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江南“花部”之兴起

2016-02-03 06:19
北方音乐 2016年3期
关键词:昆曲江南戏曲

代 琳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明清江南“花部”之兴起

代 琳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明清文人传奇没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型的民间戏曲艺术,即通常所谓的“花部”、“乱弹”之类。乾嘉后“花部”这种通俗文化艺术成为戏曲界主流。明清的江南经济是当时全国最发达地区,为“花部”等民间音乐艺术提供了庞大的群众基础:如城市下层居民,甚至原本就是雅文化承载者的文人士大夫。江南商品经济带来的城市社会发展为戏曲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现实基础,而城市社会的文化要求,是“花部”等俗文化艺术得以鼎盛的重要因素。

【关键字】花部;明清;文化

一、明清民间“花部”的兴起

(一)“花部”的兴起

自明代《牡丹亭》以来,明清戏剧昆曲一支独大,尤其清代《长生殿》《桃花扇》的出现,更是将昆曲艺术推向高峰。之后文字狱愈演愈烈,文人传奇也受此影响和冲击。这一时期文人传奇的没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型的民间戏曲艺术,即通常所谓的“花部”、“乱弹”之类。

就整个戏剧文化市场而言,清代乾隆以后昆曲这种高雅艺术不断创新,甚至千锤百炼出“折子戏”,积极改进以高质量的艺术表演留住观众。但优秀新剧本的难以为继等根本性问题,最终还是使其在乱弹戏、花部之类的民间戏曲冲击之下不断衰败。乾嘉之后“花部”这种通俗文化艺术成为戏曲界的主流,昆曲则全面衰退。

(二)“花部”之义

“雅部”在当时指的是昆曲、传奇等高雅艺术;与之相对的“花部”,则是泛指当时众多声腔剧种。较早文献中提到这两种称呼的是乾隆年间《扬州画舫录》:

“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腔,统谓之乱弹。”

“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打戏”的说法,已见花部之地位甚至和昆曲抗衡;并且向来被认作“粗鄙滥制”的民间杂戏杂调,进入了官方正统体系“官腔”当中。

二、“花部”复杂的兴起原因

(一)经济和政治因素

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经济中心持续南移,及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完全超越北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可以决定整个王朝的兴盛和衰败。

清朝政府完全获得南方统治权利之后,逐渐正视江南经济的影响力,康熙乾隆时期国家大力恢复促进农业发展,实施不少有利政策。江南属于温带和亚热带交错地区,气候的温暖适宜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环境,“岁两栽两获者”甚多。“苏湖熟,天下足”,江南地区高额的田赋税收为清代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奠定了夯实的物质基础。

根据曹树基先生计算,乾隆后期到清代咸丰元年的人口江南人口密度是当时中国、甚至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庞大的人群密度一定是建立在相当程度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伴随江南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相应的精神文化产物也会因庞大消费人群飞快发展和繁荣。

中国古代“三纲五常”等级制度反映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但这两千年来不可逾越的尊卑贵贱制度却在明代中后期以后,渐渐成了一纸空文。尤其南方市井社会,衣食住行奢靡成风:不少富户甚至以越礼逾制为风尚,争相追慕标新立异、豪奢生活,影响甚至蔓延城镇周边乡镇平民。虽朝廷一度严令勒止而不能禁。

明清之际的江南经济是当时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城市消费提供了群众基础,加之经济上的高收入和皇权统治的放松,等等最终是导致通俗戏曲“花部”“乱弹”等发展的重要契机和推动力。

(二)江南社会民生和文化发展

明代中后期以来江南地区不少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城镇发展经济生机勃勃。这种欣欣向荣的经济发展提高江南城镇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资本主义萌芽必然带动城市无产阶级出现,失去土地的“有闲”群众不断扩大。有钱有闲阶级在日间正常工作之后,娱乐消遣意愿上升,这是戏曲的繁荣蓬勃发展的直接原因。

江南地区长久以来是中国士大夫文化典型的传承地。两宋以来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哲学思想,甚至公私教育等都是整个国家的先锋。这样的文化环境不仅滋生了明清雅文化之昆曲,它更是广大通俗文化的生养之地。广泛而良好的文化基础是戏曲发展的必要条件。江南社会民生习气之变化,是伴随着城市经济而来的,城市文化引导着整个江南社会风向,势必影响更广大地区乡镇村落;城市和村镇之间的文化互融正是“花部”等出现和繁荣的必然。

(三)俗文化发展

明清时期的江南社会组成有广大的农村地域,更重要的是不断向商品经济发展的城市。随着资本主义萌发的发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成为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一员。这些城市劳动力在城市中的生活不再是从前乡村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是和城市融为一体,发现并融入了丰富多彩的城市娱乐活动。对于绝大多数不识字的城市居民来说,物质的满足自然开始对精神文化提出要求。诸如宋元说话艺术等,就是这种城市居民文化要求下的产物。发展到明清时期,通俗艺术开始大规模的深入城市生活,其内容以表现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幻想为主,以取悦娱乐城市居民为目的的作品大量出现。这其中有“花部”等原本的欣赏对象城市下层居民,更有雅文化承载者的文人士大夫加入这场通俗文化运动,涌现出大量通俗小说的创作来描写和表现城市市民文化。当这些城市文化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文化潮流时,无论是小说艺术,还是戏曲艺术都互相影响和积极转化。如“水浒”故事有小说《水浒传》,亦有大量的“水浒戏”等。这些文化作品是江南明清城市民生的写照,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

四、小结

明代中后期至清代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最后的回光返照,江南商品经济带来的城市社会发展为戏曲繁荣提供了基础,而城市社会发展下的文化要求,最终是“花部”等俗文化艺术得以鼎盛的重要因素。

参考书目

[1]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卷《清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参见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斌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顾起元:《客座赘语》卷9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李斗:《扬州画舫录》卷5,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5]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

作者简介:代琳,西安音乐学院 视唱练耳教研室助教。

猜你喜欢
昆曲江南戏曲
也论昆曲的形成与梁辰鱼的贡献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红楼梦》的当代昆曲改编与经典化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爱在昆曲里,化成一片旧时月色