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雅娟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山西 太谷 030600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析
黄雅娟**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山西 太谷 030600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中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群体,他们是国家的中坚力量,未来社会中的精英人才。如果说知识是大学生内在的力量,那么价值观、价值取向就是他们思想上的力量。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认真学习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宣传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出具体策略,以期为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思路。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在当代更是要大学生“强”。与其他阶段的学生不同,大学生具有更强的个性、更广泛的爱好,善于接受新鲜事物,这些是他们的优势的同时,也极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侵袭,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一)深入讨论分析,让大学生们更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指明了国家发展道路前景,突显了社会建设的中心任务,确立了公民道德规范指导;既有精神上的食粮,又有社会生活中的实际用途;既包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又总结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深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对于大学生群体更好、更准确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共同研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认真分析多元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异同及其各自的价值取向。积极探讨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育教务管理中,使当代大学生把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
(二)加强宣传,让大学生们更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在加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要注重“渲染”大形式,积极利用网络媒介、传统媒介等平台,鼓励师生共同参与,获得高校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美结合。此外,在宣传的过程中,要把社会群体的实际生活融入其中,也就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贴近大学生生活,在大学生身边发生的光荣事迹、模范案例,成为引导大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参照。要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生活情况,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所收获、有所领悟。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的课堂学习中
各大高校的学习课堂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之一。首先,要在课堂中确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重要学习内容。这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政治、哲学等课程上,高校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和科研性,因此可以集合高校自身的优势,融合党校、团校等特色,从理论上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另一“课堂”是社会实践。要大学生积极参与爱心公益事业和社团等,以调察、情景再现等方式,展开如义务教育宣传、社会调察研究等有意义活动。领悟和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理论到实践这一过程,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得出合理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社团活动中
大学生社团活动多种多样、妙趣横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得以在社团活动中体现,可以让大学生切身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所在。一方面,要培育思想理论知识,比如,设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专项资金,吸引大学生社团的加入,充分调动起学生主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重视社团学生干部培养,可以给社团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在社团纳新、宣传,举办活动等给予指导,有计划的培育学生干部,由点带面的带动学生学习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社区生活中
对于大学生而言,社区生活也是极为关键的一部分,高校可以通过各种社区活动来加强党组织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学生会干部、班级里的党员、学生宿舍的舍长等都可以组织有趣的社区活动。例如:最整洁寝室大比拼、寝室人员文化比赛等,激励大学生自律、勤奋上进的意识。另外,高校应当成立专门的社区服务部门,由老师负责指导学生学习素质教育和价值观引导,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区的独特作用,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的目的。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网络相结合
当前,大学生接触比较多的网络平台有微信、微博、QQ、网络论坛等,院校要抓住这个特点,积极开发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质资源,利用网络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此,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定期发布专门的宣传文案和视频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文案和视频应当符合大学生的接受习惯,从过去的呆板文字转化为当前更为活泼的图文或视频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关注;同时,学校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建立QQ群,通过QQ群加强与学生的直接沟通,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总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势在必行,高校应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挖掘潜在教育资源和方式,用更加生动、丰富的教育形式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
[1]赵果.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67-70.
[2]覃事太,吴长锦.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1:61-62.
G
A
** 作者简介:黄雅娟(1986-),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哲学硕士,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教师,助教,从事马哲、学生思想等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