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涛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涪阳中学 636784)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实践案例的运用
王 涛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涪阳中学 636784)
信息技术这门课程非常注重实践操作,换而言之就是学生的上级实际操作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和掌握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学生在上机操作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进行操作。而这种操作的方法仅仅通过教师单纯地讲解,是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因此,实践案例的合理运用就显得非常必要了。所以本文旨在分析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合理运用实践案例,从而辅助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实践案例;运用浅谈
信息技术的实践性远远大于理论性,很多知识如果没有实际上级操作的支持,是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的。而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和讲解。但是通过教师单方面的编排缺乏有序性,且教学模式的随意性也使得教学过程的质量大打折扣。因此笔者基于这一问题,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实践案例,以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
由于初中生普遍对于上机操作非常感兴趣,因此积极性比较高。但是存在的问题就是很多学生并没有将上机操作当作学习的过程,相反,学生认为上机操作是一项娱乐活动。尽管学校有意识地减少了机房设备的功能,但是其网页浏览能力和系统自带的游戏却成为了学生主要的娱乐途径,而教师也无法对每一名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使得信息技术课堂变得相对混乱,整体管理松散。
这一问题是我国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且长期存在的问题。由于教师自身意识的疏忽,使得学生虽然能够有上机实践操作的机会,却因为教师灌输式的讲解方式,使得课堂的整体气氛变得单调无趣,学生也会随之失去学习的兴趣。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潜能的挖掘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实践案例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案例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促进教学,为教学工作提供各种便利。而实践案例如何穿插进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育工作者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探究了以下几点教学方式,供相关人士参考。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其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知识的重点并针对性地学习。而这一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换而言之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急于讲解知识会使得学生的态度变得非常怠惰。所以教师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结合实践案例,营造一个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到《制作演示文稿》这一部分时,其中有一个要点在于搜集多媒体素材。此时教师可以设定一个演示文稿的主题,而这个主题要尽量符合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进行引导,让学生自行搜索需要的资料。而因为演示文稿的主题是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因此学生也会更乐于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2]。教师此时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到了相关的知识。
教学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味采取灌输式的教学往往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而教师可以尝试利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作为手段,从而辅助教学。例如可以下达一个任务:对全班同学的期末考试成绩作出统计,并针对实际情况和排名进行总结和评价。这个课题设定非常开放式,既没有规定需要利用什么数据分析软件,也没有规定用什么方式来作出总结分析。而学生在完成这项工作时也充分体现出了开放式的特点:有学生利用word、有学生利用PowerPoint,能力较强的学生使用了Excel统计学软件。而在评价分析方面,有些非常详细,而有些比较概括,其语言表达形式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但是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这种开放性的学习都是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措施,学生的自由发挥空间非常广泛。尽管学生最终采取的方法有所不同,也只是因为短时间内能力的差异所致,其个性化和创新性仍然得到了有效体现[3]。因此也说明了实践案例的重要性和显著作用。
初中生由于所处年龄段的特殊性,比较乐于在人前表现出自身的优势,而竞争教学不仅仅是利用于语文、数学等理论性学科,针对信息技术这种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竞争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安排一项任务:对Excel中的表格进行处理,一名学生利用公式,另一名学生利用函数。教师可以先行进行提问:在对Excel的表格进行处理时,公式和函数哪一种方式的效率更高,速度更快?此时让两名学生开始操作,其余同学也可以进行讨论和分析。而通过这种良性竞争和最终分析,学生也能得出结论,即函数在大多数情况下的效率比较高,但是有些特殊的计算是必须要利用公式才能计算出结果,因此函数具有广泛性,而公式具有灵活性。利用诸如此类的竞争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而学生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得到显著的提升[4]。对于这种探索过程,教师也要给予充分肯定,从而达到鼓励学生的作用,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来说,其重点在于如何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有效率的教学。尽管在现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必然有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发展方向。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践案例的重要性,并将其运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之中,以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1]白珍.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实践案例的运用[J]. 教学与管理,2016,04(14):72-74.
[2]柯方.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J]. 新课程(中学),2014,06(03):156-157.
[3]陈伟尚.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践[J]. 新课程(中学),2014,10(51):20+22.
[4]马仁厚.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角色扮演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2,20(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