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之敏 张耀华 蒙景村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贵州省少数民族“拜月”节俗的表现与内涵
蒋之敏 张耀华 蒙景村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本文首先界定了“拜月”节俗概念,总结了“拜月”节俗的几种表现形式,深入分析了“拜月”节俗内涵,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学角度进行了归纳分析,指出“拜月”节俗是农业社会的自然产物,也是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月亮崇拜;节俗;民俗仪式
贵州少数民族的“拜月”节俗更显“原生态”,相对富有文化性质、娱乐性质的“中秋节”而言, 是更加贴近历史原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具有表现形式的仪式,但不限于表现形式,更有深刻的内涵及民族民俗记忆,非空洞的历史重构,代表少数民族群众朴素的生活理念和期待。
节俗是指“在同一个地区的人们共同活动形成的,是同时在这个地区内形成的习惯和风俗。这种风俗每年反复地出现,所以就被称为岁时风俗,年节虽然属于四时、岁时的范畴,但也可看作是岁时风俗。”是包含了自然信仰和众神崇拜,随着季节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民俗仪式。中国古代的节日大多是根据节气来安排的,人们在农耕时代依靠物候辨别节气,天气寒暖交替,潮汐定期出现,鸟兽应时迁徙,草木岁有枯荣,以年为轮回的更替。时间变化,天气从寒到暑,自春入秋,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秩序。人们在生活中体验生命的滋味,在自然的兴衰枯荣中发现生死的循环。若将时间比作竹竿,则节气好似竹竿的竹节,将一段时间分成几份,至节气时则顺自然做相应的仪式活动,宣告时间的变幻,每年一个循环。这样的重复,加深了人们对于过去的记忆,也在这同样的时间里,人们开始有了对未来的憧憬。
“拜月”节俗即与月亮崇拜相关的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根据各族生活方式、族源、信仰等不同原因,表现形式多样。贵州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至今保存有“拜月”的传统节日习俗,布依族“偷瓜拜月”、苗族“跳月”、侗族“偷月亮菜”等节俗包含祭祀先人、欢庆团聚、感恩自然馈赠和祈求子嗣等意味。这些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蕴含了少数民族朴素的精神和价值观。
(一)侗族
“偷月亮菜”“祭月芦笙歌舞”等,八月十五,侗族姑娘会打花伞,到意中人的田里或院子里采蔬菜,未婚的姑娘会选并蒂的瓜果,寓意爱情幸福,已婚的妇女也会到别家采瓜或新鲜的毛豆,寓意小孩壮实、健康;贵州从江县洛香镇洛香村每年八月十五都会举办芦笙大赛,是对祭月仪式的沿袭。
(二)苗族
“跳月”,亦称“跳花节”“踩花山”“花山节”“跳花坡”“跳场”等。在农历一月中进行,且最早被记录在楚辞中,在清代也多有记载。每年初春或暮春月明之夜,或是农历八月十五夜晚,未婚男女聚于野外歌舞,在“跳月”中,相互寻找心上人,倾吐爱慕之情,表示要象水清和月亮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白头之好。贵州龙里龙山镇草原片区的苗族人仍保存这项传统,每年正月初十至初十二,举行“跳月”活动。
(三)布依族
“偷瓜拜月”,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南瓜丰收的季节,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联山村的布依族沿袭多年的“祭月”(又称)活动也在这晚开始。晚饭后,村民们相继到坝上(村中心)集合,然后年青人分散开来,到田里或别人家院里偷南瓜(及向日葵),瓜越大越好(所以也有拿自己家南瓜的),约一个小时左右,又到坝上集中。场坝中心放置一张八仙桌,
周围按东西南北各放一张小桌。寨老在所有的南瓜中选出一个最大的饱满成熟的南瓜和向日葵,摆放在八仙桌上,象征太阳与月亮,小桌上放一些南瓜籽和葵花,象征星星。寨老带头点香一炷,村民排在寨老背后,面对八仙桌和月亮拜礼,并在心中许下愿望。祭礼过后,青年男女开始对歌,有“勒友”调、“琐呐”调、“洞箫”调、“月琴”调等,多为表达美好愿望。
(四)其他民族
