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翠玲
报纸媒介的历史文献价值及解读思路
——兼论大学生的媒介文化素养
于翠玲
摘要:报纸是大众传播媒介,也是一种文献资源。如今已经开发的聚合大量老旧报纸文献的数据库,为多学科、多视角的学术研究提供了资源。报纸媒介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在当今的语境中,有必要借鉴媒介文化理论,对报纸内容所建构的“历史”进行重新解读。这对大学生而言,也是提升媒介文化素养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报纸文献;历史价值;媒介文化素养
媒介素养泛指人对媒介的认知能力。大学生群体对媒介的认知,不仅涉及新媒介,还应包括传统媒介。报纸作为一种印刷媒介的资源,已经成为数字化阅读的对象。在当今的语境中,借鉴媒介文化理论,重新解读报纸的历史文献价值,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的媒介文化素养。
一、报纸的文献特征与数字阅读
在中国媒介发展史上,近代意义的报纸是西学东渐的产物,而报纸的阅读也具有特殊的文化传播意义。梁启超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中就指出:“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曰:惟通之故。”[1]晚清时期各地已经开办了阅报处、讲报所等机构,作为开启民智的方式。民国时期,读报教育作为针对国民的新闻教育,得到报学、新闻学研究者的提倡,并落实在建立阅报栏、在中小学进行时事教育、创办儿童时事报刊等方面。[2]早期的读报教育在今天看来即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开端。
报纸是大众传播媒介,其最为重要的特征是提供“每日新闻”,是大量印刷发行、即时扩散、连续不断的新闻报道。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报纸被阅读之后,也就失去了新鲜感,除了有人喜欢剪报、收藏之外,大量报纸就过期作废了。在当今媒介融合的时代,报纸的印刷版在发行的同时,其数字版也在专门的网站上发布,还利用移动媒体进行传播。而报纸的内容也被其他媒介加以选择,重新编辑和利用,出现了电视读报、广播读报等形式;门户网站也对报纸的新闻加以转载,特别是在标题上大做文章;百度的“词媒体”也具有聚合(链接)报纸新闻信息的功能。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还开发了电子阅报栏,直接进入各级党政机关、高校等部门。在当今的媒介环境中,人们阅读来自报纸的新闻变得非常方便,而通过订报来阅报的习惯却改变了,也就是说,阅读“新闻纸”的人数在不断下降。
但报纸作为一种有历史积淀的印刷文献,一直是图书馆收藏、整理编目的对象,具有重要的检索和利用价值。对于大学生而言,检索和利用报纸也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或解读方式,甚至是获取学习和研究资源的一种途径。特别是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过期的报纸已经被转化为数字文本,开发为便于检索的数据库,其中聚合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报纸文献,这为多学科、多视角的学术研究开启了一扇大门。例如,《瀚堂近代报刊数据库》收录了香港的《遐迩贯珍》,北京的《顺天时报》,天津的《大公报》、《益世报》、《北洋画报》,上海的《上海新报》和《申报》等资料。其中《申报》全文数据库汇集了78年(1872—1949)间25600号报纸,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时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中国当代出版的重要报纸,各报社都有逐年编辑的索引,还有总目录等,收藏在图书馆中,为读者检索原版报纸提供了指南。目前,这些报纸通过回溯的方式,逐渐被数字化,并与即时出版的新报衔接起来,开发了各种数据库。例如《人民日报图文数据》,收录了《人民日报》创刊(1946年)至今(不断更新)的全部图文信息,不仅可以用多种方式(日期、主题等)进行全文检索,还可以点击查阅“原版样式”。这些报纸数据库,跨越了时间与空间,包含了历史与现实,以虚拟形态呈现,以链接方式聚合,开启了一种全新的读报方式,也开拓了一种纵横交织、历史比较的宏观视野。大学生如能结合本专业的知识,选择有意义的关键词或研究主题,进入报纸数据库中搜索,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还能借此窥探百余年来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轨迹。可以说,这是报纸阅读史上从未有过的变化。
二、报纸文献的历史价值与解读思路
