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胤
(合川区隆兴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1587)
犬疥螨病的诊断与防治
唐 胤
(合川区隆兴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1587)
犬疥螨病是临床上犬最常见的寄生性传染病,一旦感染发病,容易引起寄主的皮肤损伤,切容易复发,未来掌握犬疥螨病的防治、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现将犬疥螨病的情况分析如下。
犬疥螨属螨目、疥螨科、疥螨属,大小约380x270μm,半透明。疥螨为不完全变态的节肢动物,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雌虫和雄虫在皮肤表面交配后,雌虫在犬的皮肤内挖凿隧道,并在隧道内产卵,在适宜的条件下,卵经过3~7d孵化出仅有三对肢的幼虫,幼虫移到皮肤表面经过3~4d的时间蜕皮后,变成有四对肢的若虫,若虫经过3~4d变成性成熟期的雌虫和雄虫。成熟期的疥螨通常生活在皮肤内的隧道中,整个生活史大概10~15d。
犬疥螨病主要发生在头部,也有可能开始于前胸、腹部、腋下、大腿内侧和尾根,然后蔓延全身。病初,皮肤发红有瘆状小结,表面有大量麸皮状皮屑,进而皮肤增厚,特别是面、颈和胸部的皮肤常形成皱褶;被毛脱落,表面覆有痂皮,除皮时皮肤呈鲜红且红润,往往伴有出血,患部奇痒。当气温上升或者运动后引起体温升高时患部剧痒,患犬终日啃咬、抓挠和摩擦患部,引起烦躁不安。逐渐消瘦,重则导致死亡。(见表1)
表1 疥螨与其他螨虫病症的对比
用消毒好的手术刀片在病变皮肤和健康皮肤交界处刮取皮肤,直到皮肤为玫瑰色。将皮肤上刮下物放置于载玻片上。滴一滴50%的甘油水溶液,加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若能观察到疥螨(成虫是灰白色或黄白色,圆形,背稍隆起,体表有坚韧的角皮,还有细横纹;锥突,刚毛和鳞片结构;腹面扁平。有四对圆锥形肢,每个肢的末端有爪,有的还有吸盘;幼虫与成虫相似,但只有三对足)和虫卵(灰白色,椭圆形,内含有不均匀的卵胚或已经形成的幼虫)即可确诊。
取病变部位的皮肤刮取物和皮屑,用10 %KOH溶液进行浸泡消化,在用饱和的硫酸锌溶液漂浮,用工具蘸取液面上的漂浮物,放在载玻片上,进行镜检观察虫体。
犬疥螨与犬蠕形螨在显微镜下,有明显的区别,疥螨为椭圆形,蠕形螨为长条形。耳痒螨则是有明显的区域性,主要分布在犬的耳道内,并且有棕黑色分泌物,常伴有异味。姬螯螨在显微镜下可以明显地观察到针状口器,是和疥螨最大的区别。
4.1预防措施
保持犬舍、犬身的清洁干燥。犬舍应该通风透气,干燥透光。对于犬舍、犬床、垫子等物体要经常清理和定期消毒。
犬的全身要定期清洗,尤其是长毛品种的犬。洗澡次数不要太勤,不要用碱性太强的洗液,拒绝用肥皂洗澡,否则都会促使皮肤的保护层受到破坏,使螨虫乘虚而入。坚持每天梳理皮毛,保证犬的皮肤卫生洁净。
发现病犬。应该尽早隔离治疗,并对所有用具进行处理和消毒,避免与健康犬进行接触,同时工作人员都要注意消毒,防止人为传播和人员感染。消毒时用10 %~20 %石灰乳或2 %氢氧化钠等,效果显著。
4.2治疗方法
首先,病犬的患部周围剪毛,剔除痂皮,并且用温肥皂水或者0.1%新洁尔灭溶液进行洗刷、清除污垢。这样才能使药物与螨虫充分接触,更好的发挥药物的作用。
治疗过程中宜采用内外兼治的方法。螨虫不但寄生于犬的皮肤表面,有些还入侵皮表深层,甚至寄生于淋巴结内。单靠外部用药难以奏效,必须通过注射或口服药物才能起到良好治疗效果。
伊维菌素是一种大环内酯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兽医学上用于动物体内外驱杀寄生虫。但由于宠物犬有个体差异,不同种类、体型的犬对伊维菌素的敏感度不一。因此在使用伊维菌素时要掌握好用量,若出现中毒反应立即用尼可刹米和呋塞米以强心利尿。另外,由于其只有通过血脑屏障才能发挥药效,对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的幼犬或对伊维菌素过敏的柯利犬,不建议使用伊维菌素。
进行药物治疗:在清洗病灶后,配合消炎杀螨膏涂抹患处,每天3次。5~7d为一疗程。在针对疥螨严重的患犬可以配合药浴进行治疗,配合皮下注射伊维菌素,0.5~1mg/kg,严重的犬剂量可以加大到1.5mg/kg,隔7d重复注射一次,严重的可以重复注射3~4次。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每次涂抹杀螨膏不能超过犬全身的1/3,并且涂药后需要给犬戴上口罩,防止杀螨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