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君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女高音无换声区混声歌唱训练的探索
刘杰君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女高音演唱以其丰富的共鸣、通畅且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取悦着听众。女高音声部的初学者往往会出现上下声音的不连贯、不统一,这是因为“换声点”的存在。混声唱法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掌握好混声唱法的技术不但能够扩展音域还可以美化音色,使声音得到解放。歌唱者不需要受到声音“打架”、音域窄、共鸣和穿透力不够等因素的限制而影响歌曲情感的表现,因此,掌握好混声歌唱技术是获得完美声音的重要手段。
女高音;换声点;“打架”;混声;“低音高唱”;“哼鸣”;气息支持
随着美声唱法的不断发展、各种发声方法的不断提出,对于声区的概念和划分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笔者本人较倾向于无换声区混声歌唱的训练方法。这里提到的无换声区歌唱方法并不是要从根本上否定其他发声学说对声区概念的认定,而是为了进一步扩展和完善这种方法。例如P.M.马拉费迪奥医生在《卡鲁索的发声方法》一书中就提到的“自然的歌唱”,就从某种意义上否定了声区和换声区的说法。对于一个歌唱者来说,最好的状态便是无意识地把换声点过渡掉,让人听不到一点痕迹。这也是美声唱法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即声音的统一连贯。对女高音来说,这点尤为重要。它是衡量女高音歌唱技术高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根据笔者多年的声乐教学经验,大部分的初学者甚至是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歌唱者在歌唱发声时,都会出现一种控制不住的“破音”或者是声音“打架”的现象,这种现象存在于由低音往高音唱,或者是由高音往低音唱的过程中,这样声音就没有办法连贯起来。而这种“打架”的声音正是换声的存在。“换声”存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应当从生理方面来认识。人的两片声带在发声运动时往往是不均衡的,当其中一片声带没有绷紧的时候,杓状软骨就失去了平衡作用,这样“破音”就产生了。在发“真声”的情况下,喉部肌肉用力声带拉紧;在发“假声”的情况下喉部肌肉放松,声带较为松弛。对于歌唱者而言,如果能将这两种“声音”互相均衡,控制衔接配合得很好,就能得到连贯统一的声音。
针对歌唱者在声音上下过渡中出现“打架”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演唱和教学的经验,总结出一些建议:
(一)建立正确的混声歌唱概念
通常在声乐教学中我们习惯用“真声”(胸声)和“假声”(头声)这两个概念来划分声音的状态,实际上,正确的歌唱状态是将这两种声音融合为一种固定的声音模式即“混声”歌唱。在混声的训练过程中,要做到整个声区的连贯统一,就需要以中低声区为基础,然后在胸声中混入头声,高音中带些胸腔共鸣,低声区保持高位置歌唱,即“低音高唱”,这样既能使高音听起来不虚,低音听起来不白,从而使整个声区保有统一连贯的音色。但对于大多数初学声乐的歌唱者而言,要做到上下声区连贯没有“坎儿”是需要长时间历练的。初学者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歌唱时声音不统一、换声区“打架”,甚至出现在特定的那几个音上突然暗淡无光,声带搭不上劲儿,变得虚空无力,声带与气息显得失去控制的情况。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声音位置和喉头位置安放问题,以及口咽腔打开的状态、声带运动的比例等因素造成的。混声训练的目的就是在声区机能转换的时候,平稳而不露痕迹地将这些“坎”过度掉。此外,教师还应当注意自己的教学用语,对于初学者,不建议刻意用一些术语来暗示学生换声点的存在,更不能以个人经验给学生谈换声区应注意的那几个音,因为每个歌唱者的嗓音条件和声带机能构造都不尽相同,教师切记不要提前暗示学生某种问题的存在,最好是等学生在历练的过程中自己暴露问题,教师只需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便是,否则,有可能本来不存在的问题反而被先入为主地引导出来了,这样容易对受教者造成心理压力。
(二)采用“低音高唱”的训练方法
“低音高唱”就是保持声音高位置的训练方法, 换成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在唱低音时也保持住唱高音时的位置,即声音的“高位置”安放, 这一点对于中低声区至关重要。如果没有“高位置”安放,中低声区的声音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在跟高音区衔接的时候就不能够获得连贯统一的声音。声区之间就会脱节,这样声音就很容易出现打架的现象。在训练的过程中,头腔共鸣起到了融合真假声的作用。要做到真声不完全真、假声不完全假,还必须做到胸腔共鸣、口咽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合理运用。在整个发声练习中,需根据音高的变化不断调整这三个共鸣腔体的使用比例。女高音要特别注意“a1、a1、bb1、b1这四个音,因为对于绝大部分女高音来说,安放好这四个音的位置是获得连贯统一声音的关键。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从 f1开始逐渐混入假声的训练方法。同时,有意识地给学生强调保持声音“低音高唱”的做法,这样有便于学生体验到统一的声音,使学生树立对混声歌唱的信心。另外,还应注意的是有些歌唱者对“低音高唱”这个概念缺乏正确的理解,往往表现在还没有获得一个气息做支撑的嗓音时,就去找声音的“高位置”,这样的后果是气息上浮,喉头失去作用,声带虚空无力。若歌唱者不能及时地纠正将会对声带造成致命的危害。作为声乐教师,应首先使学生认识到喉头与呼吸的正确关系,并想办法使学生体验到这种喉头与呼吸的对抗,给学生强调不断地在气息与声带的配合上下功夫,从而获得一个稳劲有力、结实通畅的声音,倘若没有这个作前提,谈“低音高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三)采用“哼鸣”的训练方法
