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中英文化的差异

2016-02-04 05:41:49杨志萍
山西青年 2016年24期
关键词:儒家文化国际贸易交流

杨志萍

长春建筑建筑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国际贸易中中英文化的差异

杨志萍**

长春建筑建筑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当今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贸易活动与交往的频繁进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特殊文化背景与文化环境日益为各国重视,本文通过认识文化的差异,并采取恰当策略使国际贸易在文化融合的推动下实现真正全面的自由化,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贸易,推进国际化贸易的进程。

贸易活动;文化差异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地球村的概念已经越来越明显,国与国间的联系变得日趋紧密,不论是政治还是经济方面。国与国的合作都更加频繁,信息时代造就了新的社会环境,即使外部环境如此,要想顺利无障碍的沟通,还要在文化迥异的不同国家在习惯,语言,文化等方面进行对接,使这种无法抗拒的外部趋势更加顺利的发展,推动这个时代进步的趋势。不能逆潮流而上,那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必然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就要被其他强国所侵略。因此从国家跟历史的发展角度上充分了解和认识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并采取恰当的方法和措施应对国际贸易交往中的文化差异在当今世界尤为重要。文化差异的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英文化差异的体现

(一)语言文化背景方面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结合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包含了这个社会的文化底蕴和意识形态,所以不同的国家甚至不同的地域所形成的语言不尽相同。文化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国家,民族的差异,在时期跟地域上也有着较大的不同。这就意味着不同的民族在不同时期跟不同地域所产生的文化跟语言都会有差异。要使中英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保持沟通,交流顺畅,必须要克服文化跟语言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中透露着文化的差异,要明确语言的表述,保证言语正确无误。英国则恰恰相反,他们诠释的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将两种语言进行无差别的信息交流,无疑要注重表述习惯,惯用等方面。

(二)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方面

文化不同的群体思维和行为方式也注定存在差异,在沟通和交流时,要使得两者用文化相适应的心理图式和思维方式来进行沟通和交流。文化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潜移默化中给人们行为规定了行为标准和行为习惯,这是一种标识,文化给人们行为上制订的标识。在某种文化下,人们在什么情形下选择什么行为,作出什么反应,都是不同的。这种文化上的制约是显而易见的,无法改变的,无疑给中英贸易的顺利进行带来阻碍,所以要在交流沟通中解决以上这些差异,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文化的不同还给人们对事物和现象的评判和反应上也会产生差异,因为文化中会体现价值准则,这种价值准则是一种文化上的,是群体的,是根深蒂固的,很难改变。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有利的,什么是有害的,什么需要提倡,什么需要反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判定结果固然是不同的。因为他们的价值准则是不同的,他们思想中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也是不同的,所以判定的结果也不一样。文化系统内部的各个层次中,最核心或是最高的层次就是价值观念系统或价值体系,因为它们是影响人们感知世界、形成意义和观念的重要文化因素,是一种文化长期存在的最稳定的保护层。这种保护只能顺从,不能逆反,否则将引起另国国民的排斥和抵触,普通的交流和沟通都无法进行,贸易活动更无从谈起。所以要注重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从而使贸易活动顺利进行。

二、中英文化的差异的体现的原因

(一)经济与政治的因素

中国从鸦片战争起,饱受了多年战乱,广大群众遭受了常年战争之苦,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国更是雪上加霜,百废待兴,停滞不前,无瑕发展自身经济。而英国自从本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后,封建势力受到沉重打击,愧于瓦解。新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巨大的,全面的发展。相应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也得到了空前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和生产力的发展。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垄断组织应运而生,资本主义制度有所发展,进化。等到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猛。中英两国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多,此时英国已经是经济强国,而中国还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但是,中国无法效仿英国,因为中英制度上存在致命的差异。中国要想发展落后的经济,必须要甩掉中国封建社会遗留的各种毒瘤,开始全新的社会制度跟经济制度,拓宽思路,不走老路,旧路。只重视农业,而轻视工商业。那么合作无非是必然的道路。是中国走向强大的便捷之路。

(二)道德观念的因素

中国是受儒家文化长期熏陶的国家,儒家文化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儒家文化深深影响着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悠久国度。儒家文化教育人们要礼让,要谦逊,要大度。英国则不然,有本质的区别,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注重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在这个国度礼让并不推崇,表现自我,才是国民骨子里的,所以这同中国的儒家文化大相径庭,两国的道德核心就有着明显的区别。在进行国际贸易活动中,必须要考虑道德观念本质的区别,避免心底底线道德的相悖,使交易活动顺利进行。英国的个体本位与我国的群体本位除了在上述方面的区别外,还表现为重开拓竞争与重中庸调和,重变革创新与重稳妥安定,重个人实力与重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差别。

综上所述,中英贸易中面对文化差异,要保证沟通,交流无障碍,顺利进行。在道德,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要尽量避免。同时,中英两国促进交流的机构改革也应向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的机构设置靠拢,为经济贸易往里架设方便的桥梁,两国在经济方面进行更多的贸易往来。使经营者易于理解和适应相应的管理。加强国际性的文化交流,避免中英国际贸易中的文化差异阻碍。

F752;G

A

** 作者简介:杨志萍(1985-),女,硕士研究生,长春建筑建筑学院,英语教师,讲师,英语口译专业。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国际贸易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汉服形制研究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16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04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塑料助剂(2019年3期)2019-07-24 08:51:20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