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肯尼迪《就职演说》看隐喻理解

2016-02-04 15:17
山西青年 2016年19期
关键词:正确理解肯尼迪例句

杨 晓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5



从肯尼迪《就职演说》看隐喻理解

杨晓*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西安710105

隐喻既是一种常见修辞,也是一种认知工具,一种思维模式。能否正确理解语言中出现的大量隐喻会影响到人们对于语句语篇的全面正确理解。影响隐喻理解的因素有很多方面,本文结合肯尼迪的《就职演说》来探讨怎样提升隐喻能力。

隐喻;理解;影响因素;《就职演说》

一、引言

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对于隐喻的认知也发生着改变。当前,语言学界对于隐喻已经逐渐形成一种共识: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或者写作手段,它同时是一种认知工具,一种思维方式。人类语言本身就具有隐喻特征,能否正确理解隐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语言的掌握程度。本文将结合现代隐喻理论知识,结合肯尼迪《就职演说》来探讨如何正确理解隐喻。

二、隐喻的本质

隐喻的定义和认知是一个经过了长期研究发展的课题,隐喻主要包括两个基本特点:1)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2)不使用比喻词。

在理解隐喻时,人们会发现,隐喻的本质是以一个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个事物。隐喻帮助人们以具体的、简单的、熟悉的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抽象的、复杂的和陌生的事物。因为,人们认识和感受世界首先始于自身,认知事物是由人及物的过程,从自身到身外的事物、从熟知到未知的、从有形到无形的、从具体到抽象的、从容易定义到难以定义的概念和事物等等。隐喻是一种工具,人们用它来认识世界、建构知识。它是一种心理的迁移,是人们在心理上由始发认知域向目标认知域的一种映射。

三、《就职演说》中隐喻的理解

肯尼迪的就职演说,是无数英语学习者的必读之文。在这篇文章中,共使用数十次隐喻。隐喻的使用大大增加了本文的语言魅力,但也给读者的理解增加了难度。那么下面就来探讨一下那些因素会影响隐喻的理解。

(一)词汇积累

很多英语词汇在本义的基础上,通过意义引申,语义范畴扩大,产生了很多的词汇隐喻义项。许多隐喻义项经过反复使用而约定俗成,成为常规隐喻的一部分。因此,在英语学习或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对一些隐喻“视而不见”。在遇见这些隐喻时,我们几乎不存在理解或接受上的难度,因此也几乎不会把它们看作是隐喻。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隐喻在语言体系中反复出现被使用,其隐喻含义已经几乎被固化、默认。

看一下以下例句:

(1)Wales,39,is the father of the world’s most sprawling encyclopedia,the

online Wikipedia.

(2)…to place further strain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在例句(1)中,father含义是“创始人”。这一词义在词典上均可以查阅到,不难发现它是father“父亲”本义的一个常见引申义,所以很多人并没有把这句话中的father看作是隐喻用法。对于例句(2)中的place strain on 这一表达,很多人可能会将其视为固定词组搭配来记忆,却忽视了此时使用的恰恰是strain的隐喻含义。

那么在肯尼迪的《就职演说》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隐喻词汇。比如在文中第3段“torch” 就是一种常规隐喻。不论在汉语还是英语体系中,人们都会用“火炬”来喻指“精神,传承”等。因此,此句中“火炬已经传递给新一代美国人”实质上指的是美国人民一直奉行的追求的“自由、民主、平等”等政治理念已经一辈接一辈的传承下来。

在文中22段第一句中有这样一个词汇 “trumpet”。该词的意思是“喇叭、号角”。“号角已经吹响”常用来喻指行动的时刻已经到来,这一点在英语中亦是如此。而在23段中“forge ” 和后面的 “alliance”一词搭配表示结成联盟,然而我们都知道 “forge” 一词本义为“锻造”。结成同盟此义实则使用了隐喻手法。

可以看出,词汇的记忆积累,尤其是隐喻词汇的积累对于我们如何正确理解把握一段文字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充分重视英语词汇的相关引申隐喻含义。

(二)语义联想

在英语中,除了我上述的常规性隐喻,也有很多创造性的,有新意的隐喻。在理解这些隐喻时,知道这些词的本义以及常见引申含义还远远不够。在上文中已经说过,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个事物来理解另一个事物。在理解隐喻时,需要动用思维,已有认知,经验去联想,去感受。

看一下以下例句。

(3)The United Nations may be the world’s biggest talking shop —which has its pluses and minuses.

(4)In an age that showers new discoveries upon us daily,what can a 300-year-old book,however famous,offer other than dry bones for historians to pick over?

