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右地区北朝时期石窟寺造像服饰艺术比较研究——以麦积山石窟和水帘洞石窟群为例

2016-02-04 18:24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2期
关键词:供养人水帘洞麦积山

吴 亮

(西安美术学院服装系,陕西 西安 710065)

陇右地区北朝时期石窟寺造像服饰艺术比较研究——以麦积山石窟和水帘洞石窟群为例

吴 亮

(西安美术学院服装系,陕西 西安 710065)

麦积山石窟、武山水帘洞石窟群是陇右地区北朝时期佛教和佛教艺术在传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遗存。在这一时期这两处石窟寺由于地域和风俗的相近,从开凿年代、方式、艺术表现形式都相互交融,有着密切的关系。

陇右地区;石窟寺造像;服饰艺术

陇右,即陇山之右。古人以西为右,故称陇山以西为陇右。古时天水所辖地域非常广阔。天水地区古称秦州,三国魏因秦邑为名,分陇右置秦州,后并入雍州。西晋泰始五年(269年)分雍、凉、梁三州,复置,治天水郡冀县(今甘谷县东),统陇西、南安、天水、略阳、武都、阴平六郡,二十四县。太康三年(282年)废,七年(286年)复置,徙治上邽县(今天水市),辖今定西、静宁二县以南,清水县以西及陕西凤县、略阳和四川平武、南坪及青海黄河以南、贵德以东地。今天“陇”为甘肃的简称,陇右在很多情况下也指甘肃东部地区。

由此可见,天水从历史上就是陇右重镇,地处于渭河流域,既是连接长安、巴蜀与陇右地区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一直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佛教传播的重要线路。其境内分布有诸多北朝时期佛教石窟寺,是接近丝绸之路东端最大的石窟群,即:陇右石窟之陇南、渭河流域石窟群(麦积山区系,及其周边)。其中北朝时期相继开凿的有著名的麦积山石窟、水帘洞石窟群等石窟寺。它们与永靖炳灵寺构成了丝绸之路陇右段石窟群。陇南石窟群的形成标志着古代“丝绸之路”陇右段东部的佛教传播进入了高潮。它与著名的龙门、云冈、莫高窟、克孜尔千佛洞均关系密切,具有丝路文化的鲜明特质,同时与地处四川的南朝造像风格也互为影响形成了独有的地域特色,可称之为“秦州特点”。

麦积山石窟、武山水帘洞石窟群是陇右地区北朝时期佛教和佛教艺术在传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遗存。在这一时期这两处石窟寺由于地域和风俗的相近,从开凿年代、方式、艺术表现形式都相互交融,有着密切的关系。

麦积山石窟开凿于东晋时期,兴盛于北朝时期,石窟开凿依山体西、南、东三面而建,现有石窟221个,各种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画1000多平方米,素有“北朝雕塑陈列馆”之誉。麦积山北朝石窟造像风格大体呈现三个阶段。北魏初期沿袭了“后秦风格”①;北魏中晚期、西魏时期主要以“褒衣博带、秀骨清像”为主要的造像风格,佛教造像带有神秘、迷人的微笑,形象都是纤弱柔美的女性形象,其艺术风格受到南朝齐梁美术风气的影响,由“传神写照”向“气韵生动”转化;北周时期造像出现了粗犷、浑圆、质朴的具有北方特征的艺术风格。水帘洞石窟开凿于北周时期,较之麦积山石窟开凿年代较晚,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利用天然洞穴垂直崖壁造像或彩绘,开凿的窟龛较少,规模小、造像数量少,主要由水帘洞石窟、拉梢寺石窟、千佛洞石窟、显圣池四部分组成,其中拉梢寺石窟是亚洲最大的露天摩崖浮雕大佛。其北周造像中佛像和菩萨像受到麦积山石窟的影响很大,其造像风格与麦积山石窟北周时期佛像和菩萨像风格基本一致,但这两处石窟在这一时期的供养人像上有较大差异,并且这些异同主要表现在造像的服饰风格特征上。基于此,我主要就这两处石窟北周时期造像的服饰风格进行分析。

一、佛像服饰

在北魏时期,麦积山石窟佛教造像中佛像的服饰特征表现为袒右式、褒衣博带式两种类型,此时水帘洞石窟尚未开凿。直至北周时期两处石窟造像服饰均为通肩式和双领下垂式。这种服饰特征的差异与石窟开凿的时间相互印证。

北周时期,一类佛像肉髻低平,形体敦厚,穿圆领通肩袈裟,袈裟下摆宽博,例如麦积山141窟左壁、右壁后部佛像,水帘洞第2号,拉梢寺摩崖大佛1号。一类佛像内着僧祗支,胸前系带打结,外罩双领下垂式袈裟,双领下垂式佛衣的特点是袈裟从双肩下垂,衣领凸起,袈裟下摆呈两或三片式做人字形垂于座前,衣纹为稀疏有力的粗阴刻线条。如麦积山55窟正壁主佛、141窟正壁主佛,水帘洞1号窟、拉梢寺B21佛。

二、菩萨像服饰

北周政权统治期间,佛教再度兴盛,石窟寺造像风格更趋地方化,这两处石窟寺菩萨造像的服饰比较复杂,塑造出的层次丰富,形式美强烈。服饰风格延续了西魏晚期造像的特征,菩萨面相特点与佛像相似,面型方圆,头戴多种多样的花蔓宝冠,装饰感很强。上身袒露或穿僧祗支,披巾横垂于腹部和膝部二道,下身着裙,裙腰多外翻。见于水帘洞石窟拉梢寺第1号,麦积山石窟第113、141、167等窟的胁侍菩萨。

