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方清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国内各个领域都作出积极响应。是年年底,中国地震局国际合作司组织专家,围绕“一带一路”区域,对历史地震活动情况、地震灾害风险等进行了研究,进而规划了“一带一路”区域地震台网应急救援和综合减灾计划,从减轻自然灾害角度服务于国家经济战略。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常务副台长、北京地震台台长李丽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指出,近年来,在商务部、财政部、科技部等多个部委的支持下,中国地震局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区域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和地震观测技术培训。巴基斯坦台网建成;缅甸、老挝、印尼台网建成并进入运行阶段;肯尼亚台网进入建设阶段。筹建中的还有斯里兰卡地震台网、孟加拉地震台网、尼泊尔地震台网。尤其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0级地震之后,中国地震局立即组织队伍,并于5月5日即向商务部递交援助申请。
2015年11月8日至21日,为做好尼泊尔地震台网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李丽率领的中方专家团队访问了尼泊尔地质矿产局及其下属的地震中心,在尼展开了一系列考察工作,并与尼泊尔方面就中国援建尼泊尔地震台网的细节进行了多次会谈。
访问期间,中尼就中国援建尼泊尔地震台网签订了可行研究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尼方希望中方在尼泊尔北部地区建设10个集宽频带测震、强震动、GNSS观测为一体的地震台,并在加德满都建设一个地震数据中心,在比兰德拉纳加尔建设一个地震数据备份中心,全部台站数据通过卫星实施传输至尼泊尔的2个数据中心和中国。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在加快,而且“一带一路”也成为热门区域。从地震研究专家的角度看,企业应该注意什么,是否不同的行业需要根据地震爆发的特点做不同的投资区域选择?
李丽:在任何地方规划和建设,都存在风险,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就像我国的云南、四川、新疆等地区,虽然地震多,但不能不住人,不能不发展经济;而我国的东部地区虽然大地震不多,但小地震也会造成社会恐慌,因而导致的经济损失也不少。因此,应正视地震风险。
“一带一路”区域,面临地震灾害的特点不同,企业应有不同的应对策略。例如:
“一带”涉及陆地,在道路交通、油气管线、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各类投资中,都需开展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我国在地震安全性评价领域的相关技术和管理流程已经非常成熟,可以在这些区域中借鉴和推广。
“一路”涉及沿海区域,海啸预警系统的建立以及预警信息的及时获取,则成为在此区域开展经济建设的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
中国新闻周刊:对于企业来说,有没有一个强制性的地震安全标准?
李丽:有,叫安全性评价体系。一般房子按照区划图给出的设防要求进行设防,重大建设工程要进行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要知道这儿的地震背景怎么样,未来多少年可能会发生多大的地震,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要因地制宜,不同地区、不同建筑工程结构采用的抗震设防参数是不同的。
企业在做重大工程投资之前要做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如果有可能的话和当地的地震观测部门取得联系。有的国家做得比较好,会实时发布一些和地震灾害相关的信息。但现在很多国家还没有精细的区划图,比如尼泊尔、缅甸、老挝等国家,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和中国的地震部门取得联系。
中国新闻周刊:据我们了解到的信息,中国地震局的境外台网建设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这项工作能给“一带一路”区域带来什么样的服务?
李丽:二十多年前,中国地震局开始进行境外地震台网建设,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考虑:弥补我国边境地区地震台网密度不足,提高边境地区地震定位能力;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及周边国家的科技合作;服务于国防、国家外交、地学研究;逐步部署中国境外地震台网,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及时、更准确的地震信息。
这些年来,中国地震局在商务部、外交部、科技部等多个部委的支持下,在海外通过援助、援建的方式,已经在阿尔及利亚、缅甸、老挝、印尼、巴基斯坦、萨摩亚等6个国家建成了40个地震台,这些台站的建设主要是在破坏性地震发生之后,根据我国地震观测的需求和受灾国的需求而建设。因而在布局上,主要是涵盖了近年遭受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需要中国援助的国家。
从前一时期工作的布局上看,是优先支持中国周边国家、有海啸预警需求的国家。
2015年5月6日,尼泊尔加德满都郊区,尼泊尔军人和地震幸存者在房屋废墟中搜寻可用物品。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0级地震之后,中国地震局立即组织队伍赴尼援助。图/CFP
2012年以后,除了及时响应大地震后中国政府的援助方案之外,中国地震局还与肯尼亚、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开展了地震科技合作,并达成地震台网建设意向。截至目前,在肯尼亚的地震台网已经完成了勘选工作,中国地震局的专家组已于2015年底从肯尼亚圆满结束地震台站勘查与地震观测技术培训任务回国。这是中国地震专家第一次在国外大学开设地震观测技术课程,实质性地推动了中非地震科技合作。
从地球科学的角度看,中国很多灾害性地震的构造都是跨国界的。通过联合开展地学研究,解决与这些地震构造带相关的一些基础科学问题,反过来也会极大地帮助我们国家自己的防震减灾工作。开展防震减灾技术的境外推广、本地化转化、互访与交流等科技活动,将有效推动我国防震减灾相关技术工程化和产业化的进程。
中国新闻周刊:在地震台网建设上,中国在世界上处于怎样一个水平?
李丽:目前中国在境内做地震观测的台站有1000多个,中国地震台网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台网。美国也在其他国家建设了150多个地震台站,作长期连续的地震观测。目前中国在境外的地震台网尚不足以形成对全球中等大小地震的监测能力。
因为中国地震多,所以中国在地震监测方面就做得比较全面仔细。中国如今的技术水平即便不是全球领先,也是先进水平,具备了援外的能力,无论是咱们的仪器、技术、软件还是速报能力。
以前地震来了后,半个小时后还不知道地震发生在哪儿,现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内, 就能知道在中国境内四、五级的小地震具体发生在什么位置,而且这个能力也在逐渐提升。
中国新闻周刊:从科学的角度考量,中国在境外地震台网建设得比较理想的状况应该是什么样的?
李丽:我们一方面需要全球均匀布局,就是如果两个台站太近了,并不是特别好,最好是沿着地震带能够均匀地布局一些地震台网,这样就能快速地获取全方位的地震信息。总的来说,在全球有200多个地震台站就比较理想了。另一方面,中国周边很多地区发生的地震是我国地震灾害的致灾源,尤其是特大地震。在这些地区有重点地布设地震台网,对各国的共同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新闻周刊:你参加过中国在缅甸、老挝和尼泊尔的台网建设,合作过程中主要的挑战是什么?
李丽:后期维护。因为前期是中国援建的,我们有物资,有工程师。但任何一个设施都需要维护,有的国家还行,有专门的队伍做这件事,有的国家的运行维护是个问题,它们本身水平比较低,起点比较有限,科技力量不足。这是有赖于中国对这些国家持续的技术援助,我们要不断地进行培训,还会有人员定期地去巡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