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尧(韩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论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
郑 尧
(韩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摘要】钢琴演奏的水平高低,不仅在于演奏者对于曲目技巧的掌握,更在于其对于作品蕴含情感的挖掘与抒发,而决定演奏者对作品情感把握的关键在于其乐感。本文结合我国当前钢琴教学的现状,首先阐述了钢琴教学中乐感培养的重要性,其次对我国钢琴教学乐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期为钢琴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钢琴教学;乐感培养;读谱能力
乐感是音乐表演的灵魂,也是决定钢琴演奏效果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钢琴教学逐渐普及,许多学生都进行了钢琴的学习。然而,真正能把握乐感的学生少之又少,许多学生只是机械性地完成钢琴曲目的学习,对于钢琴作品中的情感内涵把握不好。若想在钢琴演奏中取得较好的成绩,除了通过练习掌握熟练的技巧外,还需提高乐感,只有拥有了良好的乐感,才能真正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与作品实现情感的共鸣与交流,真正向听众展现出作品表达的深层感情。在进行钢琴教学中,教师既要注意对学生技巧的培训,也要注意对学生乐感的培训。乐感,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对音乐、对曲目的感觉,对音乐的欣赏能力、理解能力及表现能力。乐感包括对声音的高低、强弱、音色的理解,还包括对音乐的记忆、想象及审美等更深层次的要求。
从当前我国钢琴学生总体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乐感培养有一定缺失,导致钢琴普未能体现其应有的教学价值,甚至许多琴童从一开始的兴趣勃勃到后面由于教师长期的教学枯燥缺少音乐而导致学琴终止。
(一)加深作品理解,激发兴趣
学生在缺乏乐感的基础上进行的钢琴练习是十分枯燥,盲目地根据曲目中的强弱渐变符号进行练习,只会使得学生对钢琴的学习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恶的情感。如在练习莫扎特的奏鸣曲时,学生无法体会到作品中的情感,只是机械性地进行跳音、颤音,无法弹出有感染力的作品。通过对乐感的培养,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练习,则可以与曲目产生情感的交流。同样的,如在进行莫扎特的奏鸣曲的练习时,学生领悟到曲目中轻快明亮的感情,在进行练习时,会自然地带入自身的情感,激发自己继续学习的兴趣。
(二)提高演奏水平
钢琴演奏水平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练习与培养,简单的技巧练习只能称得上弹奏曲目,离曲目的演奏还有很远的距离。如许多学生在弹奏《献给爱丽丝》时,只是简单地根据作品音符的进行弹奏,配合踏板的松放,没有真正的情感投入,所弹奏的过程并不能称之为演奏。只有当学生具有较好的乐感时,才可以跳出简单的钢琴指法,进入到音乐的美妙享受中,陶醉在作品所描绘的美好画面中,并从自己的角度对作品进行审视,实现由简单的钢琴练习到钢琴演奏的转变。
(三)满足自身学习需求
每一位钢琴的学习者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像钢琴家那样对于作品信手拈来的大师,对音乐有良好的乐感也是学生自己所希冀的结果。乐感并不仅仅在于简单地对音乐的理解,更深层次的,还涉及到学生整体音乐水平、对音乐的认识等,这也是学生希望通过学习钢琴所提高的,实现其整体音乐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时,不仅需要关注自身教学的内容,也需要关注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乐感训练与教导。
虽然我国钢琴教学已逐渐普及,尤其是在沿海地区,钢琴学习几乎成为了小学生必学的课程,然而,随着教学数量的增加,钢琴教学质量并没有得到同等速度的提高,尤其是在乐感培养中,还存在着许多可改进的地方。
(一)教学方法较为传统
我国钢琴教学仍然是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先进行口头讲述理论,让学习在课堂中进行曲目的学习,教师随之对其进行指点,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行回家练习曲目,下次课程教师对曲目进行检查。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较快地掌握曲目,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与错误之处,通过自行练习,对曲目进行进一步的熟悉。然而,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教师没有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往往是以教师对曲目的理解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仍然难以逃离类似于我国应试教育的传统填鸭式教育,对于音乐自身的把握,需要学生自行进行领悟。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乐感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钢琴教师认为,乐感的培养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其实并不然,乐感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在最初对学生进行指导,还需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相应的引导,激发学生自身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
(二)教学过程中过于偏重技巧的训练
