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扬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中奥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适应性教育的探究*
周 扬*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中奥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新型办学模式,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服务国家意志、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的过程必须重视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跨文化适应性的教育。跨文化教育研究的目在于结合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融入不同文化所带来的冲击。该研究视角有利于实现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本土化,从而更好地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和开发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适应性教育;必要性
随着上世纪80年代的教育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的教育、学术交流日益频繁,许多发展中国家逐步开始通过借鉴和引进国外教育资源的方式来提高自身教育质量。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应运而生并迅速壮大。中外合作办学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不同文化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差异和矛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和来自各个方面的质疑。于是,以跨文化适应性教育为实践理论基础,为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出了新的运行模式。
20世纪50年代,欧美教育发达国家通过向其它发展中国家提供“国际教育援助”。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全球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全球高校已经将教育国际化作为未来的发展目标。世界贸易组织曾在《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提出,教育为12个核心服务贸易领域之一,将对全球教育服务的基本模式进行规划。1986年9月,我国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预示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入历史的新篇章[1-2]。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国教育机构同外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3]。所谓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主要指中国高等教育机构与外国高等教育机构以不设立教育机构的方式,在专业、课程、学科、学历等方面合作开展的教学活动,是当前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4]。
跨文化适应性教育(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Education),根据个人或群体在教育环境变换过程中,面对陌生的教育环境带来的无形压力,不断地去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调整和改变,帮助学生学习而至适应新的教育环境的过程[5]。跨文化适应性教育包括心理适应性教育和文化适应性教育两个方面。其中,心理适应性教育指帮助学生在生活环境及文化环境过渡过程中,提高学生个人心理健康程度和对于周边环境的满意程度;文化适应性教育指帮助学生在新的文化环境中更好地进行交流、沟通,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同时其更加强调与新环境的互动过程[6-7]。
跨文化适应性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加强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从而在不同文化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实现文化共荣。同时,跨文化适应性教育也是促进国际沟通、减少文化冲突、促进世界和平、创建多元化社会的有效方式之一。目前,我国的跨文化适应性教育事业尚处于初级阶段,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在实践方面,跨文化适应性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甚至很多高等教育工作者没有意识到其在国际化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经过近40年的探索与研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已逐渐走上依法办学、规范管理的发展道路。中外合作项目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高素质的国际型人才、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8]。因此,中外合作项目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跨文化能力和国际视野,服务国家和民族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合作项目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文化导向、文化辨识、文化选择及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和进行相关的引导,进而减少因文化差异或文化观念不同等因素导致的学习效果及学习兴趣的下降。国外研究已表明跨文化适应性教育的失败很可能使学生遭受学业上的失败,导致退学或延期毕业,有的甚至会导致心理和生理上的问题或者行为异常,导致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9-10]。因此,跨文化适应性教育的过程,需要管理者探索中外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管理、评价的异同,深入研究其处理跨文化适应性教育问题的策略和挑战,以团体访谈、学习日志、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材料的收集。这一举措,是改善教育质量、提高合作办学整体水平、保证合作办学项目的平稳进行和促进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举措[11]。
教育国际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学生跨文化适应性显得极为重要,它对学生的心智发展存在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我们应该重视且有目的的去对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性进行培养、不断探索出一套符合自身办学特点的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体系,以保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良好运行。同时,借助项目的研究成果,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推动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学生管理体系和实践途径。
[1]程斌,程宜康.2000年以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综述[J].学术论坛,2007(2):196-199.
[2]邓琪,许骏.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教育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140-144.
[3]中华人们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G].教育法法规条例汇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督工作信息平台.经审批和复核的机构及项目名单[EB/OL].http:/ /www.crs.jsj.edu.cn/index.php /default /index /sort /1006,2013-03-28.
[5]John W.Berry,Poortinga,Y.H.Segall,M.H.&Dasen P.R.Cross-Cultur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nd ed.)[M].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6]Zheng Xuantong,Yang Jinglan.A Case Study on Acculturation among Overseas Students at ECUST(A).第十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C).2013.
[7]Berry,J.W.(1980).Acculturation as Varieties of Adaptation[A].In A.M.Padilla(Ed.),Acculturation:Theory,Models and some New Findings[C].Washington,DC:West View,9-25.
[8]谭瑜.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9]Hammer,M,“Behavioral Dimensions of Intercultural Effectiveness: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vol.11,no.1(1987):65-68.
[10]Antonovsky,A,Health stress and Coping,San Fracisco,CA:Jossey-Bass,1979.
[11]朱国辉.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海南省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海南高校中外合作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性的探究”(Hnjg2016-47)研究成果。
周扬(1987-),男,海南琼海人,硕士,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中奥学院团委学工办负责人,课程负责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市场营销、酒店市场营销及旅游电子商务。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