在例句(4)中,“pulses” 和 “minuses”本是数学概念中的加号和减号。它们是用于表示“正”与“负”这两个相对的数学概念,从而可以使人联想到其本体意义“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在例句(4)中,“shower” 一词使用的妙笔生花。该词动词词义为“如同阵雨般落下”,通过使用这一词,喻体“雨”并未出现,而是通过动词shower 折射出来。抽象的发现可以用直观的视觉想象呈现:新发现犹如阵阵雨水从天而降,每日不停。这种比喻十分新奇,令人印象深刻。

在《就职演说》中也有多处这种形式的隐喻,在阅读过程中,必须动用联想力才能够正确理解。最典型的例子出现在第3段。文中 “tempered by war,”这个表达很多人在开始都会理解不透,主要因为没能正确理解其中的隐喻。“temper”一词本义是“使金属回火”。金属在冶炼过程中经过回火会变得更加坚韧。通过联想,不难得知该表达此时的用意是要说明美国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就如同金属经历过回火变得更加坚强。另外,在第24段 中“place”一词也体现了隐喻的用法。那么这个隐喻的本体是什么? 通过上下文,加以联想分析,不难发现此处人们不愿交换的并不只是“位置”,而是身处其位是所要承担的“责任”和面临的“机遇”。

在理解隐喻时,适当的联想是十分必要的。要将词汇本身所折射的物质世界联想进去,要将个人的经历经验联想进去。

(三)隐喻结构

隐喻作为一种语义现象,它的意义产生是两个词之间词意映射的结果。隐喻可以使用动词,形容词,名词等等不同词性的词汇实现。而在这里,主要讨论的是隐喻中经常使用的某些句型结构。

(一)在as…as,not as…as,as much as,no more…than,not…any more than 等结构中,常可连接两个句子进行隐喻对两类不同性质事物进行比较。

(5)If I were a politician,I would as soon think of being angry with Mr.Smith for turning against me as I am now with a pin for picking.

在本句中,通过比喻将两件事情:1)史密斯反对我,我对他感到生气2)我被针扎到,我对针感到生气,联系到了一起。从而使读者更生动形象地感受到了如果我是个政客,我的心理变化。

(二)在what 连接的A is to B what C is to D句型中,其中AB为主体,CD是喻体。通过简单具体的形象说明复杂抽象的概念或过程。

(三)用介词of 连接两个名词的结构。这是一种非常普遍,适合于各种文体的结构。

(6)They live in a match-box of a room.

(7)He has a heart of stone.

例句(6)中,用这一的结构形象的说明了居住的房间小的如同一个火柴盒,而句(7)则更好理解,中文当中有如出一辙的表达:心如铁石。

能用在隐喻中的句型结构数量形式并不限于总结出的这些,但可以肯定的是累积这类句型结构对于提高隐喻理解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就职演说》中,如果有这些结构的积累,那么有两处相对难以理解的表达就会变得清晰明了。在19段中 “if a beachhead of cooperation may push back the jungle of suspicion”这句话中,有两处of结构的出现。明白它们是隐喻结构,就可以理解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如果合作的滩头阵地逼退猜忌的丛林”,也就是说要用合作来消除猜忌。将合作比喻成滩头阵地,将猜忌比喻成丛林,语言变得更具张力与感染力,同时也能调动听众和读者的想象力。

(四)隐喻与语境

语言的理解离不开语境,同样,隐喻的正确理解也一定离不开与其息息相关语言环境。与隐喻相关的语境知识包括宏观的社会文化语境和微观的具体情景语境。语言接受者只有对语境因素进行正确的分析把握和理解才能准确获取隐喻意义。

(8)大家都称他为小诸葛。

(9)John met his Waterloo in the final examination.

在例句(8)中,如果读者不明白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形象定位,就无法理解诸葛亮是足智多谋的人的典型代表,也就无法体会例句所要传达的准确含义。而对于例句(9)的正确理解在于明白滑铁卢的象征意义。在西方谈到一个人惨遭失败,会使人联想到拿破仑的滑铁卢之战。这是拿破仑一世的最后一战,这次战役结束了拿破仑帝国。后世人们用meet one’s Waterloo 来比喻“遭惨败”,“受重创”。例句(13)以太阳系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形象地解释了原子的内部结构及运动规律。然而对这句话的真正理解毫无疑问是需要一定的物理背景知识的。通过这三个例句不难看出历史文化以及相关知识背景等等都会影响到对隐喻的正确理解。

肯尼迪的《就职演说》中,也有多处的隐喻理解和当时特定的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不可分割。在第7段中这句话 “in the past...riding the back of the tiger ended up inside” 的中文意思是:“在历史上,凡愚蠢地骑在虎背上谋求权力的人,都是以葬身虎口而告终”。在当时,美苏矛盾激化,世界政治被划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肯尼迪对新兴的独立国家宣称,骑在虎背上最终会葬身虎腹,其实此时的“骑在虎背”上实质上指的是“追随苏联”。除此之外第9段的 “prey” “the master of its own house” 这些隐喻的理解都无法脱离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这些词都能明显体现出美苏对立仇视的无形硝烟。要想把握肯尼迪的演讲意图就无法脱离当时的社会语境。

四、结语

而通过上文的探讨可以看出影响隐喻理解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是词汇的语言意义,句型结构,适度联想,文化背景等等都会左右人们对隐喻的把握。在语言的接收过程中,要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来不断提高我们的隐喻能力。当然,隐喻理解所受到的影响因素绝对不止步于本文中所列举的这些。隐喻意义的理解还涉及很多诸如隐喻性词义的形成,隐喻的认知推理等方面,这都有待作者进行进一步研究。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2]李长忠.隐喻与语境[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3]马静文.隐喻与外语文化教学[J].外语教学,2001(31).

[4]王建卿.论英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9).

[5]王文斌.隐喻性词义的生成和演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

杨晓(1985-),女,汉族,河南西峡人,研究生,西安翻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

H05

A

1006-0049-(2016)19-0060-02

猜你喜欢
正确理解肯尼迪例句
如何正确理解并灵活应用动能定理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正确理解功的公式和正、负功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肯尼迪情妇出书大爆风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