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拯救了巴黎?

2016-02-03 07:51苏琦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戴高乐盟军发动

苏琦

《巴黎烧了吗?》

作者:[美]拉莱·科林斯

[法]多米尼克·拉皮埃尔

出版:译林出版社

定价:58元

看完《巴黎烧了吗?》,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肖尔铁茨,那个被希特勒寄予厚望的铁血将军拯救了巴黎。是他顶住了上自希特勒下至爆破队员的种种压力,始终不发布启动爆破命令,而且在面临巴黎起义者的攻势时,千方百计避免事态扩大,直至最后派人“邀请”盟军尽快对巴黎发起奇袭,避免让巴黎陷入华沙或德累斯顿和汉堡那样成为一堆瓦砾的命运。

但戴高乐派无疑会把功劳记在戴高乐和法军装甲二师司令勒克莱尔的头上。正是他们不惜冒着和盟军决裂的风险,果断决定出兵,从而赶在德国援军到来之前解放了巴黎,一方面避免了巴黎被屠城,另一方面造成盟军当局不得不勉强承认戴高乐掌权的既成事实,从而让法国在战后欧洲格局的安排中占据了主动地位。

而戴高乐派的政治对手法国共产党人则会认为自己居功至伟,是他们四年来一直坚持抵抗运动,并在关键时刻发动了巴黎起义。

以艾森豪威尔为首的盟军统帅部又有不同版本:对巴黎人民解放事业的同情、保护象征着人类文明结晶的历史名城的热忱、避免盟军内部分裂的大局观,共同促使盟军统帅部改变了初衷,不仅同意了勒克莱尔的出兵之举,还追加了美国的一个步兵师,从而确保了战事的顺利进行。

当然,通过两位记者出身的作者新闻镜头般的生动描述,人们也完全可以认为,是千万无惧生死、渴望自由的巴黎民众和普通士兵们,共同缔造了巴黎的解放传奇。

抛开这种后见之明和过分乐观的进步史观,更客观地阅读《巴黎烧了吗?》,带来的会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暗流涌动的惊心动魄,甚至还有一些沉郁压抑。在人性的光辉之外,种种冷酷无情的政治算计和为达成目标而不惜孤注一掷乃至铤而走险,都揭示出历史凶险的一面,以至于让人心生劫后余生的侥幸之感。

此书成于1960年代,当时冷战方殷,所以巴黎起义的中坚力量法国共产党被赋予了颇为负面的角色:为了抢夺战后政权重建主导权而提前发动时机和准备都不成熟的起义,为此不惜以人民的生命和名城的完整为赌注。但如今回头看去,这种描述或多或少给人一种有罪推定的感觉。谁能保证盟军的绕道而行就能保证巴黎免于兵燹之灾,困兽犹斗的德军会不会越发铤而走险呢?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巴黎起义的发动不仅有其必然性,还为巴黎人民谋求了一个更主动的未来。

书中,戴高乐派被赋予的形象,先是千方百计阻止法共发动起义,后来又主动谋求盟军力量的介入以免玉石俱焚,最后戴高乐及时赶往巴黎,一方面粉碎了法共抢班夺权的阴谋,一方面促使盟军在接受他法国领导人地位的同时加大对巴黎的各种投入,从而一举掌握了法国战后重建的主动权。

然而无论是在法共还是在盟军领导人的回忆录中,戴高乐派的形象远没有那么完美。在前者眼里戴高乐派先是阴谋破坏起义,并试图通过与德国占领军的媾和来出卖起义者,后来又迫不及待以空降的方式来篡取革命果实,为此不惜与代表美英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盟军相勾结,对当年的战友法国抵抗运动的中流砥柱法共及其武装组织进行打压和瓦解。

而在盟军眼里,戴高乐派一意孤行飞夺巴黎的行为更多是不顾大局的自私自利之举,为了解放巴黎并维系其后的秩序稳定和日常运转,盟军被迫分流了大量宝贵的战争资源,从而大大拖延了战争的整体进程,令盟军在人力物力方面付出了更多的代价。更为严重的是,西线进程的拖延令苏军得以在东线获取更多地盘,从而在战后中东欧政局的重组中攫取了更为有利的位置。

这或许正是《巴黎烧了吗?》这本书的意义所在,通过大量丰富历史细节的呈现,人们可以按照作者的倾向来重读历史,也可以通过立场参差的历史参与者的不同视角与逻辑,来重新诠释甚至重构历史,而这或许更能令人们更加接近历史的真相。

猜你喜欢
戴高乐盟军发动
宗悫智破百象阵
走亲连心享童年
罗斯福不待见戴高乐
德国外交官改变二战格局
名言趣画
“囧囧有神”的武器
快速逃逸请走此路!
日军步兵第四联队与中国远征军交战始末
不能总做“发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