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辉
河北消防总队政治部文工团,河北 石家庄050000
民族歌剧对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影响
张亚辉
河北消防总队政治部文工团,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歌剧是一种集文学和舞台美学等为一体的集中体现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艺术形式。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歌剧不断吸收国外歌剧的发展经验,并且通过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融合,最终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与中华民族特性的歌剧派别。本文主要是在介绍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探讨其对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民族歌剧;中国声乐艺术;影响
民族歌剧作为一种集文学与舞台美学等因素于一体的艺术形式之一,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它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多地采用咏叹调、重唱或者序曲等形式来组成的。早在十六世纪末的时候近代歌剧就已经在意大利产生了,并且伴随着文艺复兴潮流的发展趋势传播到了欧洲,逐渐发展为一种拥有璀璨光华的艺术瑰宝。民族歌剧是我国音乐文化发展史上的一种重要的组成形式,占据重要的地位。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不断吸收与继承世界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的基础上,同时在受到精彩纷呈的音乐文化的熏陶下,我国的民族歌剧得到了巨大的快速发展。由于在民族歌剧表现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戏剧化的冲突或者是人物的内心情感纠葛等的变化大多都是通过用歌唱这一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民族歌剧的不断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使其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歌剧在我国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历史。我国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就诞生了歌剧这一艺术形式,到了30年代,很多农村根据地都开展了民歌的搜集和改编等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为民族歌剧的发展垫定了良好的基础。当时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剧的代表为《白毛女》。它通过将中西音乐的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和借鉴,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的民族声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树立起了我国歌剧创作的里程碑,为中国歌剧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民族歌剧由原来的相互排斥与对立逐渐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趋势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民族歌剧始终坚持和追求民族的导向性,使得民族歌剧的发展出现了辉煌与繁荣的时期,不仅创造出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歌剧,如《小二黑结婚》和《红珊瑚》等优秀作品,而且还从国外引进一些富有影响力的作品,如《茶花女》和《蝴蝶夫人》等经典的剧作。改革开放后,民族歌剧从文革的低谷中走出来,并且不断恢复元气,开始新的征程。这时期的歌剧创作完全拜托了原来思想的禁锢,在陈述规则和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使得民族歌剧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代表作有《伤逝》、《归去来》、《野火春风斗古城》等。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民族歌剧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最终使其成为当前我国音乐领域里的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艺术形式。此外,在民族歌剧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也对我国的声乐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本文主要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歌剧的发展,滋养了很多声乐艺术家的成长
声乐艺术家的成长是促进我国声乐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民族歌剧的不断发展,不仅充分地完美地表现出我国表演艺术的精神风貌,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滋养了我国很多声乐艺术家的成长与发展,比如王昆、郭兰英等人。民族歌剧中富有民族韵味的演唱方式和构筑于中国传统戏曲等艺术形式基础上的表演艺术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对这些声乐艺术家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得他们在舞台表演和创作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声乐歌唱水平,为声乐艺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资源。同时,这种亲切、自然的感人肺腑情真意切的形式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当代的声乐艺术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并且为声乐艺术的不断繁荣垫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民族歌剧的发展不断丰富声乐艺术的演唱方式
我国的民族歌剧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其演唱方式由原来的传统方式逐渐向土洋结合的方向发展。所谓土洋结合,就是指在继承与吸收国内的戏曲与西方的经验,并且坚持本土化的条件与原则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唱表平衡的民族演唱形式,对咏叹调和重唱等声乐表现形式进行了有效地探索。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我国的声乐艺术的演唱形式不断向既包含西方特点又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演唱形式发展。同时歌剧的不断发展,也使得很多声乐艺术家对中西结合的演唱方式进行了探索,比如传统的唱法与西洋美声相结合等,从而使得上下声区和谐统一,高音区的演唱也变得越来越轻松和自如,并且还保持着浓郁的民族风格特色,从而形成了符合中华民族的发声规律的演唱形式,并不断促进我国声乐演唱体系不断完善。从《白毛女》开始,从王昆、万山红到彭丽媛等音乐艺术家,他们的声乐演唱方式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变化历程在很大程度上几乎就是我国声乐艺术发展的过程。
(三)民族歌剧为声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好的创作素材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部声乐艺术作品质量的好坏。而民族歌剧的发展为当前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与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民族歌剧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积极地开拓题材的范围与表现形式等,使得所创作出来的作品能够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生活气息与氛围,从而创作出数不胜数的优秀歌剧作品,深受社会各界的喜爱,比如《洪湖赤卫队》、《草原之歌》等。很多歌剧中的经典作品或者唱段,经过声乐艺术家的改编,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家喻户晓的优秀的声乐作品,并且很多都被列入了声乐教材中的教学曲目范围,而且很多民族歌剧作品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声乐艺术家的创作素材,在很大程度上不断推动声乐艺术的发展。
民族歌剧与我国的声乐艺术的发展,二者是息息相关的。前者对后者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而后者的发展必定又会为前者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的空间。民族歌剧继承和吸收了很多国内的传统文化与国外音乐的精髓,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的声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垫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民族歌剧仍然需要不断探索,从而具有更为鲜明的特色,进而更好地促进声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纪建功.民族歌剧对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影响[J].北方音乐,2014 (1) :148.
[2]杨曙光,金永哲.中国歌剧演唱研究[J].中国音乐,2010(2) :134.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4-01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