中国有悠久的史学传统,所谓“秉笔直书”、“春秋笔法”,也成为近代办报人加以比附和提倡的精神,这就是将新式报纸或新闻纸看作史书的延续。章炳麟以为“报章者,诚史官之支与余裔也”[3]。梁启超则引述“西哲有言‘报馆者现代之史记也’,故治此业者不可不有史家之精神”[4]。1904年的《时报发刊例》列举“本报纪事”规则,包括“以确为主。凡风闻影响之事,概不登录”;“以直为主。凡事关大局者,必忠实报闻,无所隐讳”等内容。[5]徐宝璜1918年在《新闻学大意》中也强调:新闻采访与编辑“既不可捏造新闻,亦不可颠倒事实”。[6]尽管有如此论述,老旧报纸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其出版背景是复杂的,出版机构是众多的,其是否具有真实的史料价值,“每日新闻”是否就是编年史?也就是说,在当今的语境中,我们如何阅读和解析报纸文献的历史价值,这些还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对历史研究来说,报纸是不可忽视的历史文献。约翰·托什在《史学导论》中这样说明英国早期报纸的价值:“第一,它们记录了当时产生最大影响的各种观点”;“第二,报纸提供了对事件的日常记录”;“最后,报纸经常会提供有关一些问题的更全面的调查结果”。[7]这里所说的是报纸对于历史研究的资料价值。而国内外开发的各种老旧报纸的数据库也都强调其具有历史价值。例如,《泰晤士报》数字档案(The Times Digital Archive)介绍,其包含从1785年到2009年《泰晤士报》全部页面的每一个事件,包括每一个标题、文章和图片,是这个时期的一个完整的编年史;通过《泰晤士报》的微缩胶片和高质量的图片使历史再现。诸如此类宏大的报纸数据库,其本身就是报纸或报业发展历史的一种真实写照。如果善于利用老旧报纸,站在今天的视角,加以梳理、编辑和解读,确实会有新的发现。例如,郑曦原的《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一书(三联书店2001年版),就是利用英文版《纽约时报》1854年至1911年的资料,翻译编写而成的;后来又出了增订本,明确标称这是“美国人眼中的晚清社会,《纽约时报》版的中国近代史”。这里仅举其中一条有史料价值的记载:“1901年6月26日上海电:一家德国公司日前从清国政府方面获得一份合同。据此,该公司将在清国首都北京安装电灯。”而从中国的《瀚堂近代报刊数据库》中,我们以“西安事变”为关键词,即可发现当时一份由中国学生救国联合会编辑发行的《学生报道》,其创刊号(1937年1月1日)发表了《关于我们对西安事变态度的声明》,呼吁“停止一切内战,立时召集全国人民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诸如此类的报纸新闻,也为我们了解民国时期的历史事件提供了丰富资料。
还要说明的是,报刊是由特定的媒介机构制作出来的新闻产品。这与书籍作为个人的著述或创作文本是不同的。因而,阅读报纸文献,需要借助媒介理论、新闻知识进行分析。例如,传播学中所说的“议程设置理论”,其直接来源是:美国一个大学几个年轻教师1967年某一天,“对《洛杉矶时报》头版新闻报道编排的不经意观察”,他们分析了头版的三条重要新闻,提出猜测:“如果某条新闻被安排到一个不显眼的位置,那么这个事件的影响力会不会因此而降低?”[8]经过许多学者的多年研究和实证调查,议程设置理论不断丰富,如今已经成为传播学教材中的常识。议程设置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解释:就物理视野和活动范围有限的一般人而论,这种关于当前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通常来自于大众传播,大众传媒不仅是重要的信息源,而且是重要的影响源。”[9]而谈论报纸的编年史意义,应该看到这正是媒体对议程设置的结果,其内容是经过记者采写和编辑精心选择和加工的。“在通过新闻机构的职业透镜之后,每日事件及其情形会发生折射,结果便常常是一幅世界图画,一种拟态环境,这种图画与拟态环境远远不能与真实环境相契合。许多事件与情形在吸引记者的注意。记者没有能力采集关于这些信息的所有信息,也没有能力将所有这些信息告知受众,因此,他们凭借一些职业规范,并在其指导下每日对环境进行取样。结果造成新闻媒介只能描绘大环境中的有限一部分,就像透过狭窄的窗户观看外部世界,观察到的视野非常有限。如果窗玻璃的透明度与光滑度较差,那么这个比喻更能传神。”[8](25)这种理论视角,对于我们阅读每日报纸的内容(如何看头版头条、看标题、看报道、看话题等),认识报纸的信息特征及其所呈现的现实世界,也是有启发的。
报纸数据库也有其特殊性,原文本的报纸文献在这样巨大的数字化仓库中,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历史语境,成为可以根据关键词(任意词)进行检索和聚合的碎片,作为今天的读者可以穿越历史的时空,发现文本之间前所未有的“关联”,引发新的思考,并将这些资料连缀起来,进行重新建构,完成有关“历史”的研究题目。但是,从媒介认知的角度来看,对于报纸文献所呈现的“历史”,还必须从两个层面进行追问:其一,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这些新闻文本是如何形成的?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如何判断其是否真实?对同一新闻或事件,不同报纸的报道又有什么不同?或者同一时期的报纸,在新闻观念方面有什么异同之处?其二,在当今的社会语境中,重新解读这些新闻文本,是否会有新的发现或评价,为什么?这是一个对文本意义重新阐释的过程。如此来看,报纸所呈现的历史,必然受到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因素的制约,还有内在的媒介逻辑以及新闻观念在起作用,因而是具有意识形态特点的,是对历史的一种建构形式。例如,《人民日报》是最有权威性的党报,从其数据库中可以检索特定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政治运动等相关报道内容。一篇硕士论文研究“大跃进”时期的《人民日报》,[10]选择新闻图像(新闻照片、新闻漫画、新闻图画、新闻图示)作为具体例证,分析其对“农业大跃进、全民炼钢运动、人民公社化、爱国卫生运动”等重大议题进行报道的情况,也反思其中存在的“内容失实、报道片面”的问题。在今天看来这种“失实”*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82页。