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敏
邱志伟的语速很快,以至于专业的速记整理人员在听到采访录音时都会疑问:他是做赛事解说的吧?!
邱志伟不是解说员,却比解说员更懂赛事。从业17年,邱志伟直接领导了NBA中国赛、美国“梦之队”中国系列赛、篮球大篷车等数十个年度收入在2000万美元以上的赛事,如今他的身份是乐视体育赛事运营副总裁。
和邱志伟的见面是在广东,彼时,他已经一个多月没回过家。邱志伟说,自从2015年4月加入乐视体育负责赛事运营以来,彻底开启了互联网思维的天眼,“各种刺激、各种挑战,各种压力,各种意想不到,就像坐上了飞驰的过山车”。
邱志伟很久没有像现在这样亢奋了。他说,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单纯的赛事运营已经触到了天花板。直到把赛事和硬件、内容、增值服务横向打通、形成体育生态闭环的乐视体育出现,他才豁然开朗,知道自己的下一个目的地在哪里。
“我们赶上了好时候,必须加速奔跑,毕竟谁也不想在大浪淘沙中被淘汰掉。”邱志伟说。
的确,中国的体育产业正在迎来增长的爆发期,而提前感受到这股热度的是马拉松赛事。
来自中国田协的数据,2015年全国马拉松赛事数量和参赛人数实现了爆炸式的增长,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备案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达到了134场,参赛人数达到了150万人。
在广州举行的中国马拉松年会上,中国田径协会把“2015中国马拉松特别贡献奖”授予了乐视体育,以肯定他们为多项马拉松赛事打造出的基于互联网视频的一揽子赛事转播解决方案。
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王大卫说,非常高兴能够与乐视体育建立战略合作,这个奖项不只是对于乐视体育转播服务的褒奖,更是对于乐视体育在过去一年中全生态参与、打造“互联网+赛事”的充分认可。
众所周知,在体育圈谁掌握了赛事资源,谁就有了话语权。
整个市场对于体育产业关注的迅速提升,其实也是源于2014年9月国务院会议就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等问题所做的部署。随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的46号文件公布,并明确提到,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
如此巨大的市场机会,自然引得江湖大鳄纷纷投向体育产业并不断加大在赛事版权的投入:腾讯耗费巨资拿下NBA在中国未来五个赛季的网络独家直播权;PPTV获得西甲联赛中国地区独家全媒体版权;华人文化以80亿“天价”买下中超版权;万达集团收购美国世界铁人公司,剑指“铁人三项赛事”。
就在大家纷纷猜测已经完成首轮8亿元融资的乐视体育会投向哪个赛事的版权时?先人一步的乐视体育选择了打造赛事IP。
“乐视体育目前拥有280多项,1万多场赛事版权,这在国内乃至全球都已是佼佼者。但是赛事版权有一定的制约,就像房东与租客的关系,房子(版权)到期了,能不能续约?以什么样的价格续约?作为一个租客你根本没有主动权。”邱志伟坦言,赛事始终都是乐视体育生态链中最核心最顶端的资源,只是和其他对手疯抢版权不同,乐视体育在“最热闹”的时候选择了做“房东”。
在过去一年中乐视体育先后举办国际冠军杯比赛,与地方政府合作举办太原马拉松、重庆女子半程马拉松、深圳龙岗半程马拉松等16项赛事,并打造自主IP赛事“ShakeRun音摇跑”,覆盖北京、成都、郑州等9座城市,得到国内90后乃至95后的追捧。
乐视体育CEO雷振剑此前对乐视体育的战略规划可总结为“四面出击”,即围绕赛事运营、内容平台、智能化终端以及增值服务打造基于体育的垂直生态链,而邱志伟所负责的赛事运营是整个生态链的上游,“如果上游做得好了,就能为我们整个生态带来协同。”在邱志伟看来,从争抢版权到打造自主赛事IP,乐视体育在上游已经走在了同行的前列。
当然,视频网站出身的乐视体育在赛事运营中是有天然的转播优势的。
以乐视体育负责的2015年太原马拉松转播为例:乐视体育除了为太原电视台提供从起跑仪式到颁奖仪式的整套信号外,在乐视体育PC端、移动端、超级电视的多屏直播中有超过6小时、直至赛事关门的转播,为此,乐视体育使用直升机飞行8个架次进行航拍,创下了国内马拉松赛事转播航拍飞行纪录;
同时,乐视体育加入了多个注入点的单边转播,安排记者对组委会、赞助商、跑友进行直播采访,不仅丰富了赛事转播的元素,而且为赛事的赞助商服务提供了极好的平台。而专门的终点摄像机持续提供终点撞线视频,让专业高水平运动员和普通跑友都能在赛后找到个人冲线视频留作纪念,极大提高了马拉松赛事视频的吸引力和赛事的传播价值;
