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6
大学城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索
刘金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126
大学城背景下的高校办学模式作为一种“集约化”的发展趋势,是实现高校教育教学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其中的重点项目。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和大学城办学背景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及环境文化等方面入手,试图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和途径,从而进一步弘扬现代化高等教育文化精神,引领健康而又先进的校园文化,使高校校园与社会生活进行深度对接。
大学城背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是高校校园的灵魂。所谓校园文化,就是指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传播载体,通过继承并弘扬所积累的精神、物质和文化成果的总和,其主要包括校园特色、教学环境、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历史传统等诸多领域,涵盖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方面。现阶段,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张,众多高校抓住了“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发展机遇,逐渐形成一股大学城建设热潮,开辟出一条具有“集约化”特征的发展道路,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然而,高校在优化办学条件的基础上,还应要重视高校学术氛围的营造和校园文化的建设。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外思想文化的不断渗透,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个人主义在现代大学生群体中逐渐蔓延滋长,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三观”严重偏移,对日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一)国外腐朽文化的冲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和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高校青年学生所接触的新认知、新思想及新事物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于受到国外思想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当下大学生的个性极为丰富,而思想观念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差异性及选择性。然而,在发展尚未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少部分高校学生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诸多不良思想文化普遍存在。
(二)网络文化的冲击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全国高校范围内的校园网络正全面扩张。但是,由于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良莠不齐,部分青年大学生被一些网络不良信息所控制,进而导致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误判。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
随着高等学校的新一轮扩招,全国范围内的大学城都破土而出,往往只关注物质建设而忽略思想文化建设,千方百计地四处贷款以筹建高校校园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盲目地进行扩招,甚至一度出现新生开学时无法入住宿舍的窘境,从而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文化内涵的发展。从长远角度而言,这种文化建设误区不仅阻碍了高校自身的发展,而且也降低了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进而不能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或优势。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它涵盖了高校群体一切存在方式的积累或综合;从而狭义上来说,它是指以高校课外活动为核心的文化环境和精神。高校校园文化隶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它是构成社会思想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有效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当下大学生的文化意识。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分类
根据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
1.精神文化
建设和谐而又健康的精神文化是营造高校校园生活的关键所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由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价值观、情感艺术等诸多要素所构成,而且具备较强的影响力、渗透力及感染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是一脉相承的。
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则是指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实际,制定一系列教学制度、章程以及校训、实施准则等,这些既确保了高校正常运行和管理,同时也是文化建设在高校管理工作方面的重要体现。在当今社会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且合理地定制校园规章细则,进而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相对和谐的文化生活。
3.环境文化
高校校园的环境文化与上述两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要想营造富有人文气息、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就必须为师生教学实践提供宽松舒适的氛围,充分激发他们的思维灵感,提高人文品质,从而愉悦身心。
(一)开创具有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
首先,要加强校园学风建设。学风不仅是学习的风气,而且是一种对学生人格的浸染氛围,以无形的方式作用于个体,潜移默化地改造着人。因此,高校要建立学风激励制度,评比大学城内的整体学风,进而树立优良学风的模范。其次,校训是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灵魂与核心,同时也对高校办学、治学以及教育理念的集中概括。因此,高校应不断加强校训建设,发挥其指导作用。
(二)加强对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目前,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笔者认为要侧重提升高校校园系统的适应能力与发展活力,促进其系统内部的组成部分、协作关系的稳定与创新,从而为高校正常运营提供保证。此外,还要修改、废除一些导致高校内部冲突的、破坏高校正常运营的落后制度。在当前高校制度制定过程中,我们应准确定位校园制度文化的发展,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创造富有生命力的制度文化体系。
(三)营造良好舒适的校园环境文化
当前,大学城已基本定型,并且占地约20平方公里,若再建围墙是不可能的,因而最可行的方法就是加强对校园环境的巡查、安保及管理,对外人员到访应采取实名登记,规避治安隐患,从而营造良好舒适的校园文化环境。
总而言之,大学城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围绕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及环境文化三个方面展开,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理念,将文化建设贯穿于整个高校文化项目实施过程中,从而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实现校园文化发展目标。
[1]胡又丹.浅析大学城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科技信息,2012(17).
[2]刘源,张远平.大学城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以广州大学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1(36).
刘金龙(1984-),男,汉族,山东高密人,硕士研究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640
A
1006-0049-(2016)19-01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