陈力丹指出:“1949年以后,我国新闻史上有两个比较集中的体制性失实时期,一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再一个就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新闻工作与政治有密切的联系,很容易将政治等同于新闻,造成新闻失实”。,确实是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但当时的新闻报道,无论是文字还是配合文字的图像,都是政治宣传的工具,可以说是中国新闻史上真实存在的案例。而关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新闻学研究专家陈力丹有简明而深刻的分析:“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文化大革命’时期关于新闻理论的核心观点,那就是‘报纸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由此也就有了“通栏刊登标语口号,作为版面主题”以及“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话语在报刊上泛滥”的现象。[11]在今天的宽广视野中,重新阅读这些报纸,我们对于媒介与政治(运动、舆论、宣传)的关系、中国的新闻传播发展历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都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大学生具备历史眼光和媒介文化素养,通过读报而了解社会历史,这也是必要的通识内容。
三、报纸文献的数据关联和比较阅读
在当今的媒介平台中,检索老旧报纸数据库,阅读最新的数字化报纸版面,都是随处可得的事情。而老报纸与新报纸也产生了“关联”,可以在纵横交错的网络中,重新赋予其新的解读意义。例如,以关键词为线索,选择有连续性的政治节日、纪念仪式、典型人物、特定主题等,对相关报道进行纵向对比,就是一种阅读报纸的角度。而《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是非常便捷的检索工具。
1.关于仪式报道
例如,十月一日是国庆节,而国庆大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中最有意义的纪念仪式。除了意义重大的开国大典,改革开放后的1984年、1999年、2009年的国庆阅兵仪式也是引人注目的,《人民日报》每次都在10月2日的第一版进行报道,而通栏标题都是“首都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只要输入这个标题,就可以检索到这3年的报道,可以说是这一政治仪式的全程记录。
再如,每年的元旦社论也是可以重新解读的。2015年元旦,《国家人文历史》新媒体事业部、深度智库联合出品的《〈人民日报〉元旦献词里的中国》,就充分利用了报纸数据资料:“自1949年1月1日,由毛泽东起草的元旦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发表,《人民日报》每年元旦都会发表一篇元旦社论,以辞旧迎新、展望未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地位、影响力、指向性可谓不言而喻。其元旦社论,由于年度性、标志性而成为人们了解过去一年政治、经济、文化变迁与观察新一年中国政府政策动向的重要窗口。本文旨在通过回顾1949年至2014年的《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中国社会65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2013年1月1日《人民日报》在其官方微博上宣布,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推出一块评论版,要在社会转型的斑驳底色中凝聚共识。在新闻碎片化的媒介生态中,《人民日报》评论版更能凸显主流媒体的内容深度,因而,这些资料进入报纸数据库中,也是具有解读价值的。
2.关于典型人物
在中国党报的新闻报道中,典型人物报道是一种塑造正面先进人物形象、进行思想宣传教育的写作模式,旨在为大众树立道德楷模和学习榜样。其中对读者产生广泛影响而家喻户晓的人物就是雷锋,从1963年3月5日毛主席题词到2013年纪念毛主席题词50年,关于雷锋的故事、雷锋精神,以及“雷锋式人物”的报道一直延续下来。而“雷锋”从最初宣传的“毛主席的好战士”形象,逐渐演变为“螺丝钉”精神,再到乐于助人的“志愿者精神”的代言人,也经历了一个不断阐释的过程。我们可以选择每年3月5日的报纸对有关雷锋的内容及社论进行对比分析。前几年有媒体对“雷锋的故事”进行了解构,有学者批评雷锋照片有摆拍现象,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雷锋。其实,雷锋已经成为代表一个时代核心价值观的符号,而不是一个人的故事。只有了解主流媒体塑造典型人物的模式,才能认识有关雷锋以及类似报道所具有的宣传教育的意义,这不是简单的新闻报道是否“失实”的问题,而是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党报在宣传主流价值观方面已经形成的框架和标准。有学者就以“《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十年流变”为样本,研究了“典型人物报道与榜样教育”问题。[12]
3.关于特定主题的变化
