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翠花 李正金 兰保生 王文芬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畜牧兽医局,云南马龙 655199)
马龙县牛源基地建设的思考
符翠花 李正金 兰保生 王文芬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畜牧兽医局,云南马龙 655199)
[摘 要]肉牛产业是曲靖山地牧业的一大特色产业,但由于能繁母牛扩繁滞后,牛源供给不足,为破解肉牛产业发展瓶颈,探索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和养殖户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牛源基地建设融资扶持机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曲靖市在马龙县开展扶持建设牛源基地试点工作,开创了云南省牛源体系建设的“马龙模式”。笔者就牛源基地建设中存在问题和困难,提出建议,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关键词]牛源基地建设规划
1.1生产发展快
马龙县牛源基地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实行肉牛产业挂钩帮扶制度,县级领导挂钩联系到乡镇(街道),进行“点对点”指导,科技人员挂钩到户,进行“面对面”服务,依托以双友牧业为主的龙头企业,成立马龙县双友云岭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总社,每个乡镇(街道)成立分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养殖户”的运作模式,牛源基地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5年12月,牛源基地共建成能繁殖母牛养殖小区(场、户)739户,其中:100头以上养殖规模户29户(新建10户、改扩建8户),50头以上养殖规模户98户(新建42户,改扩建7户),10头以上养殖规模户612户。经过两年的发展,累计建设牛舍109770m2,其中50头以上新建户新建面积56089m2,购进能繁母牛31060头,产值超过2亿元。
1.2规模化生产、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
按照“选址科学化、养殖设施化、品种优良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的建设原则,从规划选址、牛舍建设、饲养管理等方面,加强技术指导服务,保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标准化母牛繁育场。每个标准化母牛繁育场的建设标准为:建标准化牛舍600m2以上,存栏能繁母牛100头以上,并配套安装生产区监控设备1套,建进场防疫消毒室10m2以上、青贮窖600m3以上、堆粪场100m2以上、污水处理池400m3以上。牛源基地以“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养殖形成规模化。据统计,2015年牛源基地已发展会员739户,入社能繁母牛31060头,完成能繁母牛耳标佩戴(二维码及雷达芯片合一)及建档立卡29820头。
1.3养殖模式规范,养殖方式有创新
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养殖户”的运作模式,由双友牧业公司牵头成立肉牛养殖专业合作联社,推行统一耳标编号、人工授精、疫病防治、精料供应、饲养规程、出栏销售的“六统一”可追溯养殖。
2.1肉牛养殖周期长、成本大、见效慢
全舍饲养繁殖母牛,全年饲养费平均每头3620元(精、粗饲料,人工、折旧、电、水、配种、防病治病等费),犊牛从出生至断奶180天的饲养费330元,合计3950元。能繁母牛以群体70%产犊率计算,犊牛8个月断奶后售价为5200元/头,每头可繁母牛年均产犊0.7头,即饲养一头成年母牛年收入5200元/头×0.7头=3640元。经营成果为:3640元(收入)—3950元(支出)= —310元,也就是说在完全舍饲的情况下,每饲养一头成年母牛年亏损310元。
半舍饲法饲养能繁母牛,全年饲养费用3130元/头,再加上犊牛饲养费用330元/头,合计费用3460元。收入3640元。实际平均每饲养一头成母牛获利:3640元(收入)—3460元(支出)=180元。
由此看出,全舍饲养繁殖母牛经营亏损,而半舍饲经营微利。(以上计算结果在2013~2014年的物价基础上)
2.2养殖资金投入不足,贷款难,缺乏发展后劲
在牛源养殖基地的投入上,政府虽设立了专项资金,并建立了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和养殖户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重点的肉牛产业投资体系,但养殖场(户)在基础设施和购牛上投资较大,流转资金不足,仅靠政府的资金扶持无法维续养殖产业的发展,很多农村养殖户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在贷款问题上,农民的财产主要有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生产性固定资产和耐用消费品等。但这些财产在构成担保物的要素上均存在一定缺陷,导致农民因缺乏担保物而无法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贷款难的问题卡住农村养殖户咽喉,一直制约着牛源养殖基地的发展。
