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发展与延续

2016-02-04 12:16关玉杰
山西青年 2016年10期
关键词:幸福德性

关玉杰

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发展与延续

关玉杰

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大学,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使得我们的实践活动做的好的一种品质,是一种适度的、中和的状态,过或不及都不能达到很好的状态,与德性原则不符。德性生活状态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获得幸福,德福统一直是德性的终极归宿。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就是至善,是人类最高的善,它是有别于人们得到财富和荣誉的那种外在的快乐的。

关键词:德性;幸福;至善

一、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一)何谓幸福

从古到今,人们对幸福都有不同的见解,大部分人认为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亚里士多德也曾提出过这种见解,认为自足的境界,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也就是所谓的至善。

“幸福”一词在英语中的主要意思是一种感觉,就是那种满足感和愉悦感,而运气、善的获得等客观感受则是更深一层的延伸。但是希腊语中的“幸福”最开始是与“好运”联系在一起的,表现了对神之爱,以及由神支配的好运。而之后到了苏格拉底开始,“幸福”就被当做是一种美好的生活和伟大的成就这样的象征了。

幸福,可以被公认的认为是一件世上最完美或者说最完善的东西,那么什么又是最完善的东西呢?在最完善东西的定义上,几乎亚氏的定义成为数千年来的代表,一种不会因物而值得欲求,而始终因其自身的东西通常称作最完善的东西。财富会因为社会的变迁而变化,名誉会因为社会的公共价值的变化而变化,同样我们身体的强健与否以及运气的好坏始终是个不确定的因素,而唯一不会变迁的唯有我们本身拥有的个性,优秀的性格品质具有稳定的德性特征,因此理应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达到了这些目标,那么我们就可以称作为幸福了。

(二)亚里士多德的至善幸福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是一种关于什么是一种善的人类生活,古希腊人都拥有这种人生的信念,即生活要有着总的终点和目的。亚里士多德为了证明这一信念,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提到:“几乎每一个人和所以的社会都共同地追求某种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人们有所选择或有所回避”。几乎所以的人,无论是普通人,还是高贵出众的人,都把这种信念看做是“幸福”,幸福作为人类追求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做得好、生活的好。

幸福是人存在、活动的最终理由,我们的任何行为,以及存在者的任何事物,都有其目的,但幸福是一个例外,我们没有必要探寻幸福的目的,以及为什么要幸福,因为幸福就是一个最终的目的,一个人类生存活动的终极目的,幸福是不会为了任何一个目的而被放弃的。

亚里士多德提出”幸福就是至善”。苏格拉底最早提出“善是人生的最高目的”,亚里士多德受他思想的影响,也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这个观点,主要研究人的善,即人的活动和目的。善的行为本身就是幸福的一种显现,人的行为、人的实践的好坏决定了人是否善。那么最高的善则是把外在的善、灵魂的善和身体的善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至高的善,极致的善。正是善的这些特性,使得亚里士多德最终决定以善来衡量幸福的完满性。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生存活动有一个最高的目的,这个最高的目的也就是人类最高的善。他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提到“我们应当至少概略地弄清这个最高善是什么”。在《欧台谟伦理学》中也提出“任何可以自由地按其自己的选择活的人,应该按照一个目的去安排其生活,否则那个人的生命就成了浪费”。也就是说,我们要想生活的好,就要知道、要弄清最高善到底是什么,而且我们还要有目的、有安排的去生活。有了最高的目的,我们就需要在弄清这个目的之后,按照这个目的去生活,那么,最高的善也就可以知道了。

二、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有两种,一种是理智德性,另一种则是道德德性。我们要获得道德德性,不仅仅需要理性审查,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并强调了社会习俗和惯性在品格建立中的重要性。理性可以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其中理论智慧不是与理智德性直接相关的,它是理论理性的德性;而实践智慧是一种内在善,它自身就是一个最高善,是实践理性的德性,与理智德性密切相关。“智慧是德性总体的一个方面,我们拥有它并且很好的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就会获得幸福。灵魂的这只眼睛离开了德性就不可能获得明智的品质。因为,实践的演绎也有这样的始点——既然目的或最大善是某种事物”。也就是说,道德德性使得明智的目的正确。

