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用情才动人
——浅议国画的借物抒情

2016-02-04 20:17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国画画家创作

辛 洁

唯有用情才动人
——浅议国画的借物抒情

辛 洁

(临沂羲之书画院,山东 临沂 276000)

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其创作要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将内心的情感物化于外,用生动的气韵,创造美的意境,让观众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本文旨在探讨国画借物抒情。

国画;抒情;物化

国画,古时称为“丹青”,国画的称呼主要是区别于“西洋画”,起源于中国古代象形文字,所以中国一直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中国画历史悠久,最早的岩画和陶画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后来较成型的是出现在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帛画”。这些早期的绘画奠定的是“以线为主”的造型手段,题材主要分为花鸟、山水、人物三类,技法主要是工笔和写意。中国古代国画史可谓是名家辈出,曾经出现过很多崇尚艺术、热爱生活的伟大国画大家,世世代代的画家们也创造出浩如烟海的画作,但真正能称之为名垂千古、传世名画的却是有限的。究其原因,万变不离其宗,如果说笔墨是国画的骨肉的话,那么情感才是其魂灵。只有将感情完美地物化为国画,才能打动世世代代的观者,才能引起灵魂的共鸣,并在审美的过程中体会到愉悦感,正如王兆一先生说的那样:“艺术是有情之物,就是艺术家以己之情动人之情,两情相应,遂生共鸣”[1]。

一、感情物化在国画创作中的意义

艺术的创作其实是一种感情的活动,艺术家往往比普通人对情感的感知更为敏感。抛掉技法不言,那些用心用情画出的作品,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更容易让观者产生艺术上的联想,体验画家的主观情感,徐复现说道:“既巧而忘其巧,创造而忘其创造,则创造便能完全合乎本质性,这才是最高的艺术创造,但这必须通过精神与技巧的修养才能达到”[2]。感情是人的思想、感觉和行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综合状态,一方面来自外界由外而内的刺激,另一方面则是由内而外的喜爱之情的流露。感情和情绪对画家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山水画家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古代山水画家走上绘画之路大多是外在社会形势使然,他们有的人哀怨于社会,还有的怜惜于自身,在体味山水万物的过程中,得到了精神的娱乐和灵魂的满足。

优秀的国画作品和画家之间的交流也是以“情感”为纽带的。如大家非常熟识的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洛神赋图》,其题材内容来自曹植的浪漫主义爱情名篇——《洛神赋》。《洛神赋》中表达了一种古往今来人类最深的困惑和最大的苦恼,也即爱而不得,终身难忘。顾恺之将这种情感完美地物化于外,不仅仅是画出了洛神“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的气质,更是用画笔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诗人“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的哀愁和“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的伤感。

而受众与画家之间的感情联系更是以情感为纽带。通过画作,我们可以窥测作画者的内心,可以感受到他们真挚的艺术灵魂,正如万书元说的那样:“艺术需要一种隐匿在审美娱乐价值和真理价值之中的情感或激情,足以感人肺腑,发人深省的激情”[3]。艺术家以双眼观天下,以内心感受尘世,再用画笔表达思想与情感。当国画真正映射出人类情感的时候,它也就超越了二维图画的自身,真正变成了艺术。

二、国画中表达的情感

(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国画的进步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全过程,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我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未尝不带着追寻民族文化的心理,所以画家在作画的过程中,到达第一境界的画家开始拥有自我风格,第二境界的开始摆脱外在功名利禄的羁绊,在自由的心境下表达内心,第三境界的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继承传统、遵循笔墨,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彰显民族精神,带有一种激励和鼓舞人民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事实证明,只有时刻关注人民、关注本民族文化,艺术家才能拥有永不凋谢的艺术生命、永不枯竭的艺术灵感,以及

永不停歇的前进动力。而脱离了民族文化的沃土,艺术的枝干也无从枝繁叶茂。著名画家黄宾虹是个始终将民族感情放在创作首位的画家,尤其在他的后期作品中,就会特别突出强化甚至放大画作中的民族性,

中国人是注重品行的民族,传统的国画更是将利益放在一幅画成功与否的首位,比如国画中的松柏以及梅兰竹菊四君子,都是有象征和情感寄托的,而作家在作画的同时更是在其中暗暗契合自己的气质和品质。如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擅长画竹子,以竹子的“介之否,坚多节”来表达自我孤高的情操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品格。笔者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都有壮大我们中华民族、传扬民族文化的使命,艺术的本质不是虚无,当代中国,胸襟博大,在接纳各种文化冲击的同时,有时候又抛弃了很多我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精华,国画也在许多人笔下沦为一种矫揉造作的艺术形式,失去了国画与生俱来的魅力所在。对于一个现代从事国画艺术的人来说,拥有将国画发扬光大的责任感才尤为可贵。

