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歌新风格”作品《牡丹亭》

2016-02-03 17:34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北方音乐 2016年9期
关键词:民族声乐牡丹亭流行音乐

左 馨(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浅析“民歌新风格”作品《牡丹亭》

左馨
(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博大文化底蕴的民族,无论是光辉灿烂的古诗文还是源远流长的民歌,以及丰富多彩的中国戏曲,汇集到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征的艺术之美。而民族声乐就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它不完全等同于民歌、说唱、戏曲等艺术的演唱,而是在继承和发扬了这些优秀传统艺术演唱精华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西方的歌唱理论和特点而形成的一种别具一格的,具有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新民族歌唱艺术。

【关键词】民族声乐;戏曲;流行音乐

一、歌曲《牡丹亭》创作概况

(一)《牡丹亭》故事简介

《牡丹亭》是由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一部关于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生活的故事。此剧讲述的是在南宋时期一位太守之女杜丽娘在牡丹园中睡着,梦中她与一个手拿柳枝的书生相见,却被丫鬟轻轻唤醒。在那之后,杜丽娘心中情意难舍,最终抑郁而死,她去世后就被葬在牡丹园中。三年后,书生柳梦梅为了参加科举考试途中来到了这里,并发现了杜丽娘的画像,心生爱慕之情。杜丽娘便化作鬼魂让柳梦梅掘坟开棺,帮助丽娘复活。随后柳梦梅高中状元但由于战乱而延迟发榜,书生身份的他受丽娘所托找到了他的丈人杜宝。杜宝认为柳梦梅在胡言乱语,将他打入大狱之中。随后皇榜发布柳梦梅为新科状元,杜宝才将其释放,但仍不承认他是自己的女婿。最后事情闹到了金銮殿上才得以解决,杜丽娘与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二)歌曲特色

《牡丹亭》是由王磊作词、栾凯作曲的一首新古典民歌,是在特有的故事背景下所创作。在音乐上不仅表现出昆曲唱腔中的缠绵婉转、柔漫悠远,也体现出昆曲剧种特有的韵味。

1.歌词的艺术性

这首歌曲在歌词上没有采用昆曲戏文上晦涩难懂的写作,而是在这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上进行了全新的改编。这样的创作不仅使听众理解歌词,又不失歌曲想要表达的唯美古风。

主歌部分的歌词写出了一种梦境与现实的交错,生与死相互纠缠的意境。而副歌部分则表达出了一种时光荏苒、物是人非的凄美之情。语句间的押韵,更加凸显了歌词想要表达的古韵古风之感。品读语言,能够让人深深地陷入作品所营造的画境之中。

(二)音乐创作上的“中国风”

在音乐的配器方面,选择了比较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乐器——萧、琵琶和古筝。箫具有浑厚深沉的音色特点,善于表现一种悠远抒情的旋律。而琵琶和古筝都属于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琵琶的音色明亮清脆,声响效果具有颗粒性,而古筝的音色委婉动听,音效富有诗意。这几种民族乐器的结合使用让歌曲表达上更具张力。

二、歌曲创作中的新元素

(一)对昆曲唱腔的借鉴

在歌曲《牡丹亭》的副歌部分,是最能体现民族声乐与昆曲唱腔特色相结合的地方。唱腔上突出昆曲声腔的特色,强调字正腔圆,演唱时要细腻婉转,张弛有度。将昆曲唱腔与民族声乐演唱相结合,使这首作品在原有音乐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戏曲的色彩,达到一种故事、音乐、唱腔三个方面高度融合的境界,让欣赏者能有一种画面随着音乐的出现而产生的真实触感。

(二)对流行音乐元素的借鉴

1、对说唱乐的借鉴

歌曲《牡丹亭》的一个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把中国的说唱乐融入到民族声乐作品中。在歌曲的间奏部分出现男声的说唱段。这段说唱让作品更加具有一种前世今生、梦境与现实相互交错的游离感。在说唱进行时,伴奏音乐依然选用萧、古筝、琵琶这三种乐器,以突出古典的中国风格。民族音乐与流行说唱乐恰到好处的结合才使得这首歌曲展现得更加完美。

2、对通俗唱法的借鉴

通俗唱法就是大众所说的流行唱法。其特点是追求甜美自然的声音、细腻真实的情感表达。在歌曲《牡丹亭》的主歌部分,就是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相融合,让声音的表达亲切细腻而又不失力度。所以在演唱这部分音乐时要将“气声唱法”运用其中,有意不让声带完全闭合,让气流通过未完全震动的声带时发声,这样的声音亲切自然,具有特殊的感染力。

三、创新性在民族声乐作品中的意义

民族声乐是人类音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声乐在创造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而民族声乐作品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能表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歌曲《牡丹亭》就是一首凸显中华博大精深文化底蕴与民族音乐独特的韵味,又加入一些流行音乐元素,从而创作出的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

(一)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

在这首歌曲演唱方面,选择了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戏曲声腔——昆曲,而在音乐配器上,则选用了最具民族风格的乐器——萧、琵琶、古筝。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歌曲在创作上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继承传统,才能使我国优秀的音乐曲艺文化得到发扬,让我们的声乐作品更加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一种自己的音乐文化。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也是我们创作民族声乐作品的基础,才能让作品更加具有我国民族音乐特有的韵味。

(二)对新音乐风格的大胆尝试

在歌曲中,除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也首次加入了通俗唱法、说唱乐等新的音乐元素。使作品在民族风格的基调下,又流露出一种时尚的音乐风格。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关注民族声乐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他们觉得民族声乐作品不像流行歌曲那样时尚、朗朗上口。所以民族声乐作品在创作上不能只局限于民族本身的文化之中,只有在不失民族特色的前提下,吸收一些新音乐元素,才能更好地促进民族声乐的发展。

四、结语

民族声乐的发展,不能只是一个独自发展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对外学习和借鉴的过程。只有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基础上,民族声乐才能得到创新和发展。作为一名学习并热爱着民族声乐的学生,看到了我们民族声乐在作品的创作上不断的进步,正如歌曲《牡丹亭》,在继承与创新的前提下创造了“民歌新风格”,为我国的民族声乐向前发展做出了标志性的一步。民族声乐将会不断地发展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民族声乐将会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

参考文献

[1]汤显祖.牡丹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古兆申.长言雅音论昆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3](英)安迪·班尼特著,曲长亮译.流行音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邢延青.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左馨(1992—)女,汉族,陕西省渭南市,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猜你喜欢
民族声乐牡丹亭流行音乐
牡丹亭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那英 流行音乐的时代见证
叙事策略:对照莎剧,看《牡丹亭》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读《牡丹亭》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