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视野下贵州农村女性婚育观变迁探究
——以毕节市八寨镇新艾村为例

2016-02-04 12:16潘继材刘琪琪
山西青年 2016年10期
关键词:社会性别变迁

彭 博 潘继材 刘琪琪

安顺学院政法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社会性别视野下贵州农村女性婚育观变迁探究

——以毕节市八寨镇新艾村为例

彭博*潘继材刘琪琪

安顺学院政法学院,贵州安顺561000

摘要:婚姻、生育是构建家庭生活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两性婚姻关系的缔结,更直接影响到未来婚姻存续期间生活质量的保证和家庭组建形式的确立。本研究以贵州农村女性婚育观为切入点,以毕节市八寨镇新艾村作为个案,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采用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对贵州农村女性婚育观变迁现象进行适度解读,以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社会性别;婚育观;变迁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婚育观是其中一个尤为关键的要素;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女性又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因此,以社会性别为着眼点,深描农村女性婚育观变迁的时间轴线,分析从传统向现代婚育观的转型,探究现代社会中农村女性性别意识与主体意识的树立,强调女性的话语权,不仅关系到农民家庭生活的和谐发展,更会影响到我国农村社会的繁荣稳定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新艾村社会背景概况

新艾村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的毕节市,八寨镇西部,与八寨村、劳动村、钟寨村、中厂村、茅栗坪村接壤,辖4个村民组,行政区域面积3.8平方公里,总户数432户,总人口2190人,女性1115人,男性1075人,男女比例为0.97:1①。

早在改革开放前,新艾村一直保持着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婚育观念:以早婚早育、多子多福、在生育问题上以强烈的男孩偏好作为婚育目的的基本追求;改革开放后,为与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相适应,人们逐渐摒弃了传统的婚育意愿,树立了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新型婚育观念。

二、贵州农村女性婚育观变迁解读

(一)改革开放前传统的婚育观

婚育观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变迁深受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作为传统的农耕社会,男耕女织式的个体小农经济是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血缘家族构建的基本道德关系。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男尊女卑”的两性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择偶观,“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生育观在广大农村地区有着根深蒂固的存在基础。贵州农村女性婚育观在上述大背景的影响下,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呈现出来。

1.附属型的自我认知

改革开放前,贵州农村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一直保持着与自给自足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传统性别制度也因循了父权制下的等级划分突出表现为“男尊女卑”。妇女在这种氛围下对自身社会性别意识的判断就禁锢地认为:“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②,“母以子贵”、“妻以夫荣”的行为准则才是为社会道德所认可和接受的。

个案1③:

在新艾村调查中,笔者有幸接触到了村内年龄最大的女性,现已接近百岁,当地村民都叫她太奶奶。当笔者问到太奶奶的姓氏时,她沉默了会儿说:“我们那时候哪有姓哦,连名字都没有个正式的,都是随便叫的!没嫁人前,都是老大、老二这么地叫,只要喊得应就可以了。后来嫁人了,就随了夫家的姓嘛!自己哪还有个名字”。

个案2④:

张老太十七岁就嫁到了新艾村,据她说,结婚的时候什么也不懂,就连结婚对象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反正父亲会帮她安排好一切,什么都不用操心。后来嫁到夫家没多久,公婆就催促让她给添个孙子,她也没反对,认为生孩子是早晚的事,但是最后还是没随了公婆、丈夫的心愿,第一胎生了个女娃。打生了这个孩子以后,公婆没给过她一个好脸色,甚至连丈夫都受影响给她甩脸子。她也觉得没给公婆添上孙子,没给丈夫生个儿子挺对不起他们的。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第二年,她再次怀孕,当丈夫和公婆得知她怀孕的时候,就像以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高兴得不得了。至此以后,张老太每天在家带孩子兼养胎,丈夫出去干农活。说到这里,张老太脸上浮现出幸福的笑容。几个月以后,张老太不负众望,为老张家添了个大胖孙子,全家上下喜乐融融!随着年岁日长,公婆的相继离去,家里的负担日益加重,丈夫为了生计,白天在地里干农活,晚上就去当地煤窑上帮忙。一次煤窑发生意外,带走了张老太的丈夫。周围有人也劝她再找个婆家,但她始终不愿意,“丈夫没了,还有儿子”。就这样,她独自一人辛苦地把孩子拉扯大,女儿也嫁到了一个好人家,虽然儿子家条件没女儿家好,不过还算过得去。张老太晚年时,女儿不止一次地提出,让母亲和她一起住,好让母亲享享清福,可是张老太死活不愿意,认为自己死后还得靠儿子给她送终,不愿挪出儿子家。