(二)艺术是现实主义的映射

在坚持传统的同时,更应该主动将时代的情感融入其中,何为现实主义?在艺术上,现实主义就是对当代生活或者大自然不加修饰的一种准确描述,包含着不同文明形态又不尽相同的文化思潮。在笔者看来,现实主义就是把所要描绘物象通过一种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出来。对于中国画的发展史,曾有人说:国画至宋,而到巅峰,后来者不过徒有虚名,玩弄笔墨而已,无人求其真,技巧娴熟,感情日远。而我们不能忘却的,是现实主义的理想信念,让我们更完整地认识了这个世界也让更多的历史文化得以保存。比如在我党延安时期,和我国建国初期,当时的国画作品题材就多以现实主义为主,我们从中看到的是艺术家关注生活的目光和一种虔诚的信仰,充满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无处宣泄的满腹情思。如长安画派的领军人物——石鲁先生,早年赴延安参加革命,他的主要创作题材就来自陕北的皇天后土、枣园星灯,寄托了他对那段革命历史的深情回忆,也表达出了他对于美本身和美的价值的全新诠释,而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也使他成为中国画坛上最具有反传统色彩的国画大师。石鲁先生于1982年卒于陕西省西安市,可以说把自己的一生都根植于自己曾为之奋斗过的土地,用他从容的气度走完自己传奇的艺术的一生。另外还有创作出《流民图》的蒋兆和先生和创作出《人民和总理》《清洁工人的怀念》等作品的周思聪先生,我们从这些先生的画作中体验到了时代的昂扬精神。

(二)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艺术不是闭门造车,不能从虚无中创造虚无,只有敞开心扉关注世界、体验生活,才能点燃内心的创作欲望。可以说,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美术作品,他们共通之处就在于,从中我们可以真实而又生动地感受到人类的命运、社会的波澜,并且将这些转化为个人的感受诉诸笔端,向我们展示他们强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我非常喜欢的画家、书法家范曾先生曾经说过:“一事当前,无动于衷,无感发,无联想,应对时,顾此失彼,了无章法,这在中国画上,绝对是要拒绝的”[4]。千百年来的艺术都以现实生活为创作的最终情感来源,这也就是写生的意义所在,大千世界,各色人等均不相同,有人过得幸福有人活得惶恐,有人豪富有人贫穷,这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面孔,也没有一模一样的灵魂,这是生活的魅力,也是艺术的魅力所在,而只有贴近生活才能使画作更有情感表达的张力。如创立了“黄土画派”的刘文西老师,其创作风格依靠的不是笔墨技巧,而是朴实无华的情感表达,正因为他与黄土高坡以及陕北人民血浓于水的情感,使得他在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而其笔下的陕北风情,更是让观者深深感动。

(三)主观情感的客观表达

画家的主观情感的客观表达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境,这是个重要的美学概念,是艺术家主观与客观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天人合一的完美展示,它体现了人类的精神,也是中国画的精气神之所在。然而艺术的道路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马虎,它不是一朝一夕、一笔一画就能描绘的,也不是一时半刻的修炼就能得到的,更不是精神浅薄之人可望就可及的。如果仅仅是色彩绚丽、笔触生动,那也仅仅能叫作作品,而不是艺术品。意境可以说是我国艺术领域独有的审美意识,协调着有无虚实,既生于象内,又蕴于意外。而国画的意境直接展现出作者的情感与格调,是画家精神得到升华的产物,从审美意味上来说,它甚至已经超出了艺术和社会的范畴,达到了生命真谛的领域,这就是国画借物抒情的最高境界,在这些画家的笔下,每一笔、每根线条的描绘都渗透着自己内心喷薄的感情,所有的山川河流、一草一木都有了人类的品格,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作画者的胸襟和抱负,甚至还有人生理想,从而迸发出欣赏的火花。而这些充满感情的作品,也让我们欣赏者在得到美的体验的同时,还振奋了心灵,获得巨大的精神愉悦。

总之,笔者认为,我们对构成艺术的重要要素之一的情感应该高度重视,好的画作不是呆板的,带给我们饱满的激情和美的感受,在传承中华5000年文化史的同时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来自灵魂深处的激动和心灵的撞击,文学和美术都是一种传播情感的方式,但相较于文学而言,美术作品是没有国界的、更是一种更为直观的表达方式,因为我们可以更直白地用鲜明的主题和绚烂的色彩来凸显我们内心丰富的情感。一幅画的谋篇布局、意境高低可以说决定着作品的生死,国画作品中对借物抒情的强调,就使得画家在创作时要特别注意自己情感的表达和情思的寄托,以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我们国画,将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发扬光大。

[1] 王兆一.美术审美[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2] 徐复现.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万书元.艺术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范曾.吟赏蛋清[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J222

A

猜你喜欢
国画画家创作
国画《鲦鱼》
国画《鲿》
酷炫小画家
《一墙之隔》创作谈
国画欣赏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国画等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