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冰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南京 210019
复杂环境下利用共情提高高职学生情商的探究
刘 冰**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南京 210019
学生管理工作是德育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做好学生工作的方法很多,利用共情做学生工作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在复杂环境下的高职校学生,共情能及时抓住学生的心理变化,快速渗透教育理念,短时间内收到教育效果。
共情;德育教育;情商
“共情”也叫“同理心”,是指一个人对别人的内心感受能够感同身受,体验到别人的内心感受,这种能力被称为共情的能力,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人情商高,那么这个人的共情能力一定是高的。
但我这里说的“共情”却又不仅仅限于感同身受,还包括协助对方处理情绪,帮助对方从情绪中走出来的能力,让对方看到事物的其他可能性,以及提升后遇到类似情况后的处理能力;其实就是处理班级问题时要考虑的事情。
遇到班级问题,第一责任人肯定是班主任,如果问大家班主任是什么?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是班主任的工作:从早读课到晚自习,班级的纪律、卫生,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样样都需要都得操心。今天填这个表格,明儿交那份材料,开完班主任会开班会,接着又得对学生做思想工作;永无止尽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某某同学不讲卫生,丢了东西,甚而连在家不听话家长也找你劝说。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班主任呢?很多教育家都会说:你要爱学生。可是我们哪个班主任不爱学生呢?我们都想带好班,都想让自己班的学生学好,因为这样的话起码我们自己就会省很多事。关键怎么去爱?学生缺爱吗?在家里有一大家子的爱,有不少孩子就是被爱坏的。那我们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爱呢?为贫困的学生送一句安慰,为自卑的孩子送一份自信,为偏激的学生送一份冷静,为进步的学生送一份鼓励,让学生时刻生活在温暖中;让每个学生时刻感受到信任与鼓舞;这些都是通往师生共情的基础,是能产生共情的爱,共情程度越深代表爱的越深,这也是爱的最高境界。
案例1:共情与带帽升国旗
某某,这个帽子挺好看的,让我想到一个传统的礼节,和帽子有关的,你知道吗?脱帽礼!现在是升旗时间,马上就是我们对国旗行注目礼,你觉得戴帽子合适吗?接下来的事大家就能猜到了,我严肃地看他一眼,说:不带帽子也蛮帅的!
案例2:共情与打架问题
我们的学生有个弱点,就是做事不考虑后果,其实就是情商低。班主任教育的技巧就在于,为他设想后果,说不好听点就是要吓倒他。调皮的学生,每个班都有,可能班主任最怕的男生打架女生谈恋爱,我很“幸运”的是一年级时同时遇到了,牵涉到我们班的脾气最坏的男生和一群高年级学生会的同学,军训时和我讲他初中时光荣的混道历史,现在还有多少哥们,语气就是一黑老大阿,我掩饰内心的恐惧轻松的听他讲刀光剑影。没想到正常开学没多久,就真的要刀光剑影起来了,因为牵涉三角恋,先是在网络上互相谩骂,然后某一天他被一群高年级的学生围在厕所羞辱,后来又跑到我们班里,当时我在楼上上课正好课间休息,看到一群人到我们班,我立马往楼下跑,我班一帮子同学看到来者不善也跃跃欲试了,幸亏我当时跑得快,不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我故作镇定呵斥走了他们,把有关人叫到主任办公室,主任办法还是很多的,很快就弄清事情原委,把学生会的主要责任人也教育了,我们班这个男生窝着一肚子气啊,拳头直接砸墙,打电话要叫兄弟,说身上有刀子,我都害怕了,我得赶紧制止,我说:好吧,你把兄弟叫来,帮你出气,把人家打一顿,这刀子也用上了,很容易把人家打残了,这刀子又不长眼不定让他命都保不住,这下你就出气了,不是要出其不意,为他设想后果吗?我就陪着尽量帮助他发泄出来,说着说着他嚎啕大哭,就是个孩子的哭,我松了口气,共情达成就好办了。
案例3:共情与学生的迷茫
三年级了,大部分同学,开始明确自己的目标,有的觉得大专文凭不够,继续深造拿本科文凭;有的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方向,尝试勤工俭学;更可喜的出现一批有创业想法的同学,积极主动报名参加大创班,所有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不过确定目标,就要有全方面为目标准备的行动。
