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秀白山市传染病医院,吉林白山 134300
肺结核患者结核抗体与痰涂片检验对比分析
张立秀
白山市传染病医院,吉林白山134300
[摘要]目的探讨比较肺结核患者结核抗体与痰涂片检验的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5例肺结核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检验方法不同分为2组,即对照组(n=45)与研究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痰涂片检验,研究组患者给予结核抗体检验,对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是28.9%,研究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是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检验准确性是91.1%,研究组患者检验准确性是70.0%,2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核患者临床检验中,结核抗体检验效果优于痰涂片检验,针对痰涂片检验阴性患者而言,可以显著降低临床误诊率与漏诊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检验方式。
[关键词]肺结核;结核抗体;痰涂片检验
肺结核是一种危害性较大、历史较为悠久的慢性传染病。根据有关调查研究[1]显示,现今世界约有30%的人都曾经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目前,肺结核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结核病,具有发病机制复杂、诱因多等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导致肺结核发病率不断提高。在临床诊断方面,并没有确切的科学诊断方法,尽管传统方法可以给予确诊,但是准确性较差,经常出现一些误诊或者漏诊情况。为此,该文通过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5例肺结核患者的研究,探析比较结核抗体与痰涂片检验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95例肺结核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检验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5)与研究组(n=50)。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的有关诊断标准[2]。对照组中,男患者25例,女患者20例;年龄38~85岁,平均(50.3±5.5)岁。研究组中,男患者29例,女患者21例;年龄40~85岁,平均(50.4±5.6)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痰涂片检验,采用萋-尼氏染色,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的有关标准予以检验[3]。研究组患者给予结核抗体检验,采用结核抗体-IgG快速测定试验盒对患者进行检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执行,以此保证检验结果准确。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及准确性进行观察记录,通过比较,探析结核抗体与痰涂片检验的结果。
1.4统计方法
将两组患者的观察数据输入到SPSS 20.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进行表示,主要包括患者阳性检出率及检验结果准确性,予以х2检验。
2.1对比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
对照组45例患者中,检出阳性13例,阳性检出率是28.9%;研究组50例患者中,检出阳性38例,阳性检出率是76.0%。研究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1.141,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对照组45例患者中,确诊人数为41例,检验准确性是91.1%;研究组50例患者中,确诊人数为35例,检验准确性是70.0%。研究组患者检验准确性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6.597,P<0.05)。
3.1肺结核病理表现
肺结核病理改变主要为渗出性病变、干酪样坏死、增生性病变[4]。在这些病变中,渗出性病变、增生性病变通常是同时存在的。针对渗出性病变来说,其表现主要为肺泡内出现炎性渗出物,在治疗之后,通常产生不同程度的纤维瘢痕组织。针对干酪样坏死而言,其主要属于一种特异性坏死病灶。针对增生性病变而言,其表现主要为结核性肉芽肿,也就是结核结节。在机体感染结核杆菌之后,相应的分泌物就会借助支气管予以传播,进而出现了增生性病变或者局灶性渗出性病变。对于结核性空洞而言,其主要是由干酪样坏死病灶在液化时经支气管排出而形成的。在肺结核治疗之后,经常会在病变部位形成纤维瘢痕组织。然而,倘若支气管堵塞,干酪样坏死病灶液化后将无法排出,此时就会产生包裹性干酪病灶。
3.2肺结核诊断
肺结核是一种全世界范围内的慢性传染疾病,具有非常严重的危害性,极大地威胁了人类的生命健康,所以,必须尽快对此疾病予以确诊,从而给予有效的控制措施与治疗方案。现阶段,肺结核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结核抗体检验、痰涂片检验、影像学检验、PPD试验检验等[5]。该文主要对痰涂片检验与结核抗体检验进行研究分析。
3.3痰涂片检验
痰涂片检验是我国较为常用的一种诊断肺结核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低廉等特点,在临床检验中得到了普遍运用,并且通过痰涂片检验的运用,可以对结核传染源予以明确,对肺结核的传播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痰涂片检验是一种具有较强特异性的诊断方式,但是其检出率较低,经常漏诊,使其在肺外结核诊断中应用价值不高。
在肺结核诊断中应用痰涂片检验时,需要对以下内容予以注意:①痰涂片检验的标本采集工作非常关键。在首次检验中,很多患者不懂得怎样咳痰,经常把口水、唾液等当成痰液标本,进而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所以,在标本采集中,医护人员需要用肉眼或者显微镜对标本予以初步判断,在确保其合格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检验。②在痰涂片检验中,非常容易出现假阴性、假阳性、量化误差等情况,倘若染液中含有结晶、沉渣,就会误诊成结核杆菌;在初次检查后,被染色的杆菌就会褪色,从而非常容易发生假阳性。要想避免出现以上情况,就要不断增强操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加大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对假阳性涂片予以重新染色复检,以此确保检验结果准确。
3.4结核抗体检验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血清学诊断技术成为了一种发展较快的技术,并且应用越来越广泛,血清抗体检验是其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项。血清抗体检验是一种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的检查方式,基本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有效提高了检验准确性。在结核病血清诊断中,特异性抗原检测是前提,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为丰富的抗原库,主要是由蛋白质、脂类、糖类以及其互相结合产生的复合物组成。在肺结核诊断中,可以将血清中结核抗体的检测作为一项重要参考指标。与此同时,在实际检测中,还可以对患者的LAM、16 kDa、38 kDa抗体进行检测,以此诊断患者的感染程度。
3.5该研究结果分析
