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音乐课对高职农村学生音乐素质培养探究
——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欣赏课教改为例

2016-02-04 08:18:12
北方音乐 2016年18期
关键词:聊城欣赏课素质

邵 琰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党史音乐课对高职农村学生音乐素质培养探究
——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欣赏课教改为例

邵 琰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在职业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高技能型人才全面发展已成为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音乐类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已成为全国众多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内容。笔者作为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学的一线教师,立足于实践调查,并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音乐欣赏课教学改革为研究案例,结合全国其他非音乐专业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情况,对音乐教育与党史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及其对农村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进行探究,以提高农村高职生音乐素质,促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高职;音乐教育;党史教育

音乐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像力与创造力的结晶。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与专业相结合与国史、党史相结合的音乐教育,通过音乐教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音乐欣赏课的目的就是用艺术的形式、生动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打动学生心灵,走进学生生活,以经典音乐艺术的形式渗透国史党史教育。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有在校生8000余人,欠发达地区农村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60%。由于农村学生受教育基础比较差,综合素质偏低的问题普遍存在。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音乐素质,从而带动全院学生整体素质提升,推动全校素质教育,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农村学生音乐素质概况

笔者对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农村学生做了抽样调查,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的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农村音乐基础教育开展正常

在接受调查的农村学生中,有13%从未接受过音乐教育,所在农村学校未开设音乐课;87.4%接受过小学音乐教育;86%接受过初中音乐教育;高中音乐教育最不容乐观,80%的农村学生高中阶段没有开设音乐课。结果显示,由于国家素质教育的推广,农村的音乐教育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且均配有专职音乐教师。但高中学校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本已列入课表的音乐课被“主干课程”所占用,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音乐课。

(二)农村学生音乐基础知识薄弱

农村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令人担忧。调查数据显示88.6%的农村学生从没接触过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对于中外音乐家也只能举出聂耳、冼星海、贝多芬等人。而识谱能力更是薄弱,能识别简谱的占34.1%,能够视唱简谱的仅占1%,而认识五线谱的仅占0.5%。这与农村学生大多性格内向,缺少在人前表现的勇气,较少参加文艺活动有着很大关系。而音乐基础知识是学习音乐艺术的工具,农村学生缺少了鉴赏“工具”,从而制约了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也阻碍了高职音乐教学的发展。

(三)音乐鉴赏能力较弱

音乐鉴赏能力是音乐素质的综合反映。笔者在调查时发现,学生有能力对音乐形象展开联想,并可以发表简单的见解。而音乐基础知识的缺失制约了农村学生欣赏的深度,他们不能深入挖掘优秀音乐作品的深厚内涵,更不能领悟其精髓。

(四)音乐兴趣与偏好受市场经济影响较大

问卷结果显示,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每天有超过1小时的时间听音乐,音乐俨然已经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必需品。在对音乐类型的喜好调查结果显示,喜爱流行音乐的人数占调查总数的87.6%,其次是喜爱中国传统音乐的人数占调查总数的8.8%,喜爱西方古典音乐的仅占3.6%。笔者在上课过程中还发现,鲁西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生由于受经济影响信息较闭塞,接受前沿文化较少,故对流行音乐的认识也停留在数年前,这使得农村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有着较大的局限性。

二、高职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陈旧

高职院校音乐教学大多使用本专科音乐教学的模式和内容,缺乏高职教育的特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不详细,使教师无法进行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

(二)教学方法“一刀切”

高职院校学生的音乐素养参差不齐,很多农村学生在初中或高中阶段没再接受过音乐教育,缺乏音乐基础知识,识谱、唱歌、跳舞、弹琴等音乐技能都不及城市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也就没有城市学生有热情。而大多高职院校的音乐课教学方式却没能因材施教,没有音乐专业的院校音乐教师往往分布在不同的行政岗位上,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探讨适合高职生的音乐教学模式,不得不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设施落后

音乐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多作为选修课开设,学校重视程度不高,教学设施投入不足。从而形成音乐教学设备老化、缺少常规功能音乐教室、没有钢琴或电子琴等教学工具、没有专用的音响设备等教学资源匮乏,甚至缺失等问题。落后的教学设施不能满足音乐教学发展的多元化要求,使得教师降低了教学热情,也影响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严重制约了音乐教学发展。

