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四湖流域水资源管理研究

2016-02-05 07:12耿雪飞刘家旭
治淮 2016年11期
关键词:南四湖流域水资源

耿雪飞 刘家旭

南四湖流域水资源管理研究

耿雪飞 刘家旭

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污染是人类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对水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管理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实行水资源的流域管理是许多国家经过长期摸索而最终采取的科学管理方式,并成为普遍趋势。自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从实际出发,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流域治理经验,颇有成效,其中以南四湖为代表的流域管理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有了显著的提高。

南四湖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热同季,雨量集中。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湖面与周围陆地相比,温度略高,积温较多,无霜期较长,相对湿度和风力较大,降水和辐射量略小,为较典型的湖区气候。南四湖湖内年平均年降水量700毫米,南部多于北部,沿湖陆地多于湖内。湖区水面蒸发量为898.7毫米,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123.8毫米,折合年水量为1.57亿立方米。

一、治理经验与借鉴意义

淮河治理是新中国成立后对五大江河所实施的第一个全面治理项目,受国务院重视,规划与条例先行。几十年来,随着流域的科学化管理,水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合理的利用,为流域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淮河流域的管理经验对南四湖流域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实际出发,科学运用管理方法

为攻克南四湖流域的治污难题,南四湖从发展中地区出发,针对高污染、高耗水和生态破坏三类突出问题,在管理中实行了“污染治理、循环利用、生态保护”有机结合的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战略。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南四湖主要水质指标基本达到地表3类水达标,生态系统健康指数为75,湖区自然环境独特、生物资源多样,有各种植物195种,其中杨、柳、泡桐等48种,芦苇、簏草等水生植物147种,国家级保护植物5种,在《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中受保护的有30种。这些数据正说明了在南四湖流域内的污染治理和水量调控颇有成效。目前,南四湖的治污策略已经上升为山东省政府治污策略,在省辖区各大流域治污工作中广泛应用。

2.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以来,国家坚持把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积极构建环保工作大格局,充分调动法律法规、市场机制、科技支撑、行政监督、环境文化五种因素构建了科学的流域内管理体系,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历史阶段,逐渐走出了一条与发达国家不尽相同的流域管理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南四湖流域内有台儿庄、韩庄、蔺家坝、二级坝四个南水北调泵站,南四湖水资源控制及截污导流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运用有效的缓解了山东胶东半岛、天津的水资源短缺及水质污染的难题。

3.流域内经济结构的调整

2000年以来,南四湖流域内经济发展保持增长趋势,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不断提高,一、二产业相应出现下降趋势,工业生产杜绝污染物的超标,努力在能源开发、节能技术、清洁技术上取得突破,逐步建立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

二、南四湖流域发展过程出现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来南四湖流域的管理工作颇有成效,但是水资源的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庞大的工程,在流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也甚为艰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系众多,产权不明

南四湖流域属淮河流域,跨山东、江苏、河南、安徽4省38县(市),总流域面积3.17万平方千米,入湖河流有50多条,呈辐聚状集中于湖。在洪涝水蓄洪安排、水资源分配利用以及工程实施方面,处于各省的利益、产权不明,导致了多方诉求共同存在,往往会矛盾重重,意见不一,使得流域管理决策很难尽快实施,影响了科学治理的进度。

2.水资源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水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体制相对落后,目前还没有一套成熟的体制来保障环境管理的有效运转,因此在管理上多出现条块化、模糊化的权力分配与统一管理问题。产权不清,在管理上相互推诿,这是南四湖流域治理中面临的一大关键性难题。

3.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和水利工程建设欠缺

南四湖流域位于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降水量的年内和年际变化量都很大,导致水资源的时空分配不均,人口、耕地与水资源不匹配。此外,南四湖流域水利设施大部分建设于20世纪70年代,存在老化、年久失修的问题,影响了现有水利工程正常使用和水量的合理调配,并且加上淮河流域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需求的上升,在经济发展面前,供水能力将更加不足。

三、解决对策与科学化管理

1.优化配置南四湖流域水资源

针对南四湖流域存在的水资源总量不足,水旱灾害频繁发生,水污染严重以及水资源配置和调度尚不完善等问题,可通过可行的途径优化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格局,做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全面节约、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可从“优先开发利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两个维度出发,一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提高农作物的灌溉率,减少工业污染物的排放;二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减轻面源污染,结合南水北调工程提高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并通过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跨流域调水,缓解资源型缺水矛盾。

2.完善相关机制,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实行南四湖水资源的科学化管理,必须以统一、权威、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法律制度作为保障,逐步消除流域管理部门的各自为政,使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统一管理落到实处。可从“强化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三个方面,协调管理南四湖水的各种关系,最终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南四湖流域的管理与运行,提高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加强流域水污染防治

南四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控制,防治结合”的方针,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区域内污染物的排放。优化流域内产业结构,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对污染严重的“十五小”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和“关、停、禁、改、转”,清洁生产;在污染水的治理层面,选用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生物化学法等对污水进行处理,加一步加大治污科研力度,降低治污成本,促进水资源的科学化循环利用。

4.提高公众节水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南四湖流域地区人口众多,生产生活用水量需求较大,因此在区域内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势在必行。可从“提高公民节水意识、建立节水型经济结构、形成节水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三个方面入手,形成社会总动员,保护节约水资源,立足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目标,在南四湖流域内全面推行循环经济和节水农业,为南四湖流域的生产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结语

南四湖流域天然径流量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明显,随着平原地区降水量的减少会经常出现断流现象,丘陵地区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也有可能中断径流。南四湖流域水资源处于过度开发状态,气候条件变化、人类剧烈活动和年内径流量分布不均衡又极大影响了河道径流特别是生态径流,要在进一步优化配置、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同时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水资源,提高南四湖流域水生态保护能力,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作者单位:南四湖局蔺家坝水利枢纽管理局221100)

猜你喜欢
南四湖流域水资源
压油沟小流域
水资源(部级优课)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沙颍河流域管理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南四湖自然保护区水禽栖息环境再研究
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南四湖湖西大堤加固工程(山东实施段)暨南四湖二级坝闸下西段股河上段剩余工程通过竣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