肺结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6]。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卫生防疫机制的不断完善,与以往相较而言,肺结核发病率相对降低。然而,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肺结核疾病的诊治方法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尽管传统方法可以对患者予以确诊,但是其阳性检出率较低。加之患者发病时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也不统一,导致临床误诊或者漏诊现象较为常见,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目前,痰涂片检验是一种较为常用的临床检测方式。在临床实践应用中,尽管痰涂片检验的准确性较高,但是其阳性检出率较低。该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是28.9%,研究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是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资料[7]的研究结果十分相似,充分验证了上述临床实践结果。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在肺结核诊断中,结核抗体检验得到了普遍应用。现今,随着血清结核抗体检验应用的不断增多,在肺结核诊断中,其阳性检出率要明显大于痰涂片检验的阳性检出率,但是其检验准确性较低,与该文研究结果非常相似。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91.1%,研究组患者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70.0%,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结核抗体检验的临床效果较好,特别是对于痰涂片检验结果为阴性的患者,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误诊率与漏诊率。在临床诊断中,针对部分无法确诊的患者来说,医务人员可以联合这两种方式对患者进行检验,以此充分发挥这两种检验方式的优势,更加准确地体现患者病情,从而给予确诊。
3.6肺结核治疗
现阶段,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的疾病,原发耐药菌感染患者及复发性患者人数日益增多,为了实现结核病的有效控制,在治疗肺结核的时候,必须对以下内容予以注意:①在肺结核治疗中,一定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科学的治疗方案,对于活动性肺结核而言,需坚持早期、规律、适量、联合、全程使用敏感药物。②指导肺结核患者进行合理的休息,并且保证营养供应充足,时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同时强化自控。③在肺结核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且注意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其他合并症,例如:对于老年患者来说,一定要慎重服用砒嗪酰胺片、利福平等药物;对于孕妇患者来说,一定要禁止使用利福平;对于婴幼儿患者来说,一定要禁止使用乙胺丁醇[8]。在肺结核实际临床治疗中,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得到临床医务人员的关注,进而实现肺结核的有效控制,加快患者康复。
综上,在肺结核患者临床检验中,结核抗体检验效果优于痰涂片检验,针对痰涂片检验阴性患者而言,可以显著降低临床误诊率与漏诊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检验方式。
[参考文献]
[1]夏强,傅潺潺,竺祖军,等.结核抗体lgG/lgM检测在肺结核和肺外结核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4,30(10):1052-1056.
[2]何英武.结核抗体蛋白芯片法对老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研究[J].临床误诊误治,2014,27(6):47-49.
[3]蔡波,周保健,潘虹霞,等.斑点免疫渗滤试验检测血清结核分枝杆菌IgG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4):3135-3136.
[4]廖奕.浅谈对肺结核病合并艾滋病患者进行结核抗体和血清CRP检测的临床意义[J].当代医药论丛,2015,11(8):47-48.
[5]肖作汉,孟冈,孙文锦,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TB-IGRA试验检测IFN-γ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 (4):549-550.
[6]杨新婷,郭超,梁清涛,等.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检测对老年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J].中国防痨杂志,2015,37 (7):790-794.
[7]王光让,李婷,刘宇,等.肺结核患者结核抗体与痰涂片检验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6):74-75.
[8]张俊爱,刘淦斌,曾今诚,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浆IL-37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5,31 (4):520-523.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uberculosis Antibody and Sputum Smear Test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ZHANG Li-xiu
The 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 of Baishan City,Baishan,Jilin Province,134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results of tuberculosis antibody and sputum smear test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Methods 95 case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October 2015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test method,namely the control group(n=45)and the study group(n=50).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sputum smear test,the study group were given tuberculosis antibody test,the test results of 2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control group was 28.9%,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76%,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accuracy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91.1%,the accuracy of the study group was 70%,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linical examination,tuberculosis antibody test result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sputum smear test,for the patients with sputum smear negative,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clinical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rate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est.
[Key words]Pulmonary tuberculosis;Tuberculosis antibody;Sputum smear test
收稿日期:(2015-11-13)
[作者简介]张立秀(1973.11-),女,吉林白山人,本科,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工作。
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16.05.108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6)02(b)-0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