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语境下电影学术期刊的跨界编辑思路

2016-02-03 07:47
未来传播 2016年2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跨界

徐 辉



媒介融合语境下电影学术期刊的跨界编辑思路

徐辉①

摘要:通过对电影理论研究历史的回顾和梳理,考察国内现有的电影学术期刊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结合迅速发展的媒介融合语境,探讨跨越不同艺术门类界限、扩展学术研究视野的电影学术期刊的编辑思路。

关键词:媒介融合;跨界;电影学术期刊;编辑思路

正如贾磊磊先生在文章《跨界研究:电影学的方法论取向》中提出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几乎所有艺术形式的固有疆域都被打破了,艺术的构成元素、艺术的表现形式、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与跨界传播都会有很大变化,我们处在这样一个不断变异的艺术发展历程中,应顺时跨越不同艺术门类的界限、扩展学术研究的视野,把电影学从一般的艺术研究的框架中解脱出来。[1]

把电影学从一般的艺术研究的框架中解脱出来,在本文中理解为把电影学从电影艺术学研究的框架中解脱出来,即跨界。[2]这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必将成为国内现行电影学术期刊的编辑思路之一。

在回顾国内现有的电影学术期刊*主要以《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和《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为研究对象。,梳理与此有关的学术文章时会发现,学者们对中国电影理论研究的发展有一个相对比较认可的分期,即上世纪80—90年代初为中国电影理论研究的早期,以剧作理论和影像理论研究为主,是实践经验的归纳和总结时期;90年代中期至新世纪初为中国电影理论研究的中期,电影批评的理论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学科交叉涉及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意识形态、后现代主义等;新世纪初以来至今为第三时期,中国电影理论研究的重心逐渐转向了产业化的发展。[1][3]在上述每个时期中,能在业界被推崇和尊重的几本电影学术期刊,一直以来都能根据每个时期不同的重点,以兼容并包的编辑理念,汇聚了众多电影理论研究者、高校影视戏剧专业师生的学术成果。也许是历史巧合,1978年,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克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就计算机、印刷和广播三者的迅速发展提出了“媒介融合”这一概念[4]。1979年,中国电影学术期刊从政治理论和政治批评中解脱出来,开始具有了真正的生命和活力。本文之所以在国内学者大多认可的三个分期的粗略划分中引入20世纪70年代末的“媒介融合”概念,也是试图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国内电影学术期刊与电影跨界学术研究、全球语境变化的关系,以及电影艺术与各学科的交叉发展,从而探讨电影学术期刊编辑思路转变的历史必然,以及适应于媒介融合语境的电影学术期刊的编辑思路。

中国现有的、办刊最早的电影学术期刊创刊于195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历史时期,电影学术期刊曾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直到1979年,电影学术期刊从一般的政治理论和政治批评中解脱出来,有了相对的独立性。此后,中国电影理论研究进入了自建体系,即较多地侧重于对电影艺术创作尤其是剧作理论和影像理论研究的阶段,并逐步融入世界电影理论研究体系,电影学术期刊也随之转变编辑思路,开始介绍和解读国外电影理论,如语言学、符号学、意识形态、女性主义、大众化、后现代主义等理论。再后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需要,电影学术期刊在抓住“全球化”主题的前提下,顺势进入“产业化”内容的编辑。此时,借用行业的话说,“媒介融合”尚处在指数增长的前期。正是在“媒介融合”前期,电影学术期刊遵循着传统的编辑范式,由主编把关,编辑约稿。

媒介融合的快速进程是新世纪以来的现象,如1999年中国知网(CNKI)成立,2005年新浪博客开始盛行,2009年新浪微博经过内测启用,2011微信推出免费即时通讯服务,间隔分别是6年、4年、2年。由于媒介融合的来势如此凶猛,广告出版等传统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能在危机环境坚挺地生存下来的报刊,大多因为与新媒体融合而较及时地转了型,因而有强大的核心内容黏合着相应的读者群。

在国内电影学术期刊领域处于重要地位的《当代电影》杂志于2001年注册知网邮箱,2010年注册新浪博客(2014年发了第一条博客内容),2010年注册微博(发了800多条微博内容,拥有粉丝1万多人),2014年3月6日发布了微信公众号,2016年后几乎每天刷新,主要是选择刊发已经在纸媒上发表过的文章。《电影艺术》没注册博客,没注册微博,直接于2015年5月4日发布第一条微信公众号,以后发布不是很有规律,开始每周1—3次,后来每月1—2次。《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年注册博客,2011年注册微博(至今一共发了34条微博内容,粉丝1109人),2015年3月开始有微信公众号,刊发量比较少,刊发完全没有规律。

如果说在媒介融合语境下,承担了电影学术研究和传播重任的电影学术期刊,不仅要有试图与新媒体融合、黏合用户的运营思路,还要具有跨越学科界限、扩展学术研究的视野和胆识,同时也要具有更主动地跨界的思想内容,才不会因为媒介融合语境下传播形式的一时弱势而被淘汰,那么,在运营思路上遵循着传统路数的现行电影学术期刊,一直以来遵循的是怎样的编辑思路呢?