钢琴演奏是一门艺术,需要技巧与情感规定融合,但在进行钢琴教学时,许多教师不论是面对初学者,在进行指法、手型的教导,还是面对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速度、力度、节奏的教学,都将重心放在技巧的训练上,而对于乐感的培养则少之又少。的确,当前许多钢琴学习者有着十分高超的弹奏技巧,却难以把握音乐中的美感,其技巧性与音乐的艺术性不能很好地衔接,其在进行作品的弹奏时,虽然能准确地对作品的构成、乐句进行分析,却难以真正弹奏出令人感动的曲子。造成这样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急功近利,想尽快地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挑战难度更高的作品。学习者内心对高难度曲子的渴望会促使其不断训练自己的演奏技巧,让自己的水平能在更短的时间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家长及社会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对于家长来说,自己的孩子具有一项音乐技能,也是一件值得让他人羡慕的事情。因此,家长可能会敦促学生不断地练习,通过考级取得更好的成绩,社会也会通过各种各样的钢琴比赛吸引钢琴学生的参加,促使其不断地加强练习。
(三)教材选择不当
钢琴教学与文化教学不同,其教材的选择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初学者来说,较常使用的是车尔尼、拜厄、哈农、汤姆森的指法练习,对于学生来说,一开始进行这些指法的练习是较为枯燥的,也可能会影响学生以后对钢琴的学习。因此,教师在选择匹配教材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教有趣味性的,音乐感、节奏感较强的教材进行教学。然而,许多教师为了方便,往往是选择统一的教材,而没有结合学生真正的需求,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兴趣,对于自身乐感的训练更是持消极配合的态度。
(一)加强听觉,培养学生兴趣
聆听是对音乐进行理解的前提,作为一个有良好乐感的钢琴学习者,必须懂得聆听音乐。欣赏音乐,只有在懂得聆听的基础上,才能引发自己对音乐的思考,投入自身的情感。首先,通过向学生播放其较为熟悉的世界名曲,让学生主动分享其在听音乐过程中所产生的感觉与想法,引导学生如何进行音乐的欣赏。在学生对经典的世界名曲有一定的辨析能力时,开始向学生播放较为古典的音乐,如许多学生初学阶段不喜欢的奏鸣曲,培养学生分辨音乐艺术美的能力。其次,在锻炼学生对音乐的灵敏度的同时,引导学生发挥其想象力。所有作品都有其描述的意境,学生只有在领悟了作品中的意境时,才能更好地触摸作品、感受作品。丰富的想象力不仅是学生对作品深入了解的途径,更是学生增强其音乐理解力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其整体音乐素养的手段。
(二)提高读谱能力
读谱能力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音乐是难以用文字来表达的,乐谱是凝固的音乐,是音乐的符号载体。作品中的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作者的内心情感,都有着特定的内涵,钢琴演奏者通过对曲谱的理解,将凝固的乐谱还原为流动的音乐。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钢琴演奏者,必须能准确、精准地读谱并把握乐谱中的内容,读谱并不是简单地将音符唱出,而是能够迅速地对作品中的乐句、指法变化等内容进行领悟。尤其是对于难度较高的曲目,作品中常常会出现循环往复或十分相似的节奏与乐句,演奏者要通过正确地读谱,准确地判断曲谱,通过对曲谱的分析来进一步感受作曲者的情绪变化。教师可以通过视唱练习等方式,对学生的读谱能力进行培养与检查,并在练习的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让学生领悟到,读谱并不是简单地将音符认出,更为重要的,是从曲谱中感受作曲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三)培养分析作品能力
在进行钢琴的教学时,教师不仅应当注重对学生技巧的培养,还应当注重学生对乐曲的分析,提高其乐感的技术保障。学生在进行乐曲的学习时,应当首先把握作曲者作曲时的情感与想象力,通过对作曲者情感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对于曲目中的调性、速度、层次等进行深入的理解。如在分析乐句的呼吸上,教师应当教导学生,对于乐句的句头、句尾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体现出乐曲整体情感变化的方向。对于在进行作品声部的不同层次进行分析时,指导学生对于不同声部进行不同的处理,结合曲目的调性,使曲目弹奏更为和谐。
(四)选择适合学生使用的教材
不论是钢琴技巧的教学,还是乐理知识的教学,在教材的选择上,都要因材施教,只有选择正确的教材,才真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乐感。就我国当前来看,适合学生使用的教材很多,多数教师使用的是统一的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选择不同的教材。然而,除此教材之外,教师往往会给学生选择配套的教材,如何选择配套教材就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虽然市面上可选择的教材很多,但教师在选择时,应当选择较为权威的教材,这些教材对于学生乐感的培养较为重视,且渗透在学习的曲目中,可以配合教师对学生教学的课程进行一同使用。
乐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从读谱、听曲,到分析作品的情感表达,真正领悟作品,是学生乐感培养的过程,也是学生综合音乐素养培养的过程。本文提出了针对国内乐感培养的几个改进建议,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冉茜.论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4,(3).
[2]苏东成.浅论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6).
[3]吴琳.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的重要性及培养策略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5,(1).
[4]毕莹.论钢琴教学中乐感培养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14,(3).
[5]耿蕾.论钢琴教学中的乐感培养问题(上)——乐感匮乏的原因分析[J].黄河之声,2015,(12).
作者简介:郑尧(1981—),女,广东潮安人,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钢琴表演,硕士学历,现任韩山师范学院钢琴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