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瑶
(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严道第一初级中学 四川 雅安 625200)
怎样上好一堂作文课
王旭瑶
(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严道第一初级中学 四川 雅安 625200)
作文作为语文测试的重要得分项目,在每一次的语文测试中都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在语文教学中怎样上好一堂作文课,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作文课,我想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写作课的教学比较枯燥、单调。怎样让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而又具有吸引力,这一直是我在不断追求和探索的目标。为此,今天我就把我在教学中探究出的上作文课的方法分享出来供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怎样才能让一堂写作课上得既生动有趣,又有吸引力,同时还要让学生学到有用的东西,我认为关键还在于教师在课前应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常言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教师在踏进教室的那一刻就要把课堂当成特别的战场,要上出一堂高质量、高效果的写作课,教师绝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在课堂上应该讲什么,不应该讲什么,教师在课前就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哪些地方是重点,哪些地方是难点,哪些应该说得详尽些,哪些应该一笔带过,决不能马马虎虎,模棱两可。以上这些问题,教师都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而对于学生常常混淆的内容,教师不仅应该深讲,还要讲透,并结合例子加以说明,让学生能举一反三,使学生在生动的范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写作的理论和技巧。即使是对范例的选择,教师也应认真对待,应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让学生过目难忘的范例。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是当下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合作关系,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为师是从。师生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自由讨论关于写作的种种问题,自由向教师提问,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发凡,只有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去钻研钻研写作,以最佳状态投入写作,焕发出写作课独有的活力。正如谚语所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正是告诉我们,不一样的学生对用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教师要放下唯师是从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让他们自由、发散的思考问题,教师要在课堂上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重视写作课氛围的营造。学生听课是否有兴趣,教师教学是否受欢迎,是否被学生所接受,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得如何。站在三尺讲台上,教师如同一个乐队的指挥。指挥得好,乐手们的配合就好,否则就难以想象。要让学生配合得好,首先就要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兴趣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心理基础。而调动学生的兴趣,首先就需要教师营造一个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利用实例,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形式进行比较。通过对比使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从而引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丰富的语言,是一篇优秀作文层次清楚,结构严谨,内容生动的基本条件。如果作文语言不匮乏,写出来的文章会显得枯燥乏味,不生动、不感人,更没有创新意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做到:多背优美词句,多看优秀范文,多写心得体会。只有这样,通过日积月累,学生的作文水平菜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另外,教师也可以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合适的报刊和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要求他们边读边圈点勾划,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后感,真正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最高裁定权,却忽视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实质上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教师把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权交还给学生,这时学生的自觉意识得到高度强化,内在的进取热情已得到激发,学生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激发了其活跃的主体意识,感受班集体内平等、和谐、信赖的自由氛围。我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经常把作业交给学生自检自评,取长补短。学生在评改时,既能感受到老师的信任,也感受到当一回老师的快乐,还把知识又复习了一遍,一举三得。具体做法为:将本次作文评分标准板书在黑板上,先由学生独立评改一篇作文,要求有勾画有旁批有总评有分数并有签名,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补充,目的是多多学习他人的作文写法及评法,最后由各组推荐出一两篇优秀作文或评文,借助实物投影仪师生一起复评,选出最佳作文或评文。这样不仅让学生加深了记忆,也让学生在批改别人作文的时候找出自己写作时的缺点;在欣赏优秀作文时,对优秀作文加以模仿和改造,变成自己的知识。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气氛。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当教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及时调整好你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具体来说,要做到:用微笑面对学生。微笑是人际交流中一种最好的方式,微笑让学生对教师没有惧怕感,课堂气氛温和。如果教师板着脸孔,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让学生感到压抑,学习有紧张感,课堂气氛变得生硬、冷漠,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其次,教师要将学生带入美妙的文学殿堂,最重要的还是要用语文的真正学识去感染学生,使其受到熏陶——教师满腹经纶,才气横溢,授课时,或宏论滔滔,妙语连珠,或精点略评,字字珠玑,让学生如饮甘醇,定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而言,教师的授课语言要有绘声绘色的形象性,表情达意的准确性,辞约意丰的简明性,严密准确的逻辑性,教师用这种语言描景状物,述说人事,说明特征,品味诗文,剖析事理,定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