国内现行电影学术期刊大多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兴盛阶段,由于《电影艺术》创刊于1956年,因特殊历史原因还经历了编辑内容方向的调整阶段*《电影艺术》转向是“从1961年开始的,在这一年年底,《电影艺术》发表了罗艺军的《电影样式的多样化》(1961年第6期),第二年,《电影艺术》再接再厉,连续发表了几篇重要的理论文章——徐昌霖的《向传统文艺探胜求宝——电影民族形式问题学习笔记》(1962年第2期),于敏的《本末——文学创作的共同性和电影文学的特殊性》、瞿白音的《关于电影创新问题的独白》(1962年第3期),陈西禾的《电影语言中的几种构成元素》(1962年第5期)。”见吴迪《〈电影艺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1956年创刊到1966年停刊》,载《电影艺术》2006年第6期,第9页。,1966年停刊。1979年,《电影艺术》复刊,摆脱了政治理论和政治批评的禁锢,开辟了“艺术专论”栏目,遵循电影艺术自身的规律,发表了不少有历史价值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例如以电影美学为题的论文就有《电影美学问题论辩》(郑雪来,1980.9)、《综合美学的兴起》(罗慧生,1981.7)、《现代电影思维的美学特征》(罗慧生,1984.7)、《论电影美学的对象和范围》(张瑶均,1984.9)、《电影美学随想纪要》(邵收君,1984.11)、《当前电影美学研究的若干向题》(郑雪来,1985.3)、《关于几部影片美学特色的思考》(彭吉象,1985.7)等,其他从不同角度探讨电影艺术规律的文章更是数量众多,领域广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出现了对电影理论研究自身进行探讨的文章,例如《电影学及其方法论问题——兼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学的一些设想》(郑雪来,1984.3)、《研究电影特性的三个问题》(蔡师勇,1985.4)等,尽管这种研究尚属初步阶段,然而它却是讨论和批评走向自觉和成熟的必然步骤。”[3]这些论文讨论的重点在电影与文学、戏剧的融合上,也是当时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要求,电影理论研究既要对现实进行总结,更要反过来指导实践。

创刊于1984年的《当代电影》,抓住了“时代契机,将文学、戏剧、美术界的理论批评引入电影领域,……更有叶楠、陈建功、张承志、乌热尔图、郑万隆等一批文学创作者,也热情关注着电影界,常来常往观摩新片,参加座谈。”*《当代电影》原编辑部主任沈及明回忆80年代电影理论新潮流,见《众说〈当代电影〉》,载《当代电影》期,2009年第7期,第11页。据饶曙光先生回忆:“钟惦棐先生谆谆教导我,电影研究绝对不能止于电影本身,电影研究者要想有所成就必须懂得‘工夫在诗外’的基本道理。在钟惦棐先生的力主下,研究生部专门从上海请了王元化先生来讲《文心雕龙》,《当代电影》也专门开设了‘电影之外’的栏目。笔者当时专门负责‘电影之外’栏目稿件的编辑,现在的电影研究名家王一川、尹鸿先生的文章,就是在‘电影之外’栏目发表的。或许,这也就是他们进入电影研究领域的契机。毕竟,他们原来都是研究文艺理论、现当代文学的。”[5]大量其他研究领域的作者的涌入,解除了因为特殊历史时期导致的电影人才“青黄不接,后续乏人”的担忧,为电影学术期刊提供了稳定高素质的作者队伍和跨学科内容。跨界编辑思路也在“顺势而为”的环境下初步成型。正如倪震先生所说:“《当代电影》不断引导理论话语交流的25年,也是锻造、形成一支民族化、高水平的电影理论队伍的进程。80年代初,前辈电影人夏衍因‘文化大革命’导致电影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忧心忡忡,被后浪汹涌的青年才俊迅速成长而解除。戴锦华、陈犀禾、钟大丰、胡克、杨远婴、李迅在先,尹鸿、饶曙光、李道新、贾磊磊继其后,形成了影响遍及中外、学术水准很高的中国电影理论队伍,不但对中国电影创作、中国人文学科建设构成了重要的建设作用,也为世界电影理论的当代发展增添了一份具有东方特色的学术话语。”[5](13)

