习游泳的道理是一样的,理论知识和技巧固然重要,但实践才是掌握技能的关键。学游泳需要有个池子,学习外语也需要一个环境。知道再多的游泳理论,却不下水实践,是不可能学会游泳的;同理,知道再多的语法知识、熟记再多的单词,却从不开口实践,是不可能学好外语的。交际就是我们学习使用语言的平台。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老师要经常性的创设轻松、和谐、教学相长的教学情景,以学生为主体,以趣味活动为手段,以学生心智发展为重点,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成就欲和自信心,是每个英语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孩子们求知欲的满足感和学习的成功感,会让他们感觉到英语学习是一种幸福;这也是老师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