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双簧管演奏中循环呼吸的训练方法

2016-02-03 07:40:39
黄河之声 2016年3期
关键词:连音颤音鼻腔

陶 金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析双簧管演奏中循环呼吸的训练方法

陶 金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作为管乐器演奏中的一项古老而特殊的演奏技巧,循环呼吸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其在我国的发展却相对较晚,近几十年才逐渐为管乐器演奏者所熟悉并加以运用。本文以循环呼吸在双簧管演奏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从演奏曲目、训练方法等方面加以阐述,进而对双簧管的演奏与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循环呼吸;口腔;鼻腔;连音;颤音

循环呼吸一门古老的演奏技巧,早在巴洛克时期,某些乐曲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大篇幅的乐句,让演奏者没办法换气;在浪漫派时期,很多双簧管作品也都需要循环呼吸这门技巧。意大利作曲家安东尼奥·帕斯库利(Antonnio pasculli,1842-1924)——双簧管中的帕格尼尼,为了使双簧管的技巧性得以充分展示,在其创作的多首乐曲中要求演奏者连贯地演奏大段的乐句而不能换气,比较著名的如《蜜蜂》(LeApi)。该作品长达七面但却没有地方能换气而让很多演奏者望而却步,然而这对于某些演奏者而言又是十分过瘾的。其他较著名的如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Georg Strauss)的《D大调双簧管协奏曲》,其中也需要演奏者大量的运用循环呼吸。此外,循环呼吸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独奏作品,许多乐队作品同样需要循环呼吸。法国作曲家比才的《第一交响曲》第二乐章,有大概一分钟左右的双簧管独奏片段,后半段又在高音区的演奏给演奏者呼吸造成了很大的不便;[1]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也有大段的独奏片段如果使用循环呼吸演奏可能会使乐曲更完整的表现出来。可以说,这是一项与双簧管演奏密不可分的技巧,因此,较好地掌握这门技巧对于双簧管演奏尤为重要。

近年来,循环呼吸作为管乐器演奏的一门特殊技巧已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该技巧的运用不但改变了双簧管以往在人们心中不以技术性为主的传统印象,也使得演奏者对乐曲本身的连贯性有了更好地把握。相比国外,这一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相对较晚,近几十年来才逐渐为我国管乐器演奏者所熟识。随着我国双簧管演奏水平的发展,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演奏者开始喜欢并运用这门技巧。本文将重点探讨双簧管演奏中循环呼吸这一技术的练习方法。

一、循环呼吸

所谓“循环呼吸”,从字面上理解即“无限制的呼吸”。如何能做到无限制的呼吸?从生理的角度看,是指利用口腔的气息吐气以支撑乐器的发音,而鼻腔用以维持人正常生理现象所需要的呼吸。由于人体的肺活量是有限的,如果想利用正常的气息去演奏大量没有换气的乐句,这就必须使乐曲在正常进行的情况下用鼻子维持呼吸。

在演奏过程中,循环呼吸是利用口腔的气流与正常呼吸相交替(接通胸腔气流),口腔的气流用以保证乐器的正常发音,而鼻腔用以维持人正常的呼吸,二者反复进行。在正常的交替过程中,鼻腔可以正常的呼吸,而口腔则连呼不断。由于人的口腔与鼻腔是相通的,所以从鼻孔吸进吸入外界维持正常演奏状态的空气流入口腔。由于循环呼吸在口腔和鼻腔共同使用时所产生,而鼻腔供给口腔气息的时候需要有交替时间,这就造成了循环呼吸的一些局限性。由于鼻腔和口腔交替的时间在吐音状态下一般是不够的,因此,大多数演奏者一般都是在连音的状态下进行循环呼吸,很少有演奏者能在吐音的状态下进行循环呼吸,然而也并非绝对。据笔者了解,还是有些大师级的演奏家可以做到,但是在全世界范围也不会很多。

二、双簧管演奏中循环呼吸的练习方法

与其他管乐器相比,一般来说,双簧管的循环呼吸相对简单一些。由于双簧管的哨片较小,发音时所需气息不像长笛或大管那么多,或者说双簧管演奏时所需要的口腔余气不会那么多,以至于口腔和鼻腔气息交换时就会相对简单一些。但要想很好地掌握这一技术,仍需要采用科学的练习方式。笔者根据自身的双簧管演奏经历及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有关双簧管演奏中循环呼吸的练习方法,具体如下。