与此同时,创刊于1984年9月的《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则在资金和作者都缺乏的情况下,致力于内容的集中编辑,经过一年多的筹备,虽然每年只能出两期,但每期都是重拳出击,而且非常便于读者的查询和参考。《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从1986年到1989年的部分内容题材如:新德国电影的主将法斯宾德;电影摄影;电影声音;法国电影导演特吕弗;英国电影导演大卫·里恩;西班牙电影导演布努艾尔;意大利电影导演贝尔托鲁奇。[6]这也为其他电影学术期刊提供了一种编辑范式。

以上历史说明,电影学术期刊跨界的编辑思路是与生俱来的,如同电影作为第七艺术,自诞生以来融合了所有艺术形式一样,电影学术期刊自摆脱了政治理论和政治批评的禁锢以来,就自觉不自觉地融合了与电影艺术学科比邻相近的其他艺术学科的内容。

必须强调指出,作者队伍是一本刊物跨界编辑思路的力量源泉。上世纪80年代,社会开始稳定繁荣,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作者队伍助力于建构兼容并蓄的电影理论研究范式,为日后中国电影学科建设和电影学术刊物的成熟和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培养新作者也一直是电影学术期刊持续不断的任务。如在2002—2007年期间,《当代电影》以“佳片新赏”栏目为基础,不仅介绍了外国新片,同时也吸引了一批以高校在读研究生为主体的年轻作者;《电影艺术》则是开辟了“电视电影”栏目,培育了年轻的作者群。不过,青年学者余韬曾对2008年三本主要电影学术期刊的进行了作者调查统计*余韬的调查结果显示:《电影艺术》全年的207名作者中,教授57人(占总数的28%),副教授24人(12%),讲师19人(9%),专业研究所研究员9人(4%),副研究员3人(1%),电影导演5人(2%);在《当代电影》全年的446名作者中,教授115人(26%),副教授37人(8%),讲师32人(7%),专业研究所研究员39人(9%),副研究员13人(3%),电影导演26人(6%);同年,《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的118名作者中,教授19人(16%),副教授8人(7%),讲师21人(18%),专业研究所副研究员2人(2%)。见《中国电影类学术期刊比较研究》,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40页。,这些统计对电影学科建设的人力资源储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也从中看出电影期刊的作者队伍的相对稳定,或者说出现了固化的倾向。

新世纪以来,随着电影学科在高校招生量的逐年壮大,莘莘学子的殷殷需求以及论文产业的兴盛,也为电影学术期刊在媒介融合进程中抵制不怀好意的“野蛮人”成为可能,使之在几次转企改制的叫嚣中幸免于难。

媒介融合使得“门口的野蛮人”*“门口的野蛮人”被华尔街用来形容那些不怀好意的收购者。见[美]布赖恩·伯勒著:《门口的野蛮人》,张振华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已经在通讯、金融领域长驱直入,并徜徉在地产、能源等新领域,各种非时政类报刊都在主动或被动地试图追赶最后一趟转型机会,积极发展多方运营。如前所述,在期刊界利用多种媒体传播途径发布内容上的总体弱势背景下,电影学术期刊在短时间内并没有显露出彼此明显的颠覆性劣势,也没有影响到上述三种期刊在目前电影学术期刊领域的三足鼎立格局。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德高望重的电影学术期刊倚靠核心内容固守阵地,这些所谓的核心内容的竞争力是否足够强大?胡克先生在其文章中总结道:由于模式化的研究方式和方法,大部分电影研究只能一再重复,理论观点没有太大差异。中国学者对西方理论大致了解,逐渐放慢了追赶的脚步,况且学者们也需要时日充分消化外国电影的学术成果。更重要的是,中国学者重新认识到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找到解决之道。目前学术问题成堆,需要适应社会条件,改变思路,使电影研究成为正常社会的常规学术研究。要对外国理论的哲学基础和文化根源有深刻理解,就需要更多地关注个体的人,关心个体的精神与电影的关系,加强心理学因素,把认知心理学与文化研究结合起来。[7]

