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音乐美学思想和审美风格研究
——以清水道教为例

2016-02-03 23:30范琳琳
黄河之声 2016年11期
关键词:天水道教道家

范琳琳

(天水师范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道教音乐美学思想和审美风格研究
——以清水道教为例

范琳琳

(天水师范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道教音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此殊荣之后,这种渐成冷门的传统音乐形式再次走向台前。本文基于这一背景,首先简单介绍道教音乐的概况,进而探讨道乐的美学思想和审美风格,并以清水道教音乐为例加以深化。

道教音乐;美学风格;清水道乐

道教沿袭了道家的思想,而在这种宗教文化土壤上兴起的道教音乐,也不可避免地带上浓重的道家气息。走近道教音乐,首先要了解其中的美学思想和审美风格,挖掘道乐和道家精神的内在吻合性,进而对其独特的音乐和美学风格,有更全面深入的把握。

一、道教音乐概况

道教音乐又名道场音乐、法事音乐,据记载大约兴起于南北朝时期。它古老而肃穆,在渲染宗教氛围、寄托崇敬信仰上作用显著,因而成为道教仪式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道教音乐吸收古代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精华,渗入道教信仰的虔诚,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艺术风格,是汉民族传统宗教音乐的重要成分。一般认为,道教延续了道家思想,他们缘起于同一种极其古老的宗教[1]思潮,因而欣赏道教音乐,我们既能沉醉于无边的静谧,又会被其深重的宗教文化洗礼,得到超脱的美感体验。当然,道教音乐并非历史的陈迹。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道教音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明即使在今天,它依然是为人们珍视的艺术瑰宝。

二、道教音乐的美学思想和审美风格

道教是道家思想的延续,在此基础上,道教音乐还进行了相应的改良和创新。美学思想是道教音乐的理论基石,它服务于道教教义,也决定了道教音乐独到的审美风格。这种美学思想和审美品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道教音乐的自然之美

“道”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概念,将它应用于音乐中则体现为道仙自然之美。无论在风格、形态、语言抑或表现等各方面,道教音乐都显现出独有的自然美感。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也没有大做文章的刻意,道教音乐追寻的是原生、淳朴的自然之“道”。清新脱俗的音阶、曲折婉转的旋律、和谐美妙的曲调,舒缓的节奏…聆听道教音乐,仿佛步入仙境[2],置身于和自然的亲密对话之中,超脱、自由、心无旁骛,唯有倾听自然之声、享受自然之美的无尽快感。道教理论主张,自然存于道之中,而道的本质即为自然,基于这样的心理背景,寓自然之美于道教音乐之中,我们听到的无异于不受干扰、修身养性的“仙音”。

(二)道教音乐的静谧之美

静而后定,这是道教传统的养性之法。道教音乐被称为“仙音”,而这种内炼成仙的音乐形式离不开对“静”的追逐。只有置身于“静”,人们才能观心,才能真正走进音乐所营造的世界。因而,道教音乐追求静谧之美。没有世俗乐曲的杂乱无章、没有旋律线条的起起伏伏、更没有表演情绪上的大起大落。聆听道教音乐,仿佛眺望一望无边的平静水面,少了几分波澜壮阔,但又别有一番风味。正如喧嚣的音乐能引人驻足,却往往被拒于心门之外。相反,唯有宁静才能走进内心,而后安定。

(三)道教音乐的虚空之美

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的治国思想,也是道家修行的基本方法。世界的本源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在老子看来,最动听的音乐实则是人们听不到的音乐,“大音希声”,追求一种“虚无”的声音,顺应道教自然、淳朴、空灵的音乐之美。因而,道教的音乐文化注重虚空,排斥一切具有强烈反差的元素,讲求音乐章法的微妙变化,给听众以虚怀若谷之感。同时,道教音乐的虚无空灵也反映了道人的心理状态,无欲无求却超凡脱俗。在道人审美心理的掩映之下,道家音乐形成了其清虚、空灵的独特美感。

三、以清水道教为例进行美学分析

道教音乐这一传统音乐形式,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并不断与各地民族音乐渗透融合,形成了不同地域、风格各异的道乐流派。清水道教音乐就是在清水地区形成、发展起来的道乐分支。本文将以清水道乐为例,对道教音乐进行美学分析。

清水地处甘肃省东南部,自然环境清幽宁静、山明水秀;人文气息厚重古拙、民风淳朴。清水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坚实厚重的文化底蕴,为道教文化和道教音乐提供了绝佳的栖居之所。清水道教音乐源于全真[3]道派,既传承了道乐自然、古朴的一般属性,也生发出独具清水风情的地域特质。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清水道乐逐渐分化成两大流派:“龙门派”和“华山派”,并延续至今。“龙门派”曲调在音阶运行上呈现出婉转柔和、低回缠绵的特点,结构严谨、变化细微、连贯性强,既无曲风节奏的跳跃,也不给人以喧嚣繁杂之感,正体现了道家音乐一以贯之的自然、静谧和空灵之美。“华山派”则节奏舒缓悠长,旋律中彰显一种柔中带刚的独特韵味,寓波动于宁静,也印证了道乐的美学思想。总体来看,清水道乐讲究抑扬有致、强弱相济,曲调虽按照一定的课韵程式发生变化,但不影响整体的和谐自然。

此外,清水道乐通过相应的道教科仪和民俗文化活动,在审美娱乐的同时,教化育人,引导人们弃恶扬善、消愁解忧、修身养性等,这种精神层面的先导性,也与道家思想有共通之处。

四、结语

道教音乐的美学思想和审美风格,或多或少体现了道家的精神特质——和谐自然、宁静致远和清虚空灵,在音乐陈述中我们能窥见道家的文化品格。音乐形式只是载体,文化才是内核,道教音乐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归根究底,道教精神更应当被视若瑰宝,千古流传。

[1] 傅利民.道教音乐美学思想与审美品格探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02:9-11.

[2] 蒲亨强.阴柔清韵——道教音乐审美风格论[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01:63-75.

[3] 王玉国,吴凯飞.清水道教音乐 秦安小曲榜上有名[N].天水日报,2008-06-18:001.

范琳琳(1976-),天水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天水道教道家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天水地区的『秦与戎』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
西夏道教补议
中国园林中道教文化的应用与影响
漫画道家思想
《天水之镜像》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