上述个案将贵州农村女性在婚育观念上附属型的自我认知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男帅女,女从男”、“嫁从夫”⑤决定了妇女在父权、夫权统治下的命运;而“夫者,扶也,以道扶接。妇者,服也,以礼屈服”⑥,又体现了夫妻关系在婚制方面的不平等。

2.配偶选择上的“零”话语权

在传统的婚姻中,一直都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门当户对”的婚配习俗,这样的婚配习俗在过去的新艾村也是一种常态。

个案3⑦:

吴秀花,四十多年前嫁到新艾村,她说:“没嫁人之前家里的事情都是由我爸决定,从来不会问我,连我妈也不怎么问。我爸总说,家里的事情还不是要听男人的,你们女人懂什么,只要跟着做就行了。他说话不管对错,都没人敢还嘴的。我嫁人也是他安排的,彩礼说好我就过来了,这一待还不是这么久。”

新艾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将女性隔绝在这样一个相对保守的聚落中,她们几乎与外界没有任何接触,在配偶的选择上也没有任何自主意识表示,完全听凭父母的安排。

3.生育观念上的“有子万事足”

对改革开放前的贵州农村女性来说,生育观念与其说是一种主观的生育愿望,倒不如说是对现实生活需求的被迫满足。为了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新艾村女性的生育选择更多是基于“多子多福”、“重男轻女”来进行考量。

个案4⑧:

村内的刘大爷和他的老伴儿相携相伴近一个甲子,当笔者问起他们家有几个子女时,刘奶奶说:“在那个年代,如果你在婆家没有一儿半女,尤其是没有儿子是无法生存的;只有有了儿子,后半生才有依靠,女儿迟早是别人家的人。俗话说的好,‘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们家就有五个孩子,三男两女,只有儿子生得多,才没人敢惹你,家里的生活才能更好!”

在上述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过去,新艾村女性在生育目的上,大多一结婚就将孕育下一代作为生活的头等大事;而对生育数量的追求更是异乎寻常的重视,将“多子多福”作为衡量婚姻幸福的首要指标;在生育性别上,出于对传宗接代、延续家族种姓需要的考量,新艾村女性又有着极强的男孩偏好。

(二)新时期下重构的婚育观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新艾村工农业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同时面对东部地区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新艾村的男女青年也逐渐加入到了外出务工的群体之中,由此改变了父辈们守着“一亩三分地”,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艾村女性婚育观也从传统的“早婚早育”、“养儿防老”逐渐转变为“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新型婚育观念。

1.“独立”意识的觉醒

在传统的中国农村家庭中,未婚妇女作为“女儿”存在于家庭中,她们参加家庭的经济活动,并将自己的劳动成果贡献给家庭。虽然她们的言行举止都受到父母的管制与约束,但终究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因为对于父母来说她们总是要嫁出去,要属于另外一个家庭。现今,伴随着外出务工活动的增多,一方面使新艾村女性拥有了相对可观的经济收入,在家庭生活中获得一定的参与权利;另一方面让她们远离了家庭的控制,在开阔自己视野的同时,最终以独立的个体身份参与到社会的生产生活中来。

个案5⑨:

韩女士说到;“在家里我爸是说一不二的,家里什么事都由他决定,从来不会问我和我妈。后来看到小霞(邻居)打工回来,家里人对她的态度大转变。当时,就觉得只有经济独立了,在家里才有话语权,所以才选择出门打工的。出门打工回来后就真的不一样的,爸爸说要再修几间房子,我说还不如去城里做点小生意赚点钱,在城里买套房算了。爸爸居然出奇地同意了。”

女性拥有独立的经济收入后,家庭地位获得了提升,让其能有机会参与到家庭事务的决策体系中来。

2.婚姻自主权的增加

据新艾村村干部介绍,由于东部地区服装制造业相对发达,对女工的需求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新艾村女性外出打工的比例远远高于男性。这样一来,新艾村女性的婚恋圈就被无形的扩大了。

