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晓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刘 晓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影视作品是一种融合了视觉体验与听觉刺激的综合艺术形式,它不仅需要美轮美奂的场景来满足观众的视觉需求,更离不开音乐带来的听觉刺激,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往往会借助音乐强大的魔力,获得观众的情感共鸣。音乐是影视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推动情节发展、渲染环境氛围、刻画人物心理、深化主题思想等几个方面探讨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音乐;影视作品;作用
影视艺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其中有将近30年的无声电影时期。随着影视艺术的不断发展,有声电影出现了,这极大的提升了观众的观影体验。影视作品中的音乐包括有声源音乐与无声源音乐两类,音乐的融入增强了影片的现场感与真实感,能够把观众带入到情境中,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事实证明,有声电影更加符合观众的视听习惯,因此,音乐逐渐成为影视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音乐可以说是影视作品中的“第二台词”,画面与音乐的恰当配合是创作优质影视作品的基本要求,只有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才能为观众呈现视听盛宴,可见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本文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归纳为以下四点:
影视作品通常是一个叙事过程,通过情节设计讲述一个故事,诉说一段传奇。影视作品情节的铺陈与展开除了巧妙的叙事手法外,还可以借助音乐推动情节的发展。
首先。音乐能够为情节的发展奠定基调,音乐具有明显的情绪特征,哀伤的或愉悦的,批判的或表扬的,音乐的运用能够让故事情节呈现出鲜明的情感基调,从而让观众察觉到故事的情节走向。不同的音乐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特质,例如:平缓柔和的音乐如同开场白一样娓娓道来;惊心动魄的音乐能够表现高潮迭起的情节。正如在动画电影《木兰》中,通过独唱、合唱《荣誉》突出了木兰的焦虑不安,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其次,音乐能够起到贯穿情节的作用,从而让故事的发展更加的顺畅连贯。影视作品是通过镜头的连结进行故事的讲述,由于影片的叙事手法具有较强的跳跃性,特别是运用蒙太奇等创作手法时很容易出现情节脱节的状况,这让影视作品的表达效果大打折扣。此时,音乐如同粘合剂一般,将影视作品的情节串联起来,使其呈现出统一性和整体性,避免了情节转折生硬等问题,从而让故事表达更加的顺畅。
再次,音乐能够展现影视作品情节的起承转合,体现作品的节奏感。所谓节奏感是指连续而又有停顿的运动,我们经常探讨音乐的节奏感,其实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时间艺术也具有一定的节奏感,这种节奏感便是电影情节的发展运动轨迹。而音乐对影视作品节奏感的表达十分关键,通过对音乐的运用能够推动情节的展开与发展,把故事推向高潮。音乐往往具有极强的带入感,能够让观众参与到情节中真正感受到影片本身的节奏与发展。
镜头语言可以理性的交待影视作品的环境与氛围,一般通过镜头的切换与景别的变化表现周边环境与氛围。而音乐则以一种感性的方式进行环境与氛围的渲染,让观众情不自禁。
第一,音乐可以渲染环境气氛。影视作品的情感表达可以通过音乐进行传达,通过不同的音乐类型渲染出影片所要表现的氛围。例如:电影《城南旧事》是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表达出浓郁的思想之情。这部影片大篇幅的运用了哀伤的音乐作为背景,萦绕着淡淡的乡愁,从而营造出一种凄婉哀愁氛围。这让影片的主题思想更加突出,让观众为这哀伤的乡愁动容。
第二,音乐可以渲染时代气氛。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代表性音乐,音乐的词曲风格迥异,音乐的运用能够突出时代背景,渲染时代气氛。时代环境的描述能够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影片,而利用音乐表现时代背景能够很容易唤起观众的记忆。在影片《归来》中通过对样板戏等具有文化大革命十期特色音乐的运用,展现出时代的氛围,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此外,该片通过凄凉哀伤的配乐展现出当时人心惶惶的社会的现实,传达出特定时代下的社会环境,让观众真切感受到影片所传达的情感。
第三,音乐可以展现地方特色。音乐除了具备时代特色外也具有地方特征,一些音乐极具地方代表性,例如:陕北的秦腔、河南的豫剧、广东的越剧等,这些音乐元素的融入能够渲染地方环境氛围,交待故事发生的地点,让影片情节的发展更为顺畅。例如:电影《骆驼祥子》的配乐用的是单弦儿音乐,这是北京底层群众最喜爱的音乐,这就表现出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北京。地方性音乐的使用能够让影视作品的音乐与画面更加和谐统一,从而提升了影片的艺术表现力。