赛事转播过程中,主持人与观众、网友实时互动,而网友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同步播出的公用信号、乐视体育单边信号、终点摄像机、乐视运动相机等多路视频流中任意一路进行观看,马拉松赛事转播的互动性得到了根本提升;
乐视体育2015龙岗半程马拉松。
在赛后,各赛事组委会还可以通过乐视体育云,为每个跑友提供个人比赛全程精华视频和图片集,形成赛事自有视频库,延长赛事的品牌宣传周期,挖掘赛事的长尾价值。
这些投入和创新都被乐视体育看做开发用户端产品的一个重要的“种子”。
“乐视体育在赛事中提供的互联网视频服务解决方案是基于全产业链提供全系列视频服务。”邱志伟说,这些以跑友为中心、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服务理念,是乐视体育互联网视频服务与传统转播之间最大的分野,也是“互联网+马拉松”对于这项运动带来的革新性改变。
“这个革新的根本就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毕竟体育的根还是在用户端。”邱志伟坦言。
在邱志伟看来,通过线下赛事积累的用户数量虽然不会向线上用户增长得那么快,但是线下用户的品质高。
“线下用户才是真正会消费的用户。时间就是金钱,他们花时间报名,花时间来比赛,如果你的赛事平台体验好的话,他一定会留下来。此时,如果你再开发出好的产品来,他们一定会买单的。而线上看视频比赛的游客,其实更像是个游客,真正会为赛事掏腰包的太少了。”邱志伟坦言,他们希望通过打造线下赛事的同时,很快地去开发一些根据线下用户体验相关的线上产品或者智能硬件,然后统一到一个线上平台,最终实现用户的转化。
“乐视体育是个互联网公司,给用户好的体验,这是我们的优势。”邱志伟对于乐视体育的赛事运营有着清醒的认识,“但是乐视不会就比赛而比赛,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态,实现整个生态链的协同发展。”
和乐视网的发展思路一样,“生态”也是乐视体育的标签。邱志伟不否认,乐视体育在成立之初也是先讲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但让对手刮目相看的是,这个故事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纷纷付诸实践:来找邱志伟谈赛事合作的政府部门以及赞助商越来越多;乐视自行车一经发布就被预订一空,自行车的赛事布局也已经提上日程;围绕自主赛事IP“ShakeRun”开发的游戏已经上线……
“2015年的预期都达到了,无论是收入预期还是需要落地的项目。我们吹过的牛都实现了。”邱志伟笑道。
2016年怎么做?邱志伟和他的团队也早已有了明确的计划:“如果说去年乐视体育更多的是在追求量的扩张,那么今年我们将致力于实现赛事质的飞跃。我们会继续培育一些经过市场验证的赛事,同时加大在冰雪、赛车、篮球等赛事方面的投入。此外,我们还会加大用户端的综合性开发,实现生态业务的协同。”
即便是不追求数量,在乐视体育“奥运年”的日程表上,我们还是先后看到了:抢占“3亿人上冰雪”的市场先机的“X-Dragon驭雪挑战赛”;商业价值极高的国际冠军杯;覆盖8大城市的奥运版“ShakeRun音摇跑”;时隔17年重返中国的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WRC,以及多个城市马拉松、冰雪、篮球、自行车等近140场精彩的乐视赛事。
当然,全生态参与的“互联网+赛事”将成为“乐视赛事”与“非乐视赛事”之间最大的区别:乐视体育多款智能硬件产品将首先在“X-Dragon驭雪挑战赛”上投入应用,选手们可以佩戴智能硬件产品,通过互联网实时传送个人视频和信息;乐视体育投资的益动APP将会为路跑赛事提供从报名到赛会信息到个人化视频的一整套平台化服务,跑友再也不用为繁琐的缴费、参赛信息、成绩获取而发愁。
虽然胸有成竹,但邱志伟和他的团队一点都不敢放慢脚步。他们深知乐视体育在战略、人才等方面落地后,未来实际的运营能力、流量支撑能力、增值服务前景、现金流水平、变现能力,都会成为市场对这家“创业公司”的巨大考验。
“中国体育市场热了,会有大的玩家成长起来,也会有人被淘汰。后边的追赶者太多了,我们的资本和用户维度与几个大的竞争对手都不在一个重量级上,所以,我们必须拼命跑,才能保持先发优势。”邱志伟和告诉记者,作为一名体育圈的“老炮儿”,他和小伙伴们都想听到乐视体育在2017年上市的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