“哼鸣”是歌唱教学中较为常用的训练方法,在初学声乐时,为了避免学生刻意去唱响、唱亮而过度用力或猛烈地冲击声门而发出紧张刺耳的声音,国内外许多声乐教育家都主张用“哼鸣”来做引导训练。“哼鸣”分为闭口哼鸣和开口哼鸣。在意大利有个说法是:你能哼到哪里就能唱到哪里。很多歌唱家,拿来曲子先哼鸣一遍,然后再唱,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整个声音置于面罩共鸣之中,将声音统一起来。由于哼唱声带用力较小,声音徘徊在声鼻腔和鼻咽之间,声音较易集中。因此很容易体会到面罩的共鸣,有助于音色的统一。须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做开口哼鸣还是闭口哼鸣,喉头都一定要稳定,胸部要放松,气息自然地沉落下去。一旦找到面罩的共鸣感,就逐渐将这种感觉慢慢地延伸到A、E、I、0、U这几个元音上去。切记,哼鸣的位置就是歌唱的位置。哼鸣同歌唱发声一样,对于初学者来说它是一种保护嗓音的、便于集中共鸣位置的良好途径。掌握好哼鸣的要领,能有效地帮助歌唱者获得高位置的头腔共鸣和协调统一的声音位置,避免歌唱者在没有正确发声方法下过度用嗓带来的嗓音危害问题等。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做示范练习,引导学生反复体会,努力帮助学生找到“哼鸣点”的位置,这样,便有助于声音的统一,从而达到无换声区歌唱。
(四)混声训练中的喉咙打开与气息支持
作为声乐教师,我们常常对学生说“打开”。究竟什么是“打开”呢?对于初学者来说,“打开”这个词是相当抽象的。若从发声的机能原理上给学生讲,学生难免会觉得艰涩难懂;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体验“打哈欠”的感觉。“打哈欠”实际上就是一种放松的感觉,学生可以从这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中体会到歌唱时喉部的基本状态,此后,教师只要提到“打哈欠”,学生便能迅速找到这种放松的状态,这对歌唱者来说非常重要,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告诉学生横膈膜的作用原理以及怎么样在气息的支撑下“打哈欠”,如果学生能正确领悟“打哈欠”、横膈膜的作用和气息的支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那么,作为声乐教师给学生说“打开”才有意义。在整个混声训练的过程中,气息的支撑是至关重要的。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曾讲到:“如果你把呼吸做好了,就没有换声点的问题,练声就是要练得去掉换声点。如果你卡着喉咙唱,该有几个‘坎儿’都暴露出来了。”由此可见,气息支持对于歌唱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在换声时更需要喉咙的打开和良好的气息支撑,更需要喉咙周围放松,去掉不必要的阻力,这样才能获得正确的混声。所以打开喉咙和气息支持密不可分,是混声训练的重要保证。
由于换声区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它是人类声音的自然属性,歌唱者一般是没有办法用本嗓完成两三个八度的演唱的,即便是完成了,长此以往由于声带不堪重负最终会造成声带的硬伤,从而断送了歌唱道路。而混声唱法却是能够解放声音的科学的歌唱方法,换句话说,混声唱法是能扩展音域和美化音色的一门歌唱技术。掌握了混声歌唱技术,歌唱者就有更多歌唱作品的选择权,没有了技术上的局限,歌唱者便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歌唱,更好地诠释作品,做声音的主人。
总之, 女高音混声唱法无论是对于女高音的演唱或是教学来讲都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技艺。它是女高音获得连贯统一的声区、丰满的共鸣、宽广的音域和优美音色的最佳途径。
[1]赵梅伯.唱歌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2]潘乃宪.声乐实用指导[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3).
[3]玛腊费奥迪.卡鲁索的发声方法——嗓音的科学培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4]林俊卿.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5]薛良.歌唱中气息、发声、共鸣的相互关系[J].中国音乐,1996 (4).
[6]邹长海.无换声区混声训练探索[J].音乐研究,1999(2).
J61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