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方言翻译个案为例
——浅谈方言翻译

2016-02-05 12:57孙英馨1
山西青年 2016年12期

王 超 孙英馨1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32



以方言翻译个案为例
——浅谈方言翻译

王超*孙英馨*1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32

摘要:方言一直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存在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但因其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与标准语存在诸多不同,常常对译者翻译构成极大的挑战。本文从翻译方法和对译法、通用方言翻译法、加注释法等翻译策略两方面介绍方言翻译,以方言翻译个案为例,浅谈方言翻译方法及翻译策略,希望能够给予读者一些帮助,为翻译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学方言翻译;方言翻译方法;方言翻译策略

一、引言

世界上几乎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方言,方言作为一种非标准语,主要是口语上或口头上的区域性或区域性的语言变体,只通行于一个地区。在文学作品中,方言应用历史悠久。提及到英文文学中最早的方言作品,那一定是乔叟(Chaucer)所著的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由此可见,早在15世纪时,国外的方言文学作品就已出现。而谈论到中国最早的方言文学作品,应属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The Book of Songs)。直至今日,文学作品中的方言应用也不曾减少。

由此可见,方言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因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能够更好的营造出地方氛围,增强文章的真实感、鲜明地塑造出人物的形象及性格、增加作品的幽默感或讽刺感等特点,博得诸多作家喜爱,一直被频繁应用于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但对于译者来说,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翻译却最为头疼。英语的方言差异,主要在发音上,在词汇方面差异较少,因使用同样的语言符号,作者与译者在作品沟通及作品呈现过程中,困难较少。而汉语中的方言,不仅有发音的差异,更有文字的不同,许多方言中的话语更是无法转化成文字,这就造成了作者与译者沟通上的困难。中国广袤的疆域造就每个地区各自的地方特色,从而又形成了各自的方言。中国的方言解释起来,颇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普通话与方言之间尚有如此的困难,何况中国方言与外国方言,这两种不同的语系间呢?

二、方言翻译方法

方言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标准语无法比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不可译的。当我们面对文学作品中的方言时,首先,就要先明白其中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的地方色彩。只有真正弄清楚句意,才能在目标语中更好地找到具有等效的谚语或词语。这点就要求译者必须有强大的语言功底,可以在源语言和目标语之间自如切换。例如:小品《不差钱》是典型以东北方言为基础而创作的产物,里面有一句:

演员甲:来来来,我问问你,你们这个酒店,如果要急头白脸吃一顿,得多少钱?

演员丙:咋还吃急眼了呢?

Actor A How much does a meal cost here if we get at it like mad?

Actor B Why so?

“急头白脸”更确切的说是“激头掰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愤怒状

态下表现出的激烈言辞和愤怒表情。而小品《不差钱》中的“急头白脸”指的是彻底、尽情,用东北方言起到一种加强程度的作用。译文译成“like mad”,直接译成像疯子一样,虽然表达出与原作相同的意境,但语气过于强烈。所以,当我们遇见方言文学作品时,一定先要明确语意,尽可能翻译出原作的韵味。

其次,要注意作品的风格、人物说话的语气以及作者使用的语言是否口语化等,在翻译时,也应尽量符合原作的风格,让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意图与风格。例如:马克?吐温所著的《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又译《哈克贝里?芬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中为了体现讽刺效果,作者富有创新地使用了南方方言及黑人口语。

‘Why,yes,dat’s so;I-I’d done forgot it.A harem’s a bo’d’n-house,I reck’n.Mos’ likely dey had rackety times in de nussery.En I reck’n de wives quarrels considable.’

