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朗
尽管不少国家期待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展示出更加强硬的姿态,但只有直接受影响的国家愿意提供支持,且仅是口头上的
东亚地区正在上演一场史无前例的国际关系实验。从未有过如此多的国家与一个大国(中国)发生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而同时又期待另一个大国(美国)给予它们最终的安全保证。目前为止,这场实验似乎已经获得极大的成功。40年来,美国不仅维护了世界和平,而且还推动了亚洲大陆经济蓬勃发展。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国。然而现在该秩序正在动摇,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妨碍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天然区位优势,这使得中国感到恼怒愤懑。在2016年这种紧张局面或将日益严峻,亚洲其他国家将面临更加棘手的问题。
2015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时,两国在一系列问题上存在分歧:例如互联网安全和太空军事化等新问题。和以往一样,此次访问在一些合作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气候变化方面。但这两个大国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进行角逐,而亚洲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区域。出于以下三个原因,预计在2016年此趋势将愈演愈烈。
首先,中美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必将日益恶化。经过两年的大规模建设,中国大陆已在争议海域建立人工岛礁,争议海域涉及台湾地区、菲律宾或越南(有时同时涉及这些国家和地区)。美国没有就该海域的主权问题进行表态,但它认为,国际海洋法并不赋予相关国家针对其在海洋上建造的人工建筑物主张“领海”的权利——即自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界限。美国试图通过派出军舰、军机进入相关海域来主张“航行自由”的权利。而中国将此视为挑衅。
其次,中国将增加在这些海域的行动,其中有些也许带有更明显的军事意图,如建造军事基地,或者如2013年在东海那样划设防空识别区等。美国本轮选举周期将助长这些活动。这似乎能够得出奥巴马政府软弱的结论。现任政府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剩余的几个月时间,把危机分散到别处以助于新一届总统大选。美国卷入该海域军事对峙的可能性甚小,但中国和邻国——例如越南——发生冲突的风险仍使该区域及美国的决策者们感到担忧。
第三个原因在于,中国发出更多声音反对美国构建双边同盟体系,该体系包括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韩国、泰国,被美国视为该地区安全体系的基础。而中国认为该体系是冷战时代的产物,例如美国对台湾地区的支持,1月举行的台湾选举或使中美两国之间的战略紧张态势升温。
由于中国对现有秩序发起挑战,亚洲中小国家将愈发难以同时维系与中美两国的友好关系。它们强调不想选边站,而且目前为止也无需选择。因此,尽管不少国家期待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展示出更加强硬的姿态,但只有直接受影响的国家愿意提供支持,且仅是口头上的。
然而,亚洲国家将越来越需要做出选择。出于安全考虑它们不得不有所行动,例如新加坡同意美国战舰进驻、菲律宾对美军的反对声音日渐消弱。
它们在经济事务上同样需要站队。甚至美国坚定的盟友都忽略它的反对,成为亚投行的创始股东,该机构将于2016年二季度开启项目运作。同在2016年,两个地区性贸易协定将最终敲定。美国主导的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于2015年10月签署,但2016年的启动将面临挑战。奥巴马已明确声明,此举乃终止中国为太平洋地区经济“书写规则”的一次尝试。中国未参与该协定,而是试图与15个亚洲其他国家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尽管中国要达成2016年完成谈判的目标很艰难。
理论上,这两个协定有其互补性,一些国家,如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同时参与了这两个协议。但在经济和外交倾向上两个体系趋于平行:旧体系中,美国扮演主导角色;新体系中,美国缺席而中国上位。这是一个令人警醒的趋势,且在2016年会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