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姗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四大规律探究*
邓 姗*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必然有一定的规律,即满足大众需要是其理论接受的基本动力规律、理论传播者和大众双向互动规律、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渗透影响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和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相结合规律等,对这些规律内容的提炼具有重要价值。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规律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以及这一过程运动变化的基本秩序和必然趋势。对这些规律进行提炼,将有助于提高大众化活动的实际效果。
人民大众的需要是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认同,进而接受理论内容的基本动力。“需要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是人类个体和整个人类发展的原动力。”①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以了解和满足大众的需要作为价值诉求和实践旨归,才能被大众认同,进而实现理论的内化及外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能够被人们认同进而接受,归根到底取决于理论内容是否能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须满足大众的物质需要。理论在近现代中国社会的传播与发展,始终离不开对大众物质利益需要的关照与解决,只有以关注群众生存和发展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在理论层面引导人民大众协调各种物质利益矛盾,在实践层面积极满足大众的物质需要,大众才会真正认同和支持理论内容。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在人们基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一定的精神需要便会应运而生。精神需要是指人自由发挥创造才能的需要、享用文化成果的需要、以及人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心理层面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社会的传播也是不断关照和回应人民群众精神需要的过程。只有不断关注不同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需要,以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为进路不断为人民大众提供精神世界的理论指导,才能获得人们的认同与支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理论传播者和人民大众都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两者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即理论传播者和人民大众。人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并不是理论传播者教育行为与人民大众接受行为的机械叠加,而是进行理论内容和道德情感双向互动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理论传播者和人民大众都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双方展开交往互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居于主
导地位,有组织、有计划地针对人民大众开展理论教育与宣传活动。理论传播者代表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须保证意识形态传播的方向性。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的把握、以及对教育传播方法模式的选择,理论传播者保证着大众化活动方向的正确性及内容的科学性。同时,理论传播者还需要充分了解和分析不同群体特点,结合不同群体的认知状况和需要诉求,有针对性的开展理论教育与宣传,这也是保证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关键。另一方面,人们对理论的接受具有一定的自主支配和自主选择的能力。人民大众在理论认知和接受过程中,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会结合自己原有的认知格局和思维习惯,对理论内容进行选择性认识和理解。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人们会形成自己特有的独立思想和见解,以此指引自己精神境界的提升和人格素养的完善。此外,理论传播者和人民大众是以对话和理解为核心的精神交往互动关系。两者之间的交往互动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阶段,理论传播者是居于主导地位的,此时两者的互动主要表现为理论传播者对人民大众的教育和引导;随着人们对理论内容认识和接受程度的加深,人们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就日益凸显,此时理论传播者须根据大众的认知状况和接受程度对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完善。总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理论传播者和人民大众作为这一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都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整个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人民大众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理性因素构成了原有认知结构的主要框架,与此同时,欲望、情感、意志、信念、信仰、无意识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人们的主观世界和理论接受程度。
无论是理性因素还是非理性因素在理论接受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理性因素是人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性因素在《辞海》中的定义是“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或思维活动。”理性因素构成了人们原有认知结构的主要框架。接受论认为,接受主体在认识和接受活动开始前,已存在一个由各种思想意识融合而形成的认识的“前结构”,如海德格尔曾指出:“解释总是根植于我们预先已有的东西——前结构中。”②根据接受论的观点,人们原有的知识结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共同作用,形成了人们精神结构中理性因素的主要内容,由理性因素为主要框架的认识的前结构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理论内容的认知状况。理论内容与人们认识的前结构内容越契合,人们越容易对理论内容产生共鸣与认同。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人的非理性因素是一个复杂的构成体系,是指人的非逻辑认知形式和认知功能的总称。③需要、情感、意志、信念、信仰等一系列非理性因素相互作用,有利于激发人们对理论探索的兴趣和热情,促使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去深入了解和研究理论内容;同时,无意识、情感、意识、信念和信仰等非理性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评价和选择。此外,我们也不能忽视非理性因素在人们认识和实践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消极影响。由于非理性因素具有不自觉性、非逻辑性和冲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非理性因素可能会导致人们在认识、评价和选择过程中产生片面性效果,也可能会使人们在理论认识过程中产生惰性甚至是消极抵制的情绪,这些都会影响人们在理论接受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
在推进理论大众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实现理论的中国化和时代化,运用不断发展着的理论来教育和影响人民大众,才能有效超越文化差异和时代差异所产生的文化阻滞力,使理论真正被大众理解和接受。作为一种西方的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必须适应不同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文化土壤与社会环境并不断的融合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与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时空语境,必须实现本土化、时代化。从空间语境上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当与理论的中国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内容,不能停滞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论述上,必须与中国的现实国情、传统文化相契合。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传播与发展必须首先了解并实现与中国现实国情的对接,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从时间语境上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与理论的时代化相结合。只有在科学准确地解读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新变化的基础上,不断回应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和新问题,马克思主义才能始终保持理论自身的生命力和活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百年历史充分证明了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必要性。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依据时代提出的新课题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才能持续推进理论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新发展。总之,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中国国情与文化,积极有力地回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生根发芽、进而被人民大众了解、认识和接受。
[ 注 释 ]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9.
②周文章.狡黠的心灵——主体认识图式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32.
③何颖.非理性及其价值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63,216.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2SJB710019)阶段成果。
邓姗,河南南阳人,博士,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