“啊,是的,确有其事。我—我可没有把这个词忘了。我看啊,后宫是一个管吃管住的大房子。在托儿室里,他们准是热闹非反(凡)吧。”

马克?吐温用许多不符合语法规则的词语南方方言,尤其是较为明显音变的黑人口语,以体现南方地区的语言特点。而译者为了表现原作方言的特点,在翻译时运用了汉语的同音异形词,“反—凡”,巧妙的使译文接近了原作,贴近了作者的写作风格,不失原作韵味。

最后,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双关”、“比喻”等。虽说是方言文学,但是也不能视为“土话”文章。在翻译时,也应考虑到文学作品翻译时所需要的特点,尽量做到体现文学性,使得文章更具有耐读性。例如,小品《不差钱》中:

演员乙:我指定:洪湖水,浪打浪,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把我爹拍在沙滩上。

Actor B:The Yangze River like the Hong waters rolls on the on.

Each wave behind higher than the one at the front.

Young people are born to challenge their elders;

I’ll beach my daddy like…like a wrecked old ship.

原文是典型的语义重复的句子,译文为了体现这一点,在第一句话的最后一段采取修饰手法,“rolls on the on ”来体现原作的“浪打浪”。从译文格式上也可以得知,虽然原文只是简短的一句话,译者为了更符合英文习惯,采用了四行为一小节的格式。最后一句“like…like a wrecked old ship”,对译文进行了补译,引发读者联想,进而体现出“一浪更比一

浪强”,年轻人更具活力、朝气的特点。这就是典型的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达到“化境”的效果,使文章更具耐读性。

三、方言翻译策略

(一)方言翻译最常见的翻译策略是对译法,即译者采用目标语中特定的某个区域的方言来翻译

这样不仅能够更好的表达出原作者的意图,又可以给读者亲切感,引起读者共鸣。提及到对译法,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张谷若先生翻译哈代小说《苔丝》时,借用山东方言,以对应原文中苔丝父母大多时候所说的威瑟斯方言。例如:

‘ Oh,no——I wouldn’t have it for the world!’ declared Tess.‘And letting everybody know the reason——such a thing to be ashamed!’

“不能——俺豁着死了,也不那么办!”苔丝骄傲地大声说,“这样的事情要是让别人知道了,还不得把人臊死么?”(张谷若 译)

张谷若先生翻译时所用“俺豁着死了”、“把人臊死”等山东方言,更好的体现了原作非正式文体的语言特点,更加深刻的突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通用方言翻译法

为了能更好的体现其特点,所有的译文都采用某区域的方言来进行翻译,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区域性特点太强。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中国的方言千差万别,造成了中国本国人之间方言理解困难的现象。如果只采用一种方言,虽然体现了原文的写作风格,但很难得到广泛的共识,只能引起所用区域的读者的共鸣,不是明智的做法。所以在翻译方言文学时,不如用一些辨识度较高的词语,如北方方言里的“俺”“咱”,南方方言里的“侬”“阿拉”等,虽然使用起来比较单调,但是辨识度较高,可以更好的让读者理解。

(三)加注释法

就是在译文中加以注释来说明原文的特点以及译文所用的翻译策略,使读者具有知情权,能够更好的理解原文与译作。同时,加注释法也具有一些缺陷,其更多的适合于学习型的读者,让读者可以掌握更多的背景知识与文化,提升自身文学修养。但对于商务型出版翻译,加注释法会产生庞大的内容解释,造成印刷上较多的财务费用,因此并不能被广泛的应用。

四、结语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方言文学翻译方法及翻译策略并不是唯一的,也不仅限于本文所提出的上述方言翻译方法及翻译策略。译者无论采取什么翻译方法及翻译策略,只要能更好地体现翻译中的“信”、“达”、“雅”,能使译文可以更好的表达原文写作风格,体现原作特点,引起读者共鸣,都可视为优秀的翻译作品。翻译本身就是一种变化万千的学问,本文只是以翻译个案为例,为读者提供几种翻译方法作为参考,希望可以对读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J].中国翻译,2003(4).

[2]王艳红.浅谈黑人英语的汉译—从《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三译本比较的视角[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4):53-56.

[3]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4]张怀久,刘崇义.吴地方言小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王超(1991-),女,汉族,吉林白山人,长春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硕士生;孙英馨,女,长春师范大学,教授。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2-00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