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剑琴
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研究
骆剑琴*
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由于我国教育水平的逐步提升,在思政教育方面尤其看重,促使新媒体教育条件逐步提升。我国逐渐扩大了构建高校思政部门的范围,进而新媒体教育也获得了大范围的利用。可是如果在利用新媒体教育时,不注重思政教育方法的监管和完善,会削弱新媒体教育的有效作用,不能获得预计效果,就新媒体教育而言,不但会产生较大损失,还会因为其不正确运用,也会使思政教育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注重新媒体教育的掌控和监管,确保新媒体教育利用到管理工作中的效率得到提高。
新媒体;高校思政;思政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计算机的出现,并使其变成广大公众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从而促使新媒体得到较多公众的了解以及利用,全新的网络教学和交流逐步代替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育行业被新媒体快速占领,和大多学生的基本生活联系在一起,并且对学生的思维起到有利作用,使得学生重新认识了教育与教学。高校思政教育同样受到了新媒体发展的影响,在当前的形式中,高校如何科学地使用新媒体工具,与不断改变的新媒体环境紧密联系,变成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1]。
(一)高校思政部门新媒体教育手段的管理涣散
对于高校思政部门的思政教育而言,其监察技术的管理运用,应该要提升至财务管理的领域当中,提升监察技术的管理运用的手段,需贯彻至各个环节当中,采用发展营销监察管理体制,进行推动高校思政部门在思政教育中的发展,取得公平且高效。可是目前的高校思政部门新媒体教育技术的管理运用的作用比较低,对于部门当中全部的监察管理人员和工作水平达不到完全的把握,从而也致使高效思政部门在思政教育中的成效与进步遭受不良的影响,出现这种情形主要是因为高效思政部门在思政教育中对于监察方法的管理运用的实际执行力度不够,且认知存在较大的缺陷,从而致使高效思政部门新媒体教育技术的管理运用手段较为缺乏,以及营销管理的成效较为低下。
(二)思政教育当中对于监察手段的运用存在缺陷
高校思政部门在思政教育当中,经过把握和明晰监察技术的管理运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思政部门在思政教育当中全部工作的把控,但因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较为缺乏,对于监察技术管理运用的认知存在缺陷,从而致使监察技术的管理运用比较欠缺,高校思政部门在思政教育中管理运用的成效性也遭到较大程度的负面影响,而实行合理与高效的监察技术管理,可以协助高校思政部门在思政教育中对于本身的实际状况进行较好的把握,从而准确的制定出后续的计划。但是存在较多缺陷的监察技术管理运用,会致使本身的思政教育工作进程的预估出现错误,从而在决议计划时出现无目的性的进行选择。所以要想增强高校思政部门思政教育发展的工作就必须要提升对于监察技术的管理运用的把控,并且提高重视的程度。
(一)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
当今的新媒体环境需求教学人员具有较高的新媒体认识,以及具备精湛的新媒体技术,并且能够熟练且有效的运用新媒体技术,全面落实在高校思政教育领域。据此而言,高校必须要增强新媒体设备创建的力度,建立起一个专属的相关平台,从而促进新媒体观念得到较好的传递和宣扬。并且具体的探析新媒体应用在教育中的优点和缺点,再完整的展露出新媒体的优处去填补高效思政教育中的缺陷,进而强盛高效思政教育水平。
(二)填补高效学生对于新媒体认识水平
新媒体环境为学生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思想信息,但是学生的认识程度不足时,会导致其政治观念受到歪曲,并且视听也会错乱且模糊起来。在此阶段中,思政教学者应该要注重学生对于新媒体的认识程度,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从而选取对于自身有利的新媒体信息,促进学生思政情愫的良好培育。
(三)改善思政教育管理制度
学生的思想随着新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而愈加多重化,并且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也将面对较大的挑战。因此更加需要整体师生的协同奋力,完善好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而怎样运用新媒体手段去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率,已逐渐变成高校教育人员需要竭力探索与解决的重要问题。另外思政教育工作能够有序展开的主要因素是思政教育管理制度的完善,因此务必要建立起合理且有效的思政教育管理制度,才能够保障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的推动下,高校思政教育促进获得了机会也面对着很多的挑战。在新媒体的环境中,全面利用新媒体技术的有点,改进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处理因为新媒体技术所出现的挑战是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所以,高校一定要全力建立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全新方法,进而保证高校思政工作的不断进步[2]。
[1]郑晴,杨芳,胡是.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研究[J].中国报业,2013,07(07):111-112.
[2]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06(06):64-66.
骆剑琴(1974-),女,贵州遵义人,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006-0049-(2016)20-01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