首先是口腔吐气鼻腔吸气同时运用。这一过程要求练习者紧闭嘴唇的同时,利用口腔的余气将两侧腮帮鼓起,然后一点点将口腔内的余气吐出,整个过程中伴随着鼻腔进行正常的呼吸。此时,一定要合理控制口腔中余气吐出的速度,以确保演奏者在实际演奏中有充分的时间运用鼻腔进行呼吸,从而实现不间断地演奏以及音色的统一。此外,由于在实际演奏过程中,很多时候不会留给演奏者充分的时间进行循环呼吸,因此,初学者还应注意鼻腔的呼吸要迅速,且不要一次性吸得特别满,要一点点的进行吸气。

其次是换气练习。在掌握了口腔与鼻腔同时吐气基础上,就可以进行换气的练习了。这一过程要求通过鼻腔吸入的空气迅速地经过腹腔转换与口腔的气息形成交替,这样周而复始的练习以完成循环呼吸的基础练习。

在完成上述两项基础练习之后,演奏者即可以进行一些传统方式的循环呼吸训练了。其方法是用一根吸管和装满水的杯子,将吸管插在水杯里吹气泡,要按照上文阐述的要领,使吹出的气泡在水杯内连续不断、大小均匀,以保证实际演奏中音色尽量不发生变化。[2]很多初期练习者常常容易忽略鼻腔呼吸后应与口腔气息交替这一环节,以至于不能吹出连续不断的气泡。这时候需要迅速的将鼻腔的气息转换至腹腔后代替口腔中原有的气息。因此,练习过程中,练习者应在一次挤气动作完成后,非常快速地打开会厌与软腭,以便于腹腔内的气息能很快地进入口腔,尽可能减少在挤音与吹奏连接时产生的不可避免的痕迹,从而完美地将挤气与吹奏的音连接起来,这样多加练习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不留痕迹。

最后,在初期练习中,还应注意选择适当的音区以及恰当的音型。对于初学循环呼吸的演奏者而言,不适合采用单独的长音进行循环呼吸练习。原因是,在腹腔挤压与口腔气息交替时,长音的声音特别容易产生变化,这对于初学循环呼吸的人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而选择在小字二组的G与小字二组的B之间的几个音上演奏二度颤指进行练习则相对容易。在这个音区,演奏时所需气流比较急促,较适合循环呼吸中腹腔气息挤压与口腔的气息交替,更有利于初级练习者练习循环呼吸。可以尝试着在每分钟60拍的速度下吹奏十六分音符时运用循环呼吸。在完成好这样的练习后就可以尝试着在吹奏低音区时加入循环呼吸了,同样应该先尝试着从二度的颤指练习开始了。演奏者逐渐地掌握好练习方法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演奏音阶甚至是实际作品中运用循环呼吸。意大利作曲家安东尼奥.帕斯库利(Antonnio pasculli)的《蜜蜂》(LeApi)无论是音区还是手指变换都比较适合用其练习循环呼吸。

当然,所有练习的一个重要前提应是——“慢”。良好的习惯是提高练习效率、取得良好练习效果的先决条件。练习时应循序渐进,切勿急躁。

三、结语

作为木管乐器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双簧管一直以来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音乐体裁以及演奏形式中,如独奏、室内乐以及各种乐队作品。尤其是自古典时期以来,双簧管已成为常规编制的管弦乐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作为旋律性的乐器演奏各种旋律性的音乐片段以及与其他乐器结合演奏和声等。如今,随着循环呼吸技术的不断运用使双簧管演奏中又或多或少地增加了某种程度的炫技性,丰富了音乐表现力,进而推动了双簧管演奏水平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春红.循环呼吸法在双簧管演奏中的运用.民族音乐,2007,03.

[2] 田斌.谈吹管乐器演奏的循环换气技巧.大舞台,2013,01.

猜你喜欢
连音颤音鼻腔
六连音手脚配合练习
乐器(2022年12期)2022-12-27 06:08:06
爵士鼓演奏技巧六连音的应用
黄河之声(2021年3期)2021-11-26 11:45:23
鼻腔需要冲洗吗?
美声演唱中颤音技术的运用研究
艺术家(2020年4期)2020-12-08 11:30:01
连音社济南最火的乐队
走向世界(2019年8期)2019-06-11 01:50:04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特别健康(2018年9期)2018-09-26 05:45:40
清洗鼻腔治感冒
祝您健康(2018年3期)2018-03-15 22:15:11
对长笛演奏中的颤音研究
北方音乐(2017年1期)2017-01-29 09:59:56
浅谈声乐演唱中连音训练的重要性
北方音乐(2017年11期)2017-01-28 22:52:47
浅谈古筝左手演奏技法
——颤音
参花(上)(2014年10期)2014-12-11 20: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