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最喜欢的科幻作品、科幻角色分别是什么?最喜欢的作品是《银翼杀手》。最喜欢的角色是《星际迷航》里的Data。相较之下,我更喜欢偏黑暗系的数字朋克(cyberpunk)作品。
约翰·马尔科夫(John Marknff)是《纽约时报》驻硅谷的高级记者,普利策奖得主,被称为“硅谷独家大王”。他的新书《与机器人共舞》聚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
02 你最希望把身上的哪个部分义体化(cyborg)?
唔……我的第一反应是大脑,那太酷了,我会拥有超强的大脑。但细想一下,那挺恐怖的,如果大脑通过电子技术变得更强大,那它必须要联网,这意味着任何我想的东西,系统都可以知道、控制。更深层的问题是,这样还有独立人格吗?
03 每天使用多少次Siri或其他智能助手?
很多次,查邮件、发短信。但仅限于工作,我不会跟它聊天,因为它的幽默感很无趣。微软小冰好一些。但如果智能助手像电影She那样,说不定我会跟它谈恋爱。
04 哪项发明让你厌恶?汽车,它毁了城市。所以我关注自动驾驶,丰田和Google的路径不同,但我相信它们的技术都能把我从方向盘上解放出来——人类是糟糕的驾驶主导者,低效、不安全。
05 有人认为机器人将取代或毁灭人类,你的判断是什么?
我认为取代和毁灭都过虑了。我当初也这么担心过,但从技术上看,人工智能还无法统治人类,我们连人类怎么思考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创造出像人类一样、但比人类更强的机器?除非出现革命性的技术突破,但现在还没有。取代也不会,我最近听到一个案例,律师的工作被一个软件公司分解成12个步骤,但是电脑现在只能做2步。有些事情机器人做得更好,有些事情机器取代不了,考虑到所有地区,除了非洲,都面临老龄化,机器人会是很好的劳动力补充。
06 跟你刚开始报道硅谷相比,硅谷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最大的变化是,人们开始更多地讨论“商业模式”,而不是“新东西”。我从小生活在硅谷,它的兴起是因为那里聚集了一群人,他们最热衷的是发明最新的技术和产品,那是让我真正感兴趣的。
07 硅谷无数的失败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
Apple Newton。1992年,苹果就想用它取代个人电脑,它能触屏操控、识别手写输入,它是iPhone和iPad的萌芽,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它会改变世界,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但Apple Newton惨败了,因为它太超前了。事实证明,这个主意确实能改变世界,但是在20年后。这件事告诉我,在硅谷,你可以确切预测一个技术会成功,但永远不要预测时间。
08 是否遇到过一个公司,让你觉得“我搞不懂它”?
我的一个朋友最近开了一家软件公司,它的产品大概能让保险公司赚更多钱。但我完全搞不懂原理是什么。我还是对那些与个人有关的公司更感兴趣。
09 为什么你能报道那么多硅谷的独家新闻?获得信任的关键是什么?
我不是个出色的黑客,但我真的喜欢跟他们泡在一起。在我年轻时,我就跟工程师们泡在一起。我住在硅谷,我喜欢并理解他们做事的方式。不过刚才也提到了硅谷变了,或许该退休了哈哈。
10 除了硅谷,你最想写哪个领域的故事?为什么?
自行车运动。我曾经坐在环法的报道车上跟着阿姆斯特朗。那是我经历过最刺激的事。不过阿姆斯特朗退役之后,美国人对自行车不感兴趣了,《纽约时报》大概不会给我这个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