胡克的观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电影学术研究所面临的境遇。该文发表于2010年,几年过去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变。仅分别从三家电影学术期刊近五年、近三年、近一年的栏目发稿量(以篇为统计单位)排名来看,《当代电影》近五年来栏目发稿量前十名为:本期焦点222,学院论坛219,学术视野176,重写电影史149,影视现状研究115,艺术与技术105,新作评议104,封面人物90,外国电影90,台港电影54;近三年栏目发稿量前十名为:学苑论坛102,影视现状研究97,学术视野89,本期焦点87,重写电影史78,外国电影61,艺术与技术45,新作评议42,类型研究33,封面人物33;近一年栏目发稿量前十名为:学术视野42,学苑论坛41,影视现状研究38,重写电影史35,本期焦点30,艺术与技术26,本期特稿25,外国电影21,人物研究16,学界动态15。《电影艺术》近五年栏目发稿量前十名为:电影批评138,长短辑121,业界资讯71,理论研究63,视与听50,访谈录49,影视探问35,特稿26,影史·影人26,人物18;近三年栏目发稿量前十名为:电影批评69,长短辑67,理论研究35,业界资讯30,影史·影人26,访谈录25,视与听25,特稿14,卷首语9,影视探问9;近一年栏目发稿量前十名为:电影批评26,长短辑21,业界资讯13,理论研究12,访谈录10,影史·影人10,视与听9,世界电影产业研究专题7,欧洲导演系列研究6,特稿5。《北京电影学院学报》近五年栏目发稿量前十名为:学术信息30,电影史18,热点评论18,国际新视野16,作者/青年导演10,理论前沿10,影评10,聚焦_城市9,特稿9;中国影史9;近三年栏目发稿量前十名为:热点评论18,国际新视野16,理论前沿10,中国影史9,新学院派8,聚焦电影法规8,校庆专辑8,学术信息7,动画7,聚焦改编7;近一年栏目发稿量前十名为:热点评论8,新学院派8,校庆专辑8,理论前沿3,“互联网+”3,教学研究3,技术·艺术2,学界资讯2,国际新视野2,中国影史2。单月刊的《当代电影》在发稿量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虽然不能否认学苑论坛等栏目文章的绝对质量,但从面上看,这些栏目使得杂志的整体品质滑向论文产业的成果报告,使得其他电影学术研究栏目在这些成果报告中沉溺。

现阶段对中国本土电影的关注确是各电影学术期刊的权重内容,无论是对国产电影的历史回顾、评论、与制片人/导演的谈话,还是有关中国电影产业的分析报告,都分散在各个栏目中,让人恍惚间觉得电影学术期刊的编辑思路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理论联系实际的局面,这或许是中国电影学术期刊在资本市场现实基础上的某种抵御或自救方式。

尽管目前现实证明上述的电影三刊的境遇并没有那么惨,但新媒体的冲击和挑战也不是假装视而不见就可以躲避的,唯有加强目前稍显疲软及缺乏新理论产生的核心内容,才能抵御那确实已经存在的“野蛮人”。

活跃在媒介融合潮头浪尖上的出版界大腕何承伟主编曾指出:“在信息的及时通达方面,纸媒完败于网络新兴媒体,但在专业的深度剖析、解读方面,纸媒‘完整的逻辑、高质量的专业操作和特制的文本’依然是强悍的核心竞争力。”*引自《故事会》主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原总编辑何承伟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年4月主编培训班上的讲话。这真可谓一语道出了学术期刊的生存途径。上世纪80年代电影学术期刊的编辑“不但是社会活动家,是理论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者,是理论探索者,”[8]而在媒介融合语境下的电影学术期刊的编辑还得有与众不同的专业眼光,即便电影学术期刊在信息传播的及时性方面几近完败于新兴媒体,但是如果在电影专业的深度剖析、解读方面秉承一贯的跨界编辑思路,助力解决中国电影现实问题,将眼下的科学、哲学和艺术知识整合起来,将结合神经影像、神经科学与电影思考的各种先进理论和相关作者吸纳进来,通过高质量的专业操作,关注有深度、有灵魂的文章,就必定能够形成强大的核心内容竞争力,使电影学术期刊得以在新媒体冲击和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依靠核心内容固守阵地,在激烈的竞争中仍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贾磊磊.跨界研究:电影学的方法论取向[J].当代电影,2009(9):75.

[2]赵正阳.论电影学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J].当代电影,2014(12):162.

[3]陈犀禾,钟大丰.在理论研究阵地上写于《电影艺术》创刊三十周年之际[J].电影艺术,1986(10):12.

[4][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2.

[5]饶曙光等.众说《当代电影》[J].当代电影,2009(7):14.

[6]汪流.学报应以学术研究为重———为纪念《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创刊二十周年而作[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6):1.

[7]胡克.中国电影理论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当代电影,2010(6):40.

[8]于敏.《电影艺术》是可珍贵的——为创刊三十周年[J].电影艺术,1986(10):10.

〔责任编辑:冯溪屏〕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552(2016)02-0010-05

作者简介:徐辉,女,副编审,电影学硕士。(中国电影资料馆《当代电影》杂志社,北京,100082)

徐辉,中国电影资料馆副编审,曾任《当代电影》杂志副主编,现任《当代电影》杂志社副社长。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跨界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跨界设计
跨界通平台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