2.3饲养管理技术落后,优良品种改配率低
目前马龙牛源养殖基地虽然优良肉牛品种,因引进时间短,养牛户认识不足,目前大多农村散养户仍然为传统的放牧养殖方式,良种推广率不高。极大地制约着全县肉牛产业发展。针对技术不先进、牛饲养吃料不长膘等问题,如不加以改进,肉牛供需失衡的矛盾将显现。
有的养殖户对品改良繁认识不高,有三怕思想。一怕花钱、二怕费用高、三怕配不上,因而仍然采用本交配种。
有的养殖户不能按标准化科学饲养,致使繁殖母牛长期不发情。
3.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规模养殖
扶持政策由输血改为造血且力度要加大:一是政府应在市场规律作用的环境下,把握好政策扶持生产时机,“反周期”极大扶持力度。二是择机加大扶持力度,发展规模养殖。政府应出台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牛源基地管理、技术、保险、防疫等方面的优惠帮扶,在巩固现有养殖规模的基础上,使之良性循环、稳步发展,继续实行对每头能繁母牛补助购牛资金1000元、贷款贴息300元;对新增存栏能繁母牛50头以上的标准化繁育场,按每头6平方米计算,每平方米牛舍补助建设费用100元。推行“能繁母牛保险”,政府按每头能繁母牛225元补贴保费,出险后由保险公司每头赔付5000元,极大地降低了群众的养殖风险,提高了养殖积极性。全面推行 “牲畜他项权证”,开展“活体抵押贷款”,解决养牛户周转资金不足的困难。对新建存栏能繁母牛20头以上的养殖户,给予厩舍100元/m2的补助,以解决养殖户资金投入困难的问题;继续对已建的10头以上能繁母牛养殖场(户)给予扶持建议对已建的10头以上能繁母牛养殖场(户)给予能繁母牛饲料补贴每头100元(种子40元、专用肥60元),保险补助、贷款贴息延长至3年,以实现巩固发展;三是建议给予肉牛冻精改良配种补助每头100元。
3.2构建养殖技术服务体系,提高养殖水平
一是对全县养殖户实行统一或分区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饲养、环境污染控制、科学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培训,增强养殖户科学养殖观念,提高养殖技能。二是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作用,全县选聘各级专家和技术人员176名,建立专家工作室1个、县级指导站1个、乡级服务所10个、村级联系点60个,实现肉牛产业科技服务县、乡、村全覆盖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化。三是犊牛上收购上,应采取开通服务电话、建立微信群等形式,定期预约收购,让养殖户吃下定心丸。
3.3增加养牛的科技含量,确实搞好牛源基地建设
养牛的经济效益40%来自于遗传物质(品种),60%平自于后天。这60%成分中,搞好饲养管理、科学饲喂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做好技术培训,开力科普讲座学习班,传授精粗饲料种植加工贮存新技术,要让养殖户认识到,养牛要取得好的效益饲料是根本。
二是广泛宣传饲草饲料种植,并给予适当补助,将饲料玉米、青稞种植纳入补助范围,同时适时收获科学贮存干草。大力宣传并加快推广种植人工牧草的步伐。
三是建议进一步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对乡(镇、街道)、村服务站、点建设给予适当补助。
四是充分利用农作物的副产品储存越冬饲料:(1)甜菜叶和瓜瓢切碎以适当比例掺入豆秸或玉米秸粉作青贮效果十分好。(2)秸秆黄贮(微贮)是制作成本最低,不争地、不抢农时、简便易行,投入少,成本低,容易制俄,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的优质粗饲料。
3.4完善服务体系建设保障牛源基地建设健康发展
要建立现代牛业就必须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而服务体系中的良繁品改服务体系是该体系的中心。养牛要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制种是根本。所以,马龙县畜牧兽医部门要对此引起高度重视,严把引种关(冻精、胚胎),严格控制进货渠道,杜绝品质低劣产品流入辖区,而影响杂交改良效果。我国已初步建成了肉牛改良体系,目前全国共有45个审批的国家级种公牛站,存栏肉牛种牛1358头,共有30个品种,年生产冻精2000万剂,可配种1000万头可繁母牛。而全国存栏能繁母牛有4000~6000万头,相对于存栏能繁母牛来说,人工授精量不到四分之一。面对这种公共资源短缺,不能合理有效配置的情况,不难催生出投机钻营的奸商生产出假冒伪劣的冻精。因而肉牛冻精应从审批认定的国家级种公牛站购入。
饲料种植加工体系,疾病防治体系,产品销售加工流通等服务体系建设缺一不可,要积极的建设与发展。
只有完善和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户养牛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解决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问题,从而保障牛源基地建设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