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鑫
(长沙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湖南少数民族民歌的艺术特征浅析
马 鑫
(长沙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湖南省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湖南少数民族民歌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积极关注。本文简要论述了湖南少数民族民歌的起源和历史,重点分析了湖南少数民族民歌作为“辣文化”重要载体的形成背景,分析了劳动歌、小调、山歌等三种主要的湖南少数民族民歌类型,剖析了由于受到方言结构和民族结构影响而导致的湖南少数民族民歌的差异,并着重从歌词、曲调两方面分析了湖南少数民族民歌最重要的“辣文化”特征。
湖湘地区;民歌;艺术特征
湖湘地区,少数民族众多,且有着比较悠久的少数民族发展历史。少数民族民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是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实践中的产物,是经历了长时期历史洗涤和时代淘汰的宝贵文化遗产,长期以来滋润和丰富着广大湖南人民的生活。少数民族民歌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相传,不断丰富,不断发展,最自然、最直接地方式记录、反映和体现着广大湖南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情感,寄托了一代又一代湖南人民尤其是少数民族人民对生活的体验、思考、赞美和表达。
(一)起源和历史
湖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区域。根据省政府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当前湖南省共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700多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湖南总人口的10.2%。同时,湖南还是全国苗族、瑶族、白族侗族、土家族的主要分布区域,这5个少数民族在湖南的人口均超过10万人。以此,湖南境内省内少数民族分布比较广泛,遍及14个市州及所辖各县市区,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态势和格局。少数民族众多的省情,为湖南少数民族民歌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先天性的条件。民歌的一大特点就是创作主体的广泛性和集体性,湖南少数民族民歌的产生和形成也是集体智慧和点滴生活的结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湖南少数民族民歌就已经作为一支重要的民歌流派而存在和流传了。战国后期著名的大诗人屈原、宋玉等人对先前和当时的出国民歌进行了大量搜集和整理,并不断创新新词新曲,形成了《楚辞》等重要的民歌艺术作品,保留和体现了富有当时民间音乐风格、寄托人民思想感情的大量民歌艺术形式。
自古湘楚大地比较重视祭祀,所以湖南少数民族歌舞形式主要历来以娱神歌舞为主,比较著名、流传广泛的有《猎山歌》、《干龙船》、《闹丧歌》等都具有这样的特征。经过两千多年的心口相传,湖南少数民族民歌实现了数百代人的连续传承和变化发展,并保留至现代社会。新中国以来,在政府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湖南少数民族民歌实现了新的快速发展,新改编和新创作了一大批民歌音乐作品,并产生了一批批少数民族民歌手和音乐人,为推广和促进湖南少数民族民歌更好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力量。更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6年,湖南桑植民歌就被选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辣文化”背景
湖南之所以形成“辣文化”,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由于湖南地形属于内陆盆地,三面环山,冬季受寒流影响比较寒冷,夏季又高温炎热,春秋气候多变,冷热变化快,培育和造就了湖南人应对困难的火辣性格;另一方面,湖南省自古以来多为兵家争夺之地,尤其是元代初期、明清之际和清末时期,这里战乱频繁,移民众多,逐渐形成了湖南人热情、倔强、刚烈、爱憎分明等特点;同时,从饮食文化来说,由于气候湿热,辣椒具有祛湿驱寒的功效,所以湖南人“不怕辣”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在湖南各民族中几乎“无辣不成席”,也在无形中深化了湖南“辣文化”的内涵。此外,苗族、土家族等大多数湖南少数民族都信奉楚巫文化,其中的一大特点就是对火比较崇拜,更是体现了湖南少数民民族文化中的刚烈、火辣性格。
(一)劳动歌
气势磅礴的劳动歌曲是湖南少数民族民歌典型代表,它是在集体劳动过程中为统一步调、鼓励力量和促进劳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歌形式。劳动歌曲常常采用“一唱众和”的方式进行演唱,它曲调的即兴性和节奏感比较强,发声一般都是以真声为主,对演唱者的气息是否饱满、呼吸是否深沉、声音是否洪亮、控制是否有力等有较高的要求,对音色、音域、表现力的要求也很高,演唱过程与劳动状态紧密联系,但演唱内容一般都不固定。以湖南土家族的劳动歌曲为例,反映的大多是土家族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与劳动行为紧密相关,发挥着鼓舞气势、指挥劳动、协调动作等功能。比如:兴起于农耕技术前的《打猎歌》中“老虎见我心害怕/用尽力气来挣扎/老虎恼怒发了狂/忙喊徒弟来帮忙”等歌词,就反映的是土家族先民追捕野兽(猛虎)时候的情景。