人物刻画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环节,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塑造能够提升影视作品的表现力,从而让影片的主题更加凸显。例如:《大话西游》中的至尊宝、紫霞仙子、唐僧都以其鲜明的人物特征成为经典,被广大观众熟知,甚至可以说代表了一代人的记忆。音乐对于人物的刻画是无形却深刻的,因为音乐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与强大的感染力能够让观众很快融入到情境中。音乐能够表现人物的情绪,通过音乐的喜怒哀乐传达出影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人物形象便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展现。
此外,音乐还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在影视作品中不同人物性格要配以不同的音乐背景,就像幽默外向的人物多配合欢快滑稽的音乐;沉默内敛的人物则搭配低沉平缓的音乐。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导演选用了《乡村骑士》这首音乐,从而表现出主人公乐观阳光的人物性格。虽然故事发生在文革时期,但是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却活在阳光中,享受着自己的青葱岁月。恰当的音乐运用,让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的生动鲜活,同时提升了影片的境界。在影视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十分复杂,在不同时期人物心理往往会产生微妙的变化,由喜到悲、由简单到复杂、由内敛到奔放等等,人物的心理会随着影片情节的发展不断的变化,而音乐便是凸显人物心理变化的重要工具,观众可以透过音乐来洞察人物心理的变化。音乐的巧妙运用不仅表现出人物心理活动,还可以烘托气氛,将影视作品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主题思想是影视作品创作的核心,优秀的影视作品需要具备一定的思想性,从而启发观众。影视作品的主题一般是反映现实生活,并对现实生活进行批判与反思。深刻的电影主题往往能够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引发观众的思考,甚至能够影响观众的价值观。由此可见,影视作品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力,它能够通过自身的艺术性带给观众心灵的冲击。音乐作为一种抽象艺术,具有强大的艺术魔力,能够起到深化影视作品主题的作用。
音乐能够烘托影视作品的主题,让影片的情感传达更为生动。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便是借助音乐的感染力,向观众传达影视作品的思想感情。例如:美国导演David Fincher创作的影片《七宗罪》运用了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这是一支非常著名的乐曲,能带给人庄严悲痛的感觉。《七宗罪》的电影主题便是对人性贪婪、懒惰、邪恶的讽刺与批判,当主人公在搜寻犯罪线索时,《G弦上的咏叹调》伴随着昏黄的灯光缓缓响起,让人感受到悲凉与落寞,此时电影的主题也得到了升华。《G弦上的咏叹调》本身的基调与《七宗罪》的主题十分契合,这首音乐让影片的主题进一步深化。
除此之外,影视作品中情节与音乐的对比也能深化影片的主题。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残暴血腥的画面却搭配了安详宁静的背景音乐,这种鲜明的对比让影片的冲突更为明显,产生了让人震撼的效果,从而也将影片推向高潮。该片音乐运用制造的强烈的反差,引起关注心灵的震颤,让电影的主题更加突出。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实现画面与声音的完美的结合十分关键。随着影视艺术的不断发展,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地位更加不可小觑,它能推进影片的情节发展、渲染环境氛围、刻画人物形象、深化主题思想。因此,在影视作品创作中要重视对音乐的运用。
[1] 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10.
[2] 李凌.电影音乐美学和功能性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艺术探索,2004,05.
[3] 高娟.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1,21.
刘晓(1982-),女,河南南阳人,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影视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