麦积山第36号窟正壁右侧观音菩萨,花蔓冠紧贴头顶,并饰有小化佛,面型方圆,上身袒露,下着贴体的长裙,在腰部向外翻折,有华丽的项饰、胸饰、臂钏和披巾。从肩部顺体而下的璎珞极富装饰美感,一幅雍容华贵的贵妇形象。又如:拉梢寺第1窟左右侧胁侍菩萨,形象淳朴敦厚,没有了妩媚和艳丽的感觉。菩萨头戴花冠,花冠四周的发髻也有花瓣形饰纹。面部圆润丰满,身体略有扭曲。内穿僧祗支,披巾从肩部自然垂下。一手于胸前持莲花,一幅恬静、虔诚的形象。

菩萨造像形体逐渐粗壮。菩萨的服饰特征也发生了变化。高发髻,束发带,冠饰简单,面容圆润秀丽,发辫披于双肩,戴项圈或圆形肩饰,上身袒露或穿裙裾带有明显的飘动感。例如:麦积山第62号窟左侧二胁侍菩萨,水帘洞石窟千佛洞第14号,菩萨造像体型健壮,面庞浑圆,头戴宝冠,披巾垂于腹部和膝部,长裙紧贴身体,腰部外翻,璎珞、飘带呈弧线摆动,身体微微扭动,一腿微曲,一腿直立,刻画出端庄典雅、刚毅肃穆的形象。

三、供养人服饰

在北周时期麦积山石窟开窟很多,可是未发现有直接的供养人形象及题铭,只是在壁画的局部找到一些例证。这一现象与水帘洞石窟群相比差异很大。水帘洞石窟群出现了很多供养人形象,尤为突出的是在壁画中保存了大量男女供养人形象。从这些形象中我们发现北周时期的服饰风格较之前有了明显的变化,首服都为纱帽、幞头和风帽。麦积山石窟第26窟和78窟壁画中供养人②很多戴着卷荷状的纱帽,第4窟、第27窟的壁画中可以看到幞头和风帽也是当时常见的首服,以上这些形象在水帘洞石窟群中并未出现,但是麦积山石窟第90窟壁画中发现的带介幘的男性供养人,与武山水帘洞石窟中2号壁画中的供养人、敦煌莫高窟428窟的供养人以及陕西荔非明达造像碑的供养人所带的折檐或卷檐式介幘有诸多相似性,它表明北魏以来盛行的介幘也是北周时期男性重要的首服之一。着装方面,主要以圆领窄袖的胡服为主。水帘洞第2号壁画,男供养人均头戴介幘,身穿圆领紧袖袍,下摆垂至小腿部,内穿紧裹腿部的裤子,双手笼于袖中,手持莲花。水帘洞6号《说法图》中佛座下绘制的男供养人均着圆领窄袖胡服,女供养人均平方发髻,外披圆领式长袍,领前结带垂至胸口,下穿长裙,这形象与麦积山第90窟等北周重绘的供养人形象完全一致。

综上所述,麦积山石窟北周造像和武山水帘洞石窟群是继西魏后造窟的又一个高峰,并且保存得都不错,这说明当时天水境内的佛教应该是很兴盛的。从佛教造像的服饰特征来看,麦积山石窟作为皇家京师附近主要的石窟营建地点,其造像风格水平高超,而且具有领导性的意义,对武山水帘洞石窟群的美术形式产生着辐射式的影响。

注释:

① 杜明富 傅小凡 著《麦积山石窟佛教造像艺术的历史背景、风格演化及其美学意义》中将麦积山后秦时代的佛教造像风格称为“后秦风格”,其典型样式是:一、造像规模较高大,石窟以中大型为主;二、造像大都表现中国封建社会所推崇的帝王形象;三、造像大都高额深目,鼻梁挺直与额头连成一体,带有贵霜-犍陀罗艺术风格的痕迹;四、袒露身躯,薄衣透体,明显的表现出笈多-马图腊艺术的风格特征,这些特征都是印度佛教艺术传入中国时期的典型样式,但是只有在麦积山后秦时期的石窟中和云冈一期石窟中能够见此类造像。这种风格的形成主要是因为麦积山后秦石窟是在皇家经营下开凿的,而后秦又是当时北方中国政治、军事、文化较发达的政权。所以“后秦风格”是当时佛教造像的最高水平,其影响一直延续到北魏孝文帝改制。

② 麦积山石窟第78窟为麦积山石窟开凿较早的窟龛,开凿于北魏早期,由于损毁严重于北周时期重新修缮并留下了供养题记。见孙晓峰《麦积山石窟北朝供养人调查》,《麦积山石窟研究》,文物出版社,2010:193。

K879.24

A

本文系西安美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XK081)资助。

猜你喜欢
供养人水帘洞麦积山
晒经石、麦积山石窟
黄果树瀑布之水帘洞
千佛崖805窟供养人造像的几点思考
麦积山石窟北方少数民族因素之探析
夜色中的水帘洞
麦积山
《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调查与研究》介评
西夏时期莫高窟的营建——以供养人画像缺席现象为中心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养人像蠡探
西夏佛教艺术中的“家窟”与“公共窟”——瓜州榆林窟第29窟供养人的构成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