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邦斌
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探析
徐邦斌
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工作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紧对全国各县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抓紧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指示精神,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资源管理支撑手段,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是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的一项基础工作。
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生产所必须的和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一个流域或区域的水资源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养活的人口和维系的生态环境是有限的,即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一旦突破水资源承载力的底线,自然环境就会失去自我恢复的能力,将产生不可逆的后果。目前,学术界关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某一地区的水资源在某一具体历史发展阶段下,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为条件,经过合理配置,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撑能力。也就是在一定的流域或区域内,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和技术条件下,其自身的水资源能够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并维系良好生态环境的能力。水资源承载能力是一个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概念,受到自然和社会领域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它既反映了水资源系统满足社会经济系统的程度,又反映了社会经济系统开发水资源系统的能力。
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区域性、有限性、动态性、模糊性等特点。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区域性是指要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和供需平衡情况去分析水资源对区域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支撑能力,水资源承载能力不是一个定值,而是在一定区域内的不同的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组合,不同区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经济发展规模不同,因而其承载能力也不同。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有限性是指在某一具体的发展阶段,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有界的特性,即水资源承载上限。这是因为一定区域内的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受到经济技术水平、生态环境的约束,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有限的。另外,水环境容量也是有限的。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动态性是指水资源承载能力是和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相联系,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方式和手段不同,水资源承载能力也不同。水资源承载能力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受到人口规模、城镇化规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布局、气候和自然条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模糊性是指水资源承载能力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各系统内部的结构因素之间影响以及系统耦合影响的不确定性,以及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决定了水资源承载力具有模糊性。
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工作,核算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承载负荷,科学评价不同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超载问题的根源,有利于根据不同区域水资源条件及其承载能力,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有利于因地制宜地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条件相协调,有利于制定差别化、可操作的管控措施,有利于形成按照水资源承载能力谋划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部气候过渡带,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794亿m3,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均很低,属于缺水地区。受自然和工程条件的影响,淮河流域资源型、水质型和工程型缺水并存,加上水资源与用水要求在空间上不够匹配,使得淮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水资源负荷超载现象普遍,流域内不少地方水资源开发已远远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并引发河道断流、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地面沉降及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当前,淮河流域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开展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摸清各地区水资源承载状况是十分必要的。
1.系统性原则
水资源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它与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在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时,应从整体角度分析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间的联系,从总体角度分析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研究各子系统同关联的性质、联系方式以及联系紧密程度。
2.动态性原则
由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构成要素是动态的,在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时,应研究水量和水质的动态变化以及人口、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探求其动态变化规律,从而得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动态变化规律。
3.主导性原则
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时,应根据评价区域的特点加以分析研究,明确影响该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主导因素,抓住主要矛盾,探求该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
4.可持续性原则
水资源是有限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在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时,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按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保护目标的要求,综合考虑水资源对区域人口、资源、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支撑能力。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是基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定义,按照一定的评价原则,采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对流域或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承载状况进行科学评价的行为过程。依据水利部有关通知要求和《建立全国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技术大纲》,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的基本思路如下:
根据淮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淮河流域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分解方案、淮河流域主要跨省河流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淮河流域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等已有成果,以流域主要河流水系和省级行政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要求为控制,在分解协调县域水资源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核算淮河流域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基线。
根据流域内各级统计年鉴、水利统计年鉴、水资源公报、水利普查成果、水中长期供求规划成果等有关资料,分析现状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压力,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核算淮河流域现状水资源承载负荷。
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现状承载负荷,开展淮河流域县域现状水资源承载状况评价,分别划定超载区、临界超载区、不超载区的范围,分析超载原因,研究提出水资源管控措施建议。
1.开展跨流域调水,优化水资源配置
淮河流域各地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均存在较大差异,应结合淮河流域各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承载状况,从水资源需求和供给等各方面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跨流域调水是实现地区间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在处理好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和跨流域调水的关系,开展跨流域调水,缓解区域水资源不足。根据各区域的水资源超采程度,合理确定调水规模。根据淮河流域不同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和水资源承载力差异,结合现有的水利工程体系情况,进一步优化淮河流域四纵一横多点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四纵指以通榆河为主干的沿海引江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引江济淮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横即淮河干流沿线水资源配置工程;多点即众多的沿江、沿黄引江引黄工程点和流域内多点蓄水工程及控制工程。
2.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强化节水技术改造
节水是有效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根本措施。首先,要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将用水定额管理作为提高用水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手段,作为节水评价考核的重要依据,鼓励企业内部按照先进用水定额进行考核管理。要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建设和高耗水服务业发展,遏制农业粗放用水。其次,要积极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对节水的作用。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大力发展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大力推进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发展循环用水、串联用水、系统用水,推广节水工艺,提高节水水平,鼓励企业“零排放”;加大城市生活节水工作力度,开展节水示范工作,大力推广使用生活节水器具。
3.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
以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为依据,对高耗水行业作出限制而给予低耗水行业支持。从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层面看,必须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把有限的水资源用于经济效益较高的生产项目上。在工业结构调整中,应当坚持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工业结构空间布局调整同步实施,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低耗水产业。对耗水较大的建设项目应充分考虑与当地水资源及可供水量的协调关系,谨慎发展。坚决关、停、并、转高耗水、高污染、低效益的工业项目。大力推进工业集群建设,提高工业生产集中度,提高工业用水循环效率,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农业灌溉面积在控制总面积基础不变的基础上,压缩高耗水作物种植比列,扩大节水灌溉面积。
4.加快再生水、海水等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
海水利用是缓解淮河流域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经。在淮河流域沿海地区,应确立以海水作为替代淡水资源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加快制订有利于海水利用的沿海地区水资源发展战略。结合淮河流域沿海地区海水利用现状,制订淮河流域沿海地区海水利用专项规划,将海水利用和苦咸水利用纳入当地水资源配置体系和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把海水淡化工程纳入水资源配置体系建设,保障沿海地区城市工业用水供水安全。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及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结合淮河流域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行情况,因地制宜的规划和建设再生水利用工程及相关配套管网。流域内各级政府要把城市污水处理厂及再生水利用工程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建设和完善城市给排水管网,要将污水回用相关工程建设纳入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对于规划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及再生水利用工程要加快建设步伐,同时加强配套管网的建设■
(作者单位: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23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