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韵
(云南省保山市田家炳中学 云南 保山 678000)
初中英语的学习策略
李国韵
(云南省保山市田家炳中学 云南 保山 678000)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外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始开设英语课, 但由于众多原因, 现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还不尽如人意, 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衔接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总结了一年来课题小组对部分中小学衔接情况的调查和研究, 从教与学两方面论述了做好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几点措施和对策。
衔接;学习策略;教学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外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始开设英语课, 社会力量从事的低年龄英语教学也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根据教育部规定: 我国从 2001年开始将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设小学英语。因此, 普及小学英语教学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但由于众多原因, 现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还不尽如人意, 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衔接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此, 笔者在湖北省部分中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和研究。下面, 笔者结合本课题一年来的研究成果, 从教与学两方面谈谈做好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几点措施和对策。
教学起点要根据应届学生小学阶段英语水平来制定, 应是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的。不能定得太低, 否则激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不能盲目拔高。应该根据学生小学英语的水平分班分级教学, 不同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起点和教学容量。在湖北省部分中学初一学生中进行的调查表明: 进入初一后, 学生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教师按照初一教材按部就班地从字母教起, 重复学习使大部分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 逐渐厌倦英语学习。可见, 初一阶段开始分级分班教学是保证初中英语与小学英语教学紧密衔接的一项重要举措。
小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基本贯彻了/ 以学生为主体, 以主体为线索,以活动为中心0的教学模式。每一堂课都有一个操练的主题, 围绕这一主题, 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操练活动。课堂气氛活跃,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入初中后, 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 教师更注重应试。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 要搞好师生关系, 教师在课堂上应做到: ( 1)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做学生的朋友。由于初一学生自我意识增强, 表现为更强烈的自尊。因此, 如果老师用鄙夷的眼神或语言批评出错的学生, 学生会产生挫折感而倍感压抑, 继而降低学习热情。(2) 注意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 因材施教。从小学升入初中, 学生年龄增长了, 个性也加强了, 不同的个性,其学习方法和特点不尽相同。因此,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全盘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 外向性格的学生可以多安排一些表演性质的学习活动,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尽量避免他们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回答问题, 对不同性格的学生也应采取不同的批评和表扬方式, 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愉快高效地学习。
1)预习
预习是提高听课效率, 达到良好学习效果的第一步。预习一般是在接受新知识的头一天进行, 包括预读新课课文、回答有关问题、熟悉生单词、找出难点并做上记号、听录音、模仿跟读等。教师应布置预习任务, 帮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 听课
课本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因此, 学生听课的效率成了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听课时做到: 紧跟各个教学环节, 如复习、引入呈现、练习和巩固等; 集中注意力听懂老师的讲解; 并做好笔记,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如回答问题、对话、角色扮演和复述等。
3) 作业
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督促学生独立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养成根据自己学习中的弱项自觉补充课外作业的习惯。
复习与总结
学过的知识要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要督促学生养成每天复习当日所学, 每周、每月进行单元复习的习惯。在复习的过程中学会总结、整理笔记, 归纳重点和难点,通过归纳分析和对比将所学知识条理化, 系统化,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 应试
学生学习的好坏最终是通过测试成绩反映出来。教师应帮助学生端正应试态度, 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不能为应试而学习。同时也传授一些应试技巧, 帮助学生在测试中发挥出正常水平,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 儿童学习本族语有一种强烈的动力, 因为他只有具备了听说能力, 才能参与社会交际活动; 只有能够读和写, 才能接受并表达更多的自己所需的信息。这种心理需要会使其产生与学习结成一体的综合性动机。然而, 我国的中小学生往往将外语视为工具来学,并产生把外语视作工具来掌握的工具性动机。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一切学习活动。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仅能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提高学习效率; 还能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创造条件。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注意策略、编码策略、信息提取策略。
记忆是指学生对所学过的材料在大脑中的保持。记忆的好坏直接影响信息提取的质量。因此, 提高记忆的效果是学生必须重视的问题。
学生进入初中后, 有些教师认为应该让学生早些接触中考题, 才会提高升学率。因此, 一切教学活动围绕中考方向转, 中考不考口试, 教师在教学中就忽视口语练习, 一味加强应试训练,以致学生渐渐失去了小学时培养的对英语会话和表演的兴趣, 虽然擅长做选择题了, 但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却很差。
小学英语由于开展时间不长, 尚未全面普及, 因此没有引起中学英语教师足够的重视。中学英语教师普遍认为小学英语学习不正规, 师资力量薄弱, 不论学生成绩好坏都必须回炉, 重头学起, 殊不知这样做会严重挫伤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最终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每当新学年开始, 应组织初一年级英语教师到小学听课, 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师的教学风格, 为中学教师在教材内容, 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心理等方面的衔接提供感性认识, 圆满完成小学英语到初中英语教与学的衔接。
[1]陈安福, 张洪泰.教育心理学[ M ].成都: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11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 [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