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晓萌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体育部,青岛 城阳 266106
普通高校排球后备人才现状研究
付晓萌**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体育部,青岛 城阳 266106
采取文献资料,调查走访等形式对普通高校的排球工作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现阶段排球后备人才储备工作的不足,提出符合普通高校现有条件下的人才储备策略,不仅要从制度上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挖掘学生兴趣点,同时开展俱乐部形式特色教学,选拔有资质的学生作为排球储备人才。
排球;现状;对策
里约奥运会,女排击败劲敌取得了冠军,对近些年来一直表现不突出的女排是一次有力的证明,“女排精神”再一次鼓舞着士气,势必会在全国掀起一股排球热潮,作为储备人才系统之一的高校来说既是契机也是挑战。排球运动在高校比较普遍,同时也是高校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普通高校排球工作开展并不顺利,后备人才尤其稀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
(一)普通高校排球基础薄弱
每年体育院校都会招收专门的排球运动员,而普通高校仅会录取极少数的运动员,排球高水平运动员更是少之又少,普遍存在排球运动员数量少,底子薄,技术水平较差。同时普通高校排球只是作为学生的一项公共课,排球的内容更是体育教学大纲中很小的一部分,据走访调查,在青岛各高校中,排球课占学期总学时的四分之一不到。同时,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水平不一,排球专项的老师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在普通高校开展排球工作,储备后备人才不足首先是高水平运动服稀缺,师资基础薄弱。
(二)高校领导排球理念差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女排的五连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排球开展良好,无论是从体育系统还是高校系统,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都很好。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国际体坛商业化,足球篮球等项目逐步实现职业化,具有观赏性强,趣味性高,参与性强。除了国际上的几个重要赛事,国内排球的竞赛体系相对于篮球,足球来说少而不完善。体育成绩是考核一个学校办学的重要指标,相对于比较热门的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球类比赛,排球存在比赛少,比赛级别低,成绩不突出等,学校领导对排球的重视程度普遍偏低,对排球后备人才储备也是非常不利的。
(三)排球相关投入少
有投入才会有产出。排球这项运动的现状就是参与的人越来越少,包括一些省市高水平运动员的数量质量大不如以前,一些大型排球的赛事,观众的上座率,门票的出售率都很低,这对排球发展是不利的。在普通高校中,据相关走访,排球并不是一项特别受学生欢迎的体育活动,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学校领导层面关于体育规划中对排球的投入就很少。通过对青岛高校体育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排球课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排球场地少,大多数在室外,学生尤其是女学生对室外项目的认可度低,怕晒怕热怕受伤等。有些学校甚至没有排球场地,羽毛球,篮球场地作为临时用地。同时在体育课上,多数同学无球状态,实际接触球的时间短,打消了学生的热情。
(四)学生兴趣低
排球作为一项隔网项目,对抗性较差,运动员之间的接触少,不同于篮球,足球有鲜明的视觉感与观赏性,排球相对枯燥。同时排球技术精巧,加上垫球,移动,扑地,扣球等动作学生害怕受伤。一般的排球课只是教授基本的技术动作,难度高,实用性较差,且教学内容单一,并没有对动作技术有过多要求,学生对其了解不深,认知水平低,积极性差。
(一)制度上保证排球项目的开展
学校领导应该转变体育观念,不要一味的追求体育成绩作为体育工作开展的目的,要本着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终身体育的目标,全面发展体育活动,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首先,重视排球工作的开展,成立专门的排球队,进行专门政策扶持;其次,设立专款专用,加大排球场地器材的投入,教练带队的津贴补助,循序渐进,逐步保证排球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提高学生兴趣
普通高校的学生身体素质较专业院校差一些,体育接受能力会差,但是这不妨碍学生积极参加的热情。学生的兴趣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前提,普通高校后备人才的选拔也是从感兴趣,技术好的学生中挑选。始终以素质教育,终身体育教育作为体育课展开的最终目标,因此,降低排球动作难度,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增加技术的灵活性与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让更多同学参与进来是首要任务。
(三)完善高校排球后备人才的储备体系
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成立高校排球俱乐部,由专业老师牵头。首先俱乐部教学需要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其他老师辅助教学,打破只在课上练习的固定时间,根据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课余时间开展俱乐部教学。其次,力求做到统一教学与区别教学相结合,根据每个学生的基本状况,开展适合学生的排球活动,有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俱乐部教学的好处是可以让每个同学参与进来,同时注重挖掘培养排球技术水平较高的同学,组建专门的训练队,通过平时的训练比赛,获取比赛经验,为学校参加各项比赛储备人才。
(四)加强师资力量
教师的教学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的发展,尤其是普通高校中学生接触排球少,基本技术水平差,底子薄,更需要老师从基础开始,花费更多的心血培养。建议现有老师可以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到优秀排球训练基地,专业院校进行挂职进修,学习交流先进技术,掌握最新资讯;也可以“请进来”邀请专业的排球教练到高校俱乐部指导教学;同时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实行俱乐部分红制与责任制,让老师的积极性更高,责任心也会更强。
[1]甄子会.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0.3.
[2]王萍丽.中美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比较[J].体育学刊,2010,17(12):78-81.
[3]张凤玲.大学生课外参与排球活动的现状调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2):231-235.
[4]王萍丽.中美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比较[J].体育学刊,2010,17(12):78-81.
G
A
** 作者简介:付晓萌(1978-),女,汉族,山东潍坊人,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体育部,讲师,研究方向:排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