(四)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音乐欣赏课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放松、休息,很少有人自觉地把音乐教育当做提高自身修养的素质培养课。再加上农村学生一般家庭经济拮据、教育水平落后,缺乏音乐教育的环境,基础音乐教育阶段仅为被动、灌输式的欣赏,缺乏音乐欣赏的原动力。因而导致课堂上一旦出现陌生、陈旧、不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则呈现出睡觉、玩手机等不配合教学的现象。

三、音乐教育改革策略研究

针对以上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聊职院进行了策略研究,将音乐欣赏与党史教育紧密联系、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使之在欣赏经典音乐作品之时同时掌握一种音乐技能并从中获得党史国史知识。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将研究策略运用在教学改革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内容必须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高职院校主要的办学目标是向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性人才。用人单位也曾提出希望员工是“情商高、综合素质高、善于表达、敢于表现的全面型技术性人才”。因此,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将传统的交响乐、民歌、舞蹈、戏曲等模块教学改为《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东方红》、《复兴之路》四部经典音乐作品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艺术化地将党史国史传达给学生,用经典音乐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融入爱党爱国的时代主题,在获得音乐知识,提高欣赏水平,培养高尚的艺术情怀之时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四部作品都是中国音乐史上影响力大、艺术性强,有代表性的作品,无论在城镇还是乡村都是百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作品,对于农村学生也不陌生。作品歌唱性强,与学生的兴趣相吻合,易于接受。

(二)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欣赏课紧扣学生特点以研讨、互动式教学、创作、表演式教学、比较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个性式教学等各种方法因材施教,使课程充满乐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村学生积极性,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度。并且创新教学手段,利用分小组团队合作、前排加分、回答问题算学分等鼓励措施,用思考性和研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参与性。音乐欣赏课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把文、曲、音、图、小组讨论、教师示范、学生展示、师生互动等融合在一起,形成经典音乐欣赏课程知识化、听觉化、视觉化、演绎化、互动化、立体化、新颖化共存的特点,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方法和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结合学生实际,“量身定制”校本教材

以《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东方红》、《复兴之路》四部作品为主要内容,将音乐与党史融为一体,配合交响乐、舞蹈、戏曲欣赏等拓展知识模块形成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经典音乐》校本教材,使课程有了理论支撑。

(四)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提高农村学生音乐修养

社团是学生张扬个性、发展爱好的实践基地和舞台,音乐欣赏课在课程的基础上成立了“黄河大合唱艺术团”来作为实践课堂。音乐欣赏课教师是音乐类社团的指导教师,努力鼓励农村学生参加合唱、舞蹈等社团,利用排练、演出克服胆怯心理,通过自主组织、自我管理提高农村学生组织协调、有效沟通、团队协作、语言表达等能力,逐渐融入到校园艺术氛围和活跃的课余生活中,提高农村学生的音乐修养和人文素养。

四、改革后的音乐欣赏课对提高高职农村学生音乐素质的作用

在通过多手段多方法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对学生培养一个学期后,音乐教研组使用调查问卷和开展活动的形式对农村学生的音乐素质进行了检验。对开课前接受过调查的农村学生再次做问卷调查,与开课前的问卷做对比,发现学生在音乐素质方面有着很大提高。学生在学期结束时举办合唱汇报演出,成功演唱了全套《黄河大合唱》,他们敢于在人前表现,勇于突破自己,受到了社会好评。

综上所述,分别侧重于共产党“战略转移——北上抗日——成立新中国——改革开放”的《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东方红》、《复兴之路》四部作品为主要内容的音乐欣赏课程以音乐语言的强大感染力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与中国共产党成长历程,使农村学生在获得丰富的音乐知识中学会理解、欣赏音乐,并了解、尊敬、热爱党和国家,是内容丰富的音乐欣赏课,也是生动活泼的党史教育课,对农村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人文素养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赵倩.高职院校学生音乐素养调查分析与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1,(17).

[2]任志宏,单建鑫,陈辉.河北省高等职业院校音乐专业现状及对策[A].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5).

[3]张向侠.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A].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20).

邵琰,女,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师,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音乐学、高职教育。

本文系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高职院校农村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研究——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欣赏课为例(项目编号:2014LZY11)部分成果。

猜你喜欢
聊城欣赏课素质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12-15 09:08:51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少儿美术(2019年12期)2019-12-14 08:09:58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聊城,宛在水中央
走向世界(2018年11期)2018-12-26 01:12:44
聊城 因水而生 有水则灵
走向世界(2018年11期)2018-12-26 01:12:44
新动能,新聊城
走向世界(2018年11期)2018-12-26 01:12:32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6
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几点浅见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8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
素质是一场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