个案6⑩:

王女士说:“我26岁才结的婚,结婚算晚的了。20岁就出门在外打工,一开始的时候父母不怎么催,可能觉得我还小,可以先打拼一两年。可是后来时间长了,看我一直没动静,就着急了,每次回来都催我,也在村里托人给我介绍了几个。但是心里总不甘心,觉得自己出去打拼了这么几年,不应该再回到村里过父母那辈的日子了,而且觉得自己还年轻,不应该早早地被束缚在家庭和婚姻中,在打工的地方和自己一般大的单

身女生多得是,所以不管父母怎么催促,我都没有答应。直到去年,我遇到现在的丈夫,接触一段时间后,觉得各个方面都很合适,两个人也有感觉,主要是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再回农村住,所以我们结婚后,把两个人多年打工的积蓄凑起来在城里买了套房子。”

打工经历使得女孩们对婚姻关系的缔结更加看重感情,情感因素在她们的择偶标准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3.生育选择的理性化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2016年,全面二胎的开放,但是愿意生二胎的人却寥寥无几。对生育性别的关注,早在1995年就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人们对生育性别的选择也逐渐打破了以往对男孩的强烈偏好,更趋于“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理性判断。

个案7:

被访者杨女士,已怀孕35周了,当笔者问到她希望生男孩还是女孩时,杨女士这样说到:“现在这个社会,生男孩和生女孩都一样,反正我和我老公都喜欢,有孝心的话,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会对我们很好的。”

过去农村女孩结婚后都随丈夫居住,这决定了赡养老人的主要是儿子。如此一来,导致在新艾村人们对生育性别的选择上都以生男孩为目标。现今,随着女性外出打工机会增多,在外缔结婚约早已成为常态,伴随赡养老人模式的悄然变化,人们对生育性别的选择也更加理智。

三、结语

新型婚育观的树立,让男女两性在社会发展中的参与度与受益度日渐均衡。农村女性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家庭生产生活中来,她们大多数打破了过去“父权”“夫权”对家庭生活的“垄断”,经历了家庭权利角色的颠覆性改变,撑起了生活的“半边天”。在择偶标准的确立上,新型婚育观的树立让女性摆脱了“家长制”对其配偶选择的“绝对”控制,扩大了对心理情感的需求份额。而随着生育性别、生育数量愈加理性,女性卸掉了多子女的负担,对个人发展及婚姻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均受益匪浅。

[注释]

①《八寨镇介绍_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八寨镇地名网》.互联网数据.

②《仪礼丧服子夏传》.

③访谈时间:2014年10月9日上午10:35-11:00;访谈对象:太奶奶(无名氏),女,98岁.

④访谈时间:2014年10月12日下午17:21-17:50;访谈对象:张花,女,72岁.

⑤《礼记·郊特牲》.

⑥《白虎通》.

⑦访谈时间:2014年10月15日下午16:25-17:05;访谈对象:吴秀花,女,67岁.

⑧访谈时间:2014年10月16日下午14:05-14:35;访谈对象:刘大舜,男,78岁,丰子会,女,74岁.

⑨访谈时间:2014年10月24日上午10:15-10:40;访谈对象:韩敏,女,24岁.

⑩访谈时间:2014年10月26日晚上20:10-20:30;访谈对象:王婷,女,26岁.

[参考文献]

[1]刘纪红.性别观的历史演进与当代构建[D].郑州大学,2010-5-1.

[2]郑世艳.农村妇女生育观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6-1.

[3]林乃红,耿喜波.闽南重男轻女生育习俗及其变迁[J].泉州师范学院报,2001.

[4]吕红平.中国性别文化的变迁及现实意义[J].河北大学学报,2010(5).

[5]徐安琪.性别观的变迁:离上海文化有多远[J].社会科学院,2013-4-10.

** 作者简介:彭博(1984-),女,法学硕士,安顺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民族学、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0-0046-02

猜你喜欢
社会性别变迁
我家的自行车变迁史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清潩河的变迁
夫妻忠诚协议法律行为之样态分析
《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社会性别研究
中国梦与社会性别平等问题探微
对当代大学生国际时事关注度的社会性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