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者的困惑:教育与养老

2016-02-05 01:29
新传奇 2016年18期
关键词:李霞燕郊打工者



打工者的困惑:教育与养老

外来打工者入城多年,一直面临着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个是子女的上学教育问题,一个则是养老难题。那么,他们在面对这两道“选择题”时究竟有什么困惑?

打工子弟的教育“选择题”

近日,北京市教委正式发布2016年义务教育入学政策,表示今年北京市小学入学政策相对稳定,对于非京籍学生义务教育仍然坚持以往的政策不变,促进非户籍学生教育与城市能力匹配的原则,确保每个符合条件的孩子享受到有质量的义务教育。

不过,由于资源和人口的双重压力,北京的教育状况较为紧张,让每一位流动人口子女都能在此接受长期稳定的教育有不小的难度。在京打工者也根据自己的情况,为下一代做出不同的选择。

“在老家,我买了学区房”。

“最近一想这个事情就头疼。”北京市西城区新民市场的鸡蛋销售摊主李霞算是这个市场里对教育重视的父母,她的愁眉不展,不是鸡蛋生意不好做,而是因为女儿的上学问题。

女儿在北京读了小学,但是为了高考,恐怕要暂时离开北京了,她可能也要跟着回去。

来自河北邯郸大名县的李霞在大儿子1岁时就跟着丈夫来北京闯荡,到现在已经15年了。“我家闺女在鸦儿小学今年已经五年级了,现在着急要把她送回去,是怕回去晚了。”李霞告诉记者,因为女儿不可能在北京参加高考,回老家是迟早的事。加上北京和河北老家的教材不一样,回家晚就会耽误孩子。

鼓楼西大街附近一套18平方米的平房是一家5口租住的地方,李霞说屋子里都是上下铺,女儿再大一点,房子就住不下了。但她却告诉记者:“别看在这边的环境差,我在老家为女儿买了学区房。”她比划着和记者说,不管怎样,一定要让孩子尽可能上好学校。

“读不好书,就帮家里干活”。

“因为很多证件准备不齐,我家闺女没能顺利入学。”聊到孩子上学的话题,一个摊位之隔的河南人魏强说。

魏强告诉记者,孩子回老家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住,但自己回去又养不起一家老小。在他看来,孩子读书暂时还没有挣钱重要。

“你看,现在玉米六七毛一斤、麦子八毛一斤、一亩地一年到头才收入140元,回去靠种地吃饭都吃不上。家里工作少,我们这样的回去干苦力挣的也就是在这的一半。孩子读书不好,不读也就算了,就帮家里干活也挺好的。”魏强说。

“寄读燕郊,已算重视教育”。

刁欣在北京一家幼儿园工作,妈妈对她教育的重视,让她有了今天的生活。

2007年,因为妈妈要帮在北京打拼的舅舅做财务,在张家口十六中读初二的刁欣不得不转学,就读于燕郊九中。她说:“那会我家住在通州,当时特别想不通偏偏家门口就有个通州四中为什么母亲不让自己上,非得把自己送到燕郊去寄宿。”

直到长大了,才慢慢明白其中的无奈。她告诉记者,自己认识一位一直在北京读书,最后因为没有户口,被迫挂靠在她们学校高考的同学。因为教材和考试形式的区别,最终只读了北京的一所职业技术学校。

她告诉记者,在燕郊有许多像她一样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父母都是在北京工作的流动人口。“能把孩子送燕郊就读的,还都算是这个群体里对教育相对重视的家庭。”她说。

高龄打工者的养老之困

上世纪90年代,一批批农民工进入工厂,走进城市,他们曾是第一代外来务工者,曾经心怀留在城市的梦想。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年龄在55到70岁之间)已经老去,可能还没攒够养老钱,却不得不面对新的困境。没有技术,力气也不如年轻人,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转型,他们的“老有所依”该如何实现?

想干重活,身体已“力不从心”。

60多岁的韩师傅,老家在河南农村。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就来到北京开始了打工生涯,年轻时,他做过装修木工等工作。前几年,由于年龄太大,身体吃不消,他才开始干起环卫工人这份工作。对于目前的境况,韩师傅并没有太多抱怨。在他看来,到他这个年龄,只要能挣钱就已经很不错了。“我也想干挣得多的活,可是人老了没人愿意要。”

五十几岁的张女士,从河北老家来到北京,期待能有一份补贴家用的工作,十多天过去了目前仍然没有接到工作的橄榄枝。“希望找一个管吃管住的,工资一月挣个两三千就行了。找保洁、保姆这样的活儿也找不着,他们嫌我年龄大了。”

目前,一些高龄农民工主要以打零工为主,年龄太大了,考虑身体等因素,企业有很多顾虑。

养老保险,想说爱你不容易。

今年四十多岁的侯文荣(化名)已经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然而,20多年的时光,她习惯了北京的生活,却还是觉得自己是游离于北京之外的外乡人。

“我不是一个喜欢折腾的人,就希望安安稳稳的生活。”侯文荣说。但生活的现实,让这位山东女性不得不经常操心未来的日子怎么过。

侯文荣1999年进入一家私企公司,2009年才上保险。之后因为生病治疗,她有段时间不能上班,交纳也就断了。没办法,为长远计,也得益于家人在中石化上班,侯文荣在一次中石化的招工中,被招聘到中石化的一个加油站做会计,同时还一直在原来的公司上班,这样实际上她在做兼职。在自己补交了几个月的资金后,侯文荣的养老保险顺利转接上了。

侯文荣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再应聘后来加油站这份工作,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五险一金这个问题。因为,随着年龄渐大,已不得不考虑养老的现实问题。

回乡养老,路有点漫长。

来自河北的老褚今年其实也就四十多岁,他在农村老家有新农合,以前的政策是等到60岁以后每个月会有55元的补助。老褚表示:“也许将来会更多一些。”“等我们老了,肯定都得回农村。”他说,那里才是他们的家,现在在外就是为了挣钱养家。说起自己的老年生活,老褚觉得似乎还不在考虑之内:“到时候再说吧。”

河北省钻石公益基金会执行长张天潘认为,这些高龄务工者回到农村仍面临一些问题:在城市生活很久再回到农村,将面临是否适应生活、会不会有挫败感、是否能顺利地融入到农村的生活当中?没有养老金的他们,已经十几或者二十多年不再从事农村的田间劳动,所以也会面临着实际生活中重操旧业有心无力的状况。

2015年,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70元,27个省份、2500多个县级政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截至2015年底,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0472万人,其中60岁以上领取养老金人数达到14800万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人社部将引导广大城乡居民多缴费,早参保。然而,即使增长幅度加大,如果靠这些,农民工的回乡养老之路似乎也很漫长,走起来并不容易。

猜你喜欢
李霞燕郊打工者
“无主”打工者受伤谁担责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燕郊分行
Mr. “Cool”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燕郊分行
冬瓜谣
燕郊:急剧膨胀的大城小镇
靠违法手段获利的打工者没有生存空间
调控之后,再探燕郊
快乐神奇的魔术之旅
到底答应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