彝族“阿细跳月”,土家族、壮族、畲族等都有“祭月、拜月”的习俗。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在特定环境内,人类机体和群体为了基本需要的满足和生活水准的逐步提高而充分适应环境所逐渐发展出的体系”。拜月节俗,包含了生殖、不死、丰收、团圆、幸福美好等内在涵义。这些涵义源于在落后的原始社会中,人们无法理解和解释月亮由缺而盈、盈缺相继更迭的自然现象,于是将这种超出当时人类认知的现象神秘化,敬畏神化。
(一)月亮象征不死、复苏
在万物有灵的原始崇拜中,月亮便被认为是有死而复生的不死神性。在侗族神话中,青年王素是“善良”的代表,在他死后,被人们埋葬在月亮上,希望他能借助月亮的神力,死而复生。
(二)月亮掌管生命、生殖繁衍
在侗族《救月亮》神话中, 魔王变成月亮上的一颗榕树,遮住了月亮,地面因此将会变成妖魔的世界,有一个叫叟的英雄,射死了魔王,拯救了月亮和世界;侗族人有青蛙崇拜,他们将月亮也想象成一只青蛙。月有盈亏,恰似蛙腹和孕妇之腹有规律的膨胀和缩小;而成年女子的月经,恰好一月一次,与月的盈亏相同步,所以侗族人认为,月亮与女性的生殖特征之间,有某种神秘的联系。
(三)月亮代表幸福、美好
在苗族的古老传说里,月亮是个忠诚憨厚、勤劳勇敢的青年。有个年轻美丽的水清姑娘,她拒绝了来自九十九州九十九个向她求婚的小伙子,深深爱上了月亮。她经历了太阳制造的种种磨难,最后终于和月亮幸福地结合一起。
(四)在侗族流传的故事《娘梅》中
用“十二的月亮”描述未婚少女,用“十五的月亮”描述已婚少妇,认为月亮代表了女性的美丽;侗族还有“月堂”文化。在寨子的公众场合谈恋爱的行为,被称为“行歌坐月”。夜间在寨边、仓脚谈恋爱被称为“凉月”。
从上述内涵可以分为两层来看,一是原始朴素的崇拜,包括生死、繁殖;二是带有人文气息的爱情、幸福愿景。涂尔干认为,信仰与仪式是分为神圣与凡俗的,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系。在原始社会,人类无法解释超自然的状态,或事物的自然秩序超出人类认知的时候,信仰便成为神圣,人类通过仪式的方式,以凡俗的姿态、层次与自然物建立感应、联系,侗族神话便印证了这一点;人类社会经过长期发展,科学知识可以渐渐解释自然现象,神圣的事物逐渐向凡俗层面发展,原来富有神秘感的仪式变得普遍。这段时期仪式生活变得更加人文化,萧放概括过中秋节的渊源,隋唐前少见以拜月为中心的节日,隋唐以后,拜月节日人文意味更浓,至明清则更具功利性质。
传统节日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这些富含群众性和民族性的节俗活动首先在行为层面,是各种民俗活动的综合,苗族的“跳月”、侗族八月十五的“芦笙歌舞会”都是民间群众展示和传承舞蹈、歌曲、乐器等技艺的活动载体;在物质层面,丰收带来的丰富生产资料满足人们的需求,也在人们改造自然的过程当中激励人们改进和改造生产工具以增加作物产量;在精神层面,满足了人们的社交需求,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以及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行为和诉求,以周期性的形式约定俗成地保留下来,维系着民族群众的感情纽带,强化民族文化记忆和心理认同。是农业社会的自然产物,也是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注释:
①“(사람이모여서 하나의 지역 공동체가 형성 되고,동시에그 지역에맞는 관습과풍속이만들어진다.이러한풍속이해마다반복되어 나타나는데이를 “세시풍속”이라한다.명절은사실,세시의 범주에속하기도 하지만,세시와같은의이미로도간주한다)”김정숙<한국전통명절의절식과시식에대한 인식 및기호도조사연구>,석시학위청구눈문,경기관광대학원,2005:7.
②“일상생활에 있어 季節에 맞추어 慣習的으로 되풀이 하는民俗”任東權.韓國歲時風俗研究[M].集文堂,1985(9).
③侗族的祖先
④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商务出版社,2011.
⑤萧放.一年月色最明夜 千里人心共赏时,百科知识,2005.
K892.1
A
蒋之敏(1984-),贵州都匀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学;张耀华(1982-),贵州都匀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学;蒙景村(1953-)贵州三都人,学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学。
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贵州少数民族”拜月“节俗文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D201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