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
(辽宁歌舞团,辽宁 沈阳 110000)
舞蹈是属于表现思想情感的艺术,其情感表达通过一定的人体形态、表情和乐曲得以实现。这一过程是经人的大脑形象思维方式并伴随人的情感体验完成的。
从生理上划分,人类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分别处在人的大脑左、右区,并有着不同分工和相互联系。左脑主要以语言、阅读理解、计算等活动占优势,其特点是将复杂的事物分解为要素并进行条理化,即逻辑思维能力;而右脑则以形象感知、时空概念、欣赏艺术、调动情绪情感等活动为主,其特征是从整体把握事物规律,即形象思维能力。舞蹈活动是一种形象思维,舞蹈过程刺激右脑,也能启发右脑利用以往的知识经验来促进左脑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舞蹈还有融诗、画、音乐于一身的特点,人无论是欣赏或参与其中,都能凭借自身的感知觉、想象、情感及思维等,引起精神上的高度兴奋,特别是右脑,各种活动的形象反映脑海之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并不断扩大延伸。这种从点到线,线到面的想象,便是人们置身这种活动时创造性思维,这样思维过程可以提高人的想象力,促进思维的敏捷度。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高速期,利用舞蹈教育手段会使学生的大脑得以充分开发,这对于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完善知识结构是极为有利和必要的。
舞蹈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同其他艺术一样都具有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特征。通过舞蹈作品所歌颂的真、善、美与所揭露鞭挞的假、恶、丑,在舞蹈者与观赏者的情感世界激起强烈共鸣,达到陶冶人们情操、净化人们思想、提高人们审美情操和审美水平之目的。这种审美教育不是靠硬性灌输或强迫接受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人体动态所塑造的一系列优美形象,表现生活的美的属性及人们生活美丑属性的审美意识,从而使观赏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来实现的。如传统芭蕾《天鹅湖》、《睡美人》以优美舞蹈造型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我国早期的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还以鲜明的人物形象、典型的民族风格、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旋律,深刻提示了我国人民同黑暗势力进行英勇斗争求得自由解放的精神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给人以奋斗的力量和启示。
舞蹈是形体的艺术,对于大学生形和精神气质的塑造是其他艺术学科所不能比拟的。面对目前各大高校舞蹈素质课程发展的不均衡状况,笔者认为,首要原因在于高校,特别是高校领导层对于舞蹈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一是很多学校认为高校开设舞蹈实践课程,采用舞蹈欣赏的形式即可,这种思想削弱了舞蹈实践课程开设的动力。二是包括高校领导者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舞蹈就是“歌伴舞”。这里就涉及到对舞蹈实践的正确认识问题。由于受到当前一些歌伴舞艺术形式的影响,包括高校领导者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舞蹈就是“歌伴舞”,没有音乐就没有舞蹈,在一些艺术活动中,舞蹈也是音乐服务的,这无疑缩小了舞蹈艺术形式的范围。三是传统的错误观念认为,凡是带有身体律动的都是舞蹈,甚至连广播体操等本身就是舞蹈实践。对于舞蹈艺术的本质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普及舞蹈教学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这无疑是一种粗浅和错误的认识。这种在源头上不重视,也直接影响了这所学校的舞蹈普及水平。
目前,大部分普通高校都没有建立舞蹈素质课程专门化的管理机构,调查发现,舞蹈素质课程的管理机构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校团委代管。校团委作为学校的党群机构,主要围绕学习党政工作大局开展工作的。虽然校团委也经常开展一些艺术活动,有些甚至涉及舞蹈实践培训和展演等,但是,这些都是以有效实现学校党政管理目标为指归的,并不是以学科建构和课程建设为目的的,舞蹈素质课是教学活动,绝不仅仅局限在具体的舞蹈娱乐活动层次。二是依附于某专业性教学院系的艺术教研室。这些教研室一般负责包含舞蹈公共实践课程在内的全校所有艺术教育教学工作。但由于专业性院系往往只注重于专业教学,忽视舞蹈实践教学这一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另外,艺术教研室作为专业院系的下属部门,其行政级别太低,不能有效地影响学校的行政决策,与其他院系在教学管理方面也不能形成平等的沟通协调机制,所动用的学校财务资源也很有限。这些都制约了舞蹈公共实践课程的发展。
普通高校普及舞蹈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和切实可行。目前在校大学生是最主要、最庞大的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正是获得知识的最佳时期,社会活动相对较少,受教育实践和精力相对集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大学时间,学习舞蹈素质课,来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陶冶高尚情操,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