(二)山歌
浑圆嘹亮的山歌,是一种抒发内心情感的抒情曲目,其演唱地点多为田野山间,从艺术风格来看,湖南山歌可以分为高亢粗犷、自由奔放、由成年男子假声演唱的高腔山歌,辽阔悠扬、速度自由、由成年男子可同时用真声或假声演唱的平腔山歌,曲调柔和、节奏规整、音域平缓的低腔山歌,以及曲调活泼、节奏明快、由农村放牧少年演唱的放牧山歌。湖南少数民族山歌的作品非常丰富,以白族、苗族、土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杂居的桑植民歌为例,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有《勒歌》、《好郎好姐不用媒》、《大河涨水小河流》等,都体现出了少数民族山歌所具有的独到韵味。
(三)小调
优美抒情的小调是广大人民在娱乐、休闲、节庆活动等场合演出的民歌,主要流行与农村集市和城镇地区。小调具有曲调动听婉转、旋律优美和谐、歌词细腻丰富、演唱技巧多样、想象力丰富、容易感动人等特点。小调可以用来反映广泛多样的社会生活,但主要是用来表现欢快热闹喜庆的场面或者表达离情别愁的悲伤情绪。同样,还是以分布17个少数民族的少数民族县——桑植的小调来分析,少数民族小调一般可分为灯调和生活小调,前者是春节玩灯时所演唱的,如《十月怀胎》、《铜钱歌》等;后者是在劳动歌和山歌音调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乡土气息比较浓厚,如《四季花儿开》、《洗菜心》、《抓我当壮丁》、《花大姐》等。
(一)受到方言结构的影响
湖南省由于地域面积比较广阔,少数民族比较多,加之在长期自然地理环境和行政交通、移民运动等人文历史共同作用下,因而全省的方言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因而对湖南民歌也产生和很大影响。方言结构对湖南少数民族民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同一民族的民歌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方言来进行演唱。例如:湘西土家族中流传的一些民歌,虽然与鄂西土家族的一些民歌很相似,而且同属于土家族,但由于两地方言差异的影响,使得两地土家族民歌在衬词运用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湘西擅长采用“嗬,也嗬、哎嗬”等《摆手歌》中的衬词体系,而鄂西土家族民歌则喜欢用“啊、哦、呃”等单个衬词或者“依呀的儿依、姐呀罗也”等短句式的衬词。
(二)受到民族结构的影响
由于湖南省内分布着苗族、瑶族、侗族、土家族等众多少数民族,民族结构比较复杂,必然会对少数民族民歌的发展造成影响。某个民族的民歌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受到其他民族民歌的影响,但本民族民歌的一些独特、深受本民族人民喜爱的传统风格特征也会得到保留和继承。例如:在湘西地区同时聚居着苗族、瑶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但历史上该地区的主要文化为巫文化,随着历史上的人口移动,中原地区的“傩文化”逐步进入湘西地区与先前这里的“巫文化”相融合,产生了湘西独具特色的“巫傩文化”。与此相类似,在多民族复杂结构的影响下,湖南少数民族民歌也在吸收、融合中不断继承、演变和发展。
(一)歌词之“辣”
一是在民歌题材方面,情歌占据着重要地位。湖南人火辣的性格,影响和产生了他们火辣辣的情感,表现在民歌中就体现为一种奔放、热烈的“辣味”。二是在民歌语种方面,湘方言具有特殊、洒脱、泼辣等特点,使得湖南少数民族民歌辣音十足。三是在语法修饰方面,湖南少数民族民歌喜欢用比兴手法,使得民歌语言的艺术层次得到提升,增强了湖南民歌的生动性和鲜活性。四是在语言韵律方面,湖南少数民族民歌常常表现为一种充满韵味的押韵美感。
(二)曲调之“辣”
在调式音阶方面,湖南少数民族民歌的调式音阶经历了数千年的延续和传承,并具有了很强的地域性韵味儿。例如:土家族民歌《冷水泡茶慢慢浓》中,表现为以五声音阶中羽色彩为主,以角、徵音为“ 湘羽” 核心音调的特征。在旋律音调方面,由于湖南少数民族人独特的性格和少数民族语系语音语调的独特性,使得湖南少数民族民歌的旋律很难通过钢琴演奏和模拟出来,只能采用铙、胡琴等乐器进行伴奏。湖南少数民族大多信奉“巫傩文化”,浪漫色彩比较浓烈,表现在少数民族民歌中,就体现为音区、词汇、语法限制少,真假声结合,音域宽度大,喜欢用甩腔,听起来抑扬顿挫等曲调之“辣”。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长期的民族积累和民歌文化积淀,使得湖南少数民族民歌形成了具有特特风格的民间声乐文化。少数民族民歌是构成湖南民歌体系和民间音乐文化的耀眼明珠,是构成湖南“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多样性保护和现代音乐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应加强对湖南少数民族民歌独特艺术特征的关注和研究,并努力促进其实现传承、创新和发展。
[1]陈欢.论湖南桑植地区民歌的艺术特征及影响[D].云南艺术学院,2013.
[2]殷莹,黄剑敏.湖南桑植民歌的艺术特征[J].大舞台,2014,(12):239-240.
[3]李舒艺.浅析湖南民歌的艺术特点[J].大众文艺,2012,(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