报纸作为新闻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特别是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必须及时予以报道。例如,关于1976年“7.28唐山大地震”的新闻报道,关于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二者可以进行对比。在媒介体制、媒介技术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报纸在新闻标题、新闻图片、报道数量、报道框架等方面,特别是关于震区灾情、救灾事迹等内容上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对此,已有多篇论文进行对比研究。[13]2008年5月19日,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全国哀悼日期间,数百家报纸的头版都是一片庄严肃穆的黑色,这对读者产生了极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诸多报纸版面被网友收集在一起,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同时也成为新闻传播学者研讨的课题,这是单纯翻阅一张报纸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对报纸中主题词进行统计,也能发现新的意义。例如,新浪网站新闻中心利用《人民日报》的资料,在2014年9月23日发布了“国庆65周年特别策划”文章——《〈人民日报〉中的家·国》[14],通过对有关“家庭”“国家”主题的文章数据进行分析、对“家庭”周边词汇的解读,以图表展示数据统计的结果,由此说明:“‘国’和‘家’是每个人难以割舍的情愫,也是不能分割的概念,有国才有家,小家组成了大国。65年来,中国官方媒体对‘家’和‘国’的关注度是如何变化的?我们分析了从建国到2013年《人民日报》中关于‘家庭’、‘国家’以及周边部分词汇的文章数据发现,‘家’被越来越多的关注了。”其中各种数据表都反映了特定的历史背景。
总而言之,报纸作为一种积淀丰富的印刷媒介,是一种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献资源。解读报纸,需要借鉴媒介传播理论、新闻知识,具备媒介文化素养。在当今媒介融合的环境中,无论通过什么方式(纸质报纸、门户网站、手机终端、电子阅报栏、数据库等)浏览报纸,无论是即时获取新闻信息,还是远距离地回顾历史文献,都是一个见多识广、学会思考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各种载体形态的报纸及其数据库资源是认识中国社会文化历史和现实的一个窗口,也是理解媒介理论和新闻知识、提升媒介文化素养的一种教材。这对于新媒介时代的每一个大学生或者“公民记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J].时务报,1896(1).
[2]袁子超.民国时期“读报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3.
[3]章炳麟.实学报叙[J].实学报,1897(1):5.
[4]梁启超.敬告我同业诸君[J].新民丛报,1902(17).
[5]时报报馆.时报发刊例[J].新民丛报,1903(44、45号合本):3.
[6]徐宝璜.新闻学大意[J].东方杂志,1918(第15卷第10号):91.
[7][英]约翰·托什.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M].吴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8.
[8][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M].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序言3.
[9]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4.
[10]刘俊.“大跃进”时期《人民日报》新闻图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11]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1-12.
[12]罗哲宇.伦理重建与当代中国新闻报道[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13]王爱敏等.论传统媒体对重大灾害报道的突破性发展——以《人民日报》对唐山和汶川地震报道为例[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4);陈戈琳.我国灾难报道中灾民形象研究——以《人民日报》的地震报道为例[D].湘潭大学,2014.
[14]新浪新闻中心.《人民日报》中的家·国[EB/OL].http://news.sina.com.cn/c/z/rmrbjg/(2014).
〔责任编辑:赵晓兰〕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552(2016)02-0049-05
作者简介:于翠玲,女,教授,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基金项目: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SKZZA201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