亚里士多德以幸福是灵魂的一种体现德性的活动作为结论,因此,他的幸福主义把德性作为中心议题,成为一种以德性为导向的伦理学,表明德性是那些帮助一个人完好地表现其功能的品质。而且,孟子也指出,我们生而有之的四端成长起来并达到成熟的这个过程就表明了德性就是我们原始善的本性的繁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亚里士多德为我们着重呈现了勇敢、公正、节制、友爱、快乐五种具体德性。这五种德性是通往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品质,然而困难就在于每种德性本身都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张力:对于勇敢,需要在克服恐惧与对某些事情保持恐惧之间做到适度;对于分配的公正,需要在“强者得到更多”与“弱者平等”之间寻求中道;对于节制,它可能是固执与软弱之间的中道,也可能是放纵与冷漠之间的适度,但从根本上说,有关节制的冲突存在于知识与欲望之间。他之所以把幸福看作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是因为幸福不是单纯的仅仅靠感官被感受出来的,而且善也不能很完美、很完善地诠释出幸福的丰富内涵,我们必须联系实际生活、深入到现实实践中去感受它。人通过合乎德性而享有的幸福的生活,是最为持久的,也是最具荣耀和巩固的。在他看来,德性分为两种:一种是理性的,理性的德性大多数是由后天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是需要经过思考和推理的。另一种是伦理的,伦理的德性大多数是由后天的风俗习惯熏陶而来的,它由人的行为活动所表现出来。他认为人只有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理性,才能达到自满自足的快乐,因为我们只有在实践德性的现实活动中才能真正地体现出德性,只有在待人接物的行为活动中,才会成为公正的或不公正的人,成为勇敢的或怯懦的人。所以,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实在在的获得幸福。

因此,幸福是不缺乏任何东西的、自足的。德性虽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核心,但我们可以了解到,德性并不是其追寻的终极目标,他的终极目的是幸福,德性的修养是为了幸福。

三、实现至善幸福的途径

公正是实现至善幸福的首要前提。亚里士多德指出:“公正不是德性的一部分,而是整个的德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正一种最完善、最是实现一切幸福生活的最基本、最不可或缺的保障,是幸福实现的的首要条件。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公正作为前提,人们也就没有获得幸福的基础保障。

之后就是快乐。快乐是一直伴随着幸福而存在的,做到了这一点,所得到的快乐才会让人感到幸福。亚里士多德还讨论了三个层面的友爱:有用的、快乐的、善的或有德性的。他认为快乐的和有用的友爱建立在某种交易的基础上,存在利害关系,因此难以长久;而善的友爱是因为对方自身之故的、既善也愉悦和有用的、持久的。相互友爱的人希望共同生活,就好像一个人与其自身一切生活一样,因为这能令两人都感到愉悦;两个有德性的人从对方这种友爱中得到的东西是相同或相似的,且这种东西不像有用、快乐那样转瞬即逝;其四,爱是一种感情上的过度,因此就人的本性上来说,友爱是排他的,它甚至只能为一个人享有。亚里士多德揭示出快乐一些难以言说的特性。他认为向正常品质回复的快乐不是正常的快乐,比如因饥饿而吃饭感到的愉悦。快乐是人的正常品质的不受阻碍的实现活动。快乐本身是自足的,不依靠时间的积累而增加,因而当我们因做某事而忘记了时间时,我们是快乐的。

最后,就是德性与最高的善的方面。一个人没有德性这个基础条件,即使一些外在的条件再丰富、再充足,都不会达到真正的幸福。然后是至善,因为心灵的善就是幸福。但是幸福光靠内在是不行的,还需要有外在的辅助,所以人也必须具备外在的善,比如好的生活条件和高尚的朋友,这样好的生活才能有保障;还有身体的善,具备了身体的善,人才有机会和能力去享有幸福。当这三种善都具备了,才可能达到至善,得到真正的幸福。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作为最终目的这一观点只是给了幸福一种形式化的含义,而实质性的方式则是要搞清楚幸福作为最高的善是什么。要弄清楚幸福,也即是人类之最高善是什么,就要了解幸福的本性,因此,亚里士多德把主要焦点放在了德性上,他把幸福作为其伦理学的主题,他认为:“如果我们先弄清楚人的活动,这一点就会明了”,只有弄清楚人的活动,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幸福理论,而人的活动,就是人类特有的理性活动。

显而易见,为了幸福,为了追求最完善的东西,灵魂的善将会被视为最真实、最完美、最适当的善。我们在肯定灵魂的善的同时,一样不能忽略另两种善,因为正是另两种提供了人类追求灵魂善的基础,或者更实在地说,是一种物质基础。在智者的脑中,始终有着一个递进式,那就是物质永远是为精神服务的,而物质的取得始终不应成为生活的目的地,追求合乎德性,追求高尚事物的行为始终将成为幸福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3.

[2]余纪元.德性之镜——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大卫·福莱.从亚里士多德到奥古斯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图分类号:B82-0;B502.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0-0118-02

猜你喜欢
幸福德性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露潼的“幸福”
幸福、德行与至善——康德至善学说探析
“幸福”之下,真实的不丹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为了“幸福”的母亲
传统德性论的困境及其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