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莲(武汉市青山区钢城十三中,湖北 武汉 430080)
谈中学合唱教学
朱 莲
(武汉市青山区钢城十三中,湖北 武汉 43008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音乐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作用日渐显示。但在现阶段的中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是比较难操作的,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选择合适的曲目,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恰如其分的艺术处理,是成功演唱一首合唱作品的关键。
【关键词】中学合唱教学;艺术处理;曲目选择
首先,选定合适的曲目,搞好基础训练。在合唱之前,指导学生学习有关合唱的知识并进行一些铺垫性训练,为下一步教学打基础。如进行简单的二声部视唱训练,从D调向上作半音调至G调:
3 4 | 5 — || 56 54 | 32 1 :||
mi ya mi ya mi ya
1 2 | 3 — || 34 32 | 17 1 :||
mi ya mi ya mi ya
这样的训练,和声的效果可以深深地吸引学生,心灵也容易受到触动,从而对合唱产生兴趣。
其次,搞好作品分析。合唱是一种集体的表演艺术,讲究音量、音色、声部、伴奏等,必须相互统一、均衡,对作品的分析做到深入细致,突出主要问题。
声音、呼吸、音准等方面的训练在合唱的训练过程中,气息是重要的一部分,不论高音、低音都要有气息的支持。“善歌者必先调其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要作正确的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胸腹联合呼吸法,具体做法是:学生站立,将手放在腰围的位置上,做一个深呼吸(口鼻同时进气),停留瞬间后,慢慢呼出,要求均匀、舒展。让他们在情绪饱满时体会到歌声与呼吸的关系和气息的运用,按记号来换气,从易到难,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步掌握呼吸的基本功,从而能自然、流畅地歌唱。
声音的高位置及音色的和谐统一是合唱的难点,也是训练的关键。我摸索出以下几种方法:先哼后唱,辅导学生寻找声音高位置的感觉;先“念”后唱,以“念”带唱求得真假声的结合与统一。让学生双手触摸横膈膜间,感受气息支持,多用咽腔上部的共鸣,口腔有适量的“空念感”;唱高音时把下腭收回一些,便可做到假声不虚真声不白;培养学生的听觉辨别力,强调用“竖的感觉歌唱”,让声音有一种“飘流感”。
初学时期,可以让学生了解半音阶和全音阶的知识,介绍柯达伊手势来演唱音阶,并通过做游戏跳格子,让学生有形象的感受。我发现,学生刚开始在唱fa、la时容易跑调,如让学生听钢琴的和声音响效果,慢慢地学生就能掌握。这样的练习到了高段,还可以进行三声部的卡农音阶练习,第三声部在第一声部唱SOl时进来。试着训练就可以听到和声的音响效果。
声部与声部之间,既要相互倚持、相互烘托,又要保留本声部的特性,犹如雨后彩虹的七色,既要每一条色带透明清晰,又互相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就要求每一声部在衔接时,应该有很好的控制,尽力在音量和音色上与前一声部相呼应。
如:同节奏同步进行三声部训练
55 55 | 5 — | 66 66 | 6 — | 77 77 | 7 - |
33 33 | 3 — | 44 44 | 4 — | 55 55 | 5 - |
11 11 | 1 — | 11 11 | 1 — | 33 33 | 3 4 |
11 11 | 1 — :||
55 55 | 5 — :||
33 33 | 3 — :||
练习时,学生边唱边聆听另一个声部,就能听到了美妙的班级合唱。
再如:同一条练习,用不同节奏的三声部训练包括两种形态,难度更高,效果更好:
55 55 | 5 — | 66 66 | 6 — |77 77 | 7 - |
祖国 多么 好,祖国 多么 好, 祖国 多么 好,
3 3 | 3 — | 4 4 | 4 — | 5 5 | 5 - |
1 1 | 1 — | 1 1 | 1 — | 3 3 | 3 4 |
11 11 | 1 — :||
祖国 多么 好。
55 55 | 5 — :||
33 33 | 3 — :|| 【二、三声部可用哼名。】
各声部的音量稍有差异,一般说高声部强些、低声部弱;旋律声部强些、和声声部弱些;是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而进行的音量平衡,既不抹杀个性,更要追求共性,也叫艺术平衡。
处理合唱歌曲要把重点放在对“声与字”的结合和对思想内涵的理解上。首先应确定演唱的基本情绪、速度,乐段和乐句之间的层次,强弱快慢变化的要求;还要设计各种演唱形式(如领唱、轮唱等),以丰富艺术表现力。王秀峰教授在谈到天空合唱团时说道:“天空合唱团为什么吐词很清楚?说清字头(声母),韵母的连接上尽可能保持延音的口腔一致,用最小的动作把词说清楚,语气连贯,运用高位置有呼吸的直声唱法,使音色变得清澈透亮,富有质感。”纯真与甜美,空灵与质朴的音乐,将音乐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犹如一方纯净空灵的天空,令人心旷神怡。
古人说歌唱的产生是“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咏歌之”。我国传统唱法的审美原则是“声情并茂”,以情促声,以声传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唱出动人的歌声。在我校艺术节活动中,某班演唱的校歌《扬帆起航》令人印象深刻。伴随着恢宏大气的音乐,主歌部分清新明朗、舒展流畅,舞台上的每张脸都是那么生气,那么神情专注。队员们姿态大方、仪容端庄,是健康向上、快乐进取的当代中学生形象;音乐教师也用自己得体、大方的指挥手势引导学生,让学生有底气地歌唱,展示中学生的青春风采。
在合唱这门丰富多彩的艺术中,有着广博精深的学问,需要我们去不断地学习、探索,为学生创造一种更完美和谐的合唱氛围。只有这样,我们的合唱教学才能启迪少年儿童的智慧,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也促进我国的合唱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