教过我们班课的老师都知道,我们班的班长某某,学习踏实,办事认真,为人乐施好善,总之就是每个老师口中的好学生,目标是想留校。而副班长呢就是一大大咧咧的女汉子,家里条件好,目标是出国和自己的娃娃亲男朋友在美国会合,就这么一个好班长和副班长,有那么一段时间,总是被我发现,两人成双入对的,一留意不当紧随之而来的就是有些风言风语,甚至在一次主题班会上,被同学公开问问题:田你和班长什么关系?关键的是这女汉子就笑笑——还半带撒娇的来句:别闹了。这不是典型的越描越黑吗?因为我了解他们,我都想替他们申诉了:这两人没恋爱关系啊。不行,解铃还须系铃人,还是找他们谈话吧,运动会入场式,被我瞄到机会了,大家都在排队,班长副班长维持纪律,竟然勾肩搭背。
我把班长叫到一边,笑眯眯的说"是不是很享受啊",班长一脸迷惑,"有美女主动勾肩搭背哎",班长开始脸红,我继续逗班长“怎么,你不喜欢某某吗",“没有,我们就是普通朋友,真的”,哈,共情成功:“是吗,那你以后要注意了,不然大家肯定还会议论你们啊,你可是名人啊,我们班的形象代言,你的目标不是要留校嘛。”从此看不到两人一起的影子了。教会学生做人,远比教会学生学知识要重要。当然抓住教育时机效果会事半功倍。
给每个有特长的学生创造一个平台:喜欢学习,给她做课代表;喜欢体育,交给他组织班级活动,建议他多参加学校活动,鼓励他坚持,每次参加校运动会拿多个项目一等奖,班级都给予奖励;喜欢文学的同学,让他担任班级宣传委,多写感想,推荐他加去校报编辑部;喜欢画画,喜欢手工,喜欢写字的,喜欢演讲的……细节凸显弱点,抓细节利用共情提升德育素质,是我的初衷,经过三年和同学们的共情过程是愉快的,收获也是满满的。
以上内容都没提到学习的事,我觉得一个班级的好坏不是光看班级活动举办的多不多,更重要的是看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有没有,要看学习氛围除了课堂还有课余时间,新生入学会上我就告诉学生和家长:人与人之间本来没有什么差别,出生以后,除了后天的教育以外,大多都是一样的,凭什么在一样的单位,一样的部门出现了差别呢?爱因斯坦说过这样的话:“人与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我曾经做过一次主题班会:是什么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上课听课大家都差不多,放学自由时间很多,有的同学喜欢运动,有的喜欢看小说,有的喜欢玩游戏,有的喜欢逛街;仔细看看身边的同学,你会发现学习好的学生大多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他自己学出来的,学习差的学生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他自己没有学好。学生的德育素质高了,情商就会高,就会注重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就能正确把握自己的业余时间,好的成绩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每次考试,每门课我都会让课代表给我做一个考试分析表,每次期末我会把成绩大表拿出来对比,我记得很清楚1年级第一学期不及格情况很严重,尤其3门以上不及格的有13个,根据我们学校的要求3门以上不及格的学生都要请家长来学校领学业警示单,当时3门以上不及格的人数每个班都有不少,很多同学经历了初中升学的压力后,到了职业学校明显太放松,把学习看的很轻松,甚至完全放弃学习,为此系领导专门组织开了家长会,重申职业学校的学习动力需要靠个人慢慢积蓄,不是靠家长逼出来更不是靠老师求时间求出来。领导讲话集体教育只是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具体的工作还是班主任开展,毕竟每个班级的问题不同。我意识到自己班级学风的问题和学生的情商有很大关系,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把每个学生的情况了解清楚,制定对应的调查问卷,再根据调查的结果,开展对应的讨论会和主题班会,这样经过近一年的时间,明显感觉到每个同学的进步:情商有所提高,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怎么去做,而不是之前的盲目跟风。这样的结果反应在学习方面,就是在我们班不及格的学生越来越少,几乎每个同学的成绩都在稳步提升,而每学期符合评奖学金条件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也许就是皆大欢喜的结果吧。
[1]甘智华,高芳萍.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共情"沟通效应.职业,2011.
[2]陶学英.真诚尊重、同感共情——心理咨询技术对班主任工作的促进.魅力中国,2010(36).
[3]白丽英,吴秋明,曾恺,陈方方,傅斌霞.提升情商的关键因素:自我完善与敏感共情.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63-67.
G
A
** 作者简介:刘冰(1980-),女,